一种提高碳化硅VDMOSFET器件阈值电压稳定性的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4533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09: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碳化硅VDMOSFET器件阈值电压稳定性的制备工艺,包括:获取碳化硅EPI衬底;在碳化硅EPI衬底中的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碳化硅VDMOSFET器件阈值电压稳定性的制备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功率半导体
,具体涉及一种提高碳化硅VDMOSFET器件阈值电压稳定性的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功率器件半导体具有耐高压、耐高温等特点,在电力电子
有着广泛的应用。自垂直双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型场效应管(Vertical Double

Diffused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简称VDMOSFET)器件被研发出起,VDMOSFET就以其高开关速度、低开关功耗、低驱动功率、高输入阻抗耐高压等优势在电子领域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0003]近年来由于第三代半导体如SiC、GaN等材料的发展,SiC VDMOSFET在导通电阻、开关时间、开关损耗和散热性能等方面得到巨大提升。SiC VDMOSFET有栅极、源极、漏极三个电极,通过控制栅极的电压来控制VDMOSFET的关断和开启。当栅极电压低于阈值电压时,器件关断;当栅极电压高于阈值电压时,会在栅极下形成反型层导电沟道,器件开启;当栅极电压低于阈值电压时,器件关断。因此,器件的阈值电压稳定性对功率器件的可靠性影响很大。在SiC VDMOSFET器件的制造工艺中,目前采用最多的是对外延层进行多次Al离子注入形成PWELL区,通过调整PWELL区注入Al离子浓度来调节器件的阈值电压。
[0004]但是,现有SiC VDMOSFET器件在形成PWELL区过程中,在PWELL区与外延层的界面处,由于Al离子的多次轰击,并且铝原子比碳原子大得多,外延层中碳化硅的部分碳硅键断裂,碳原子脱离原来的位置,在碳化硅结构中形成空位和间隙,并形成深能级陷阱,这种传统工艺导致的PWELL区与外延层界面处的深能级陷阱会直接影响阈值电压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碳化硅VDMOSFET器件阈值电压稳定性的制备工艺。
[0006]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碳化硅VDMOSFET器件阈值电压稳定性的制备工艺,包括:
[0008]选取碳化硅EPI衬底;其中,所述碳化硅EPI衬底包括N+SiC衬底和位于所述N+SiC衬底上的N

SiC外延层;
[0009]在所述N

SiC外延层上生长牺牲氧化层;
[0010]去除所述牺牲氧化层;
[0011]在所述N

SiC外延层上生长SiO2阻挡层;
[0012]在所述SiO2阻挡层两端的上表面光刻出PWELL区的光刻区域,刻蚀掉所述PWELL区的光刻区域内的SiO2阻挡层形成PWELL区的离子注入窗口;
[0013]在所述N

SiC外延层和所述SiO2阻挡层上生长C薄膜层;
[0014]在所述PWELL区的离子注入窗口内的C薄膜层上进行多次离子注入形成PWELL区;
[0015]去除所述PWELL区的离子注入窗口外的所述C薄膜层;
[0016]去除所述SiO2阻挡层;
[0017]在所述PWELL区两端的上表面光刻出P+注入区的离子注入窗口,并在所述P+注入区的离子注入窗口内进行离子注入形成P+注入区;
[0018]在所述PWELL区光刻出N+源区的离子注入窗口,并在所述N+源区的离子注入窗口内进行离子注入形成N+源区;其中,所述N+源区的离子注入窗口与所述P+注入区的离子注入窗口相邻接;
[0019]在所述N

SiC外延层、所述PWELL区、所述P+注入区和所述N+源区上生长氧化层;
[0020]在所述氧化层上生长N型多晶硅薄膜层;
[0021]在所述N型多晶硅薄膜层上光刻出栅极区域,刻蚀掉所述栅极区域外的所述氧化层和所述N型多晶硅薄膜层分别形成栅极氧化层和N型多晶硅栅极。
[0022]在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N

SiC外延层上生长牺牲氧化层,包括:
[0023]利用热氧化工艺,在所述N

SiC外延层上生长厚度为的所述牺牲氧化层。
[0024]在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N

SiC外延层上生长SiO2阻挡层,包括:
[0025]利用PECVD工艺,在所述N

SiC外延层上生长厚度为的SiO2阻挡层。
[0026]在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N

SiC外延层和所述SiO2阻挡层上生长C薄膜层,包括:
[0027]利用磁控溅射工艺在所述N

SiC外延层和所述SiO2阻挡层上生长厚度为的C薄膜层。
[0028]在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PWELL区的离子注入窗口内的C薄膜层上进行多次离子注入形成PWELL区,包括:
[0029]利用离子注入工艺,在所述PWELL区的离子注入窗口内的C薄膜层上进行3~5次Al离子注入形成PWELL区;其中,每次Al离子注入剂量为5
×
10
16
cm
‑3~5
×
10
18
cm
‑3、注入能量为80Kev~160Kev。
[0030]在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去除所述PWELL区的离子注入窗口外的所述C薄膜层,包括:
[0031]利用热氧化工艺,去除所述PWELL区的离子注入窗口外的所述C薄膜层。
[0032]在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P+注入区的离子注入窗口内进行离子注入形成P+注入区,包括:
[0033]利用离子注入工艺,在所述P+注入区的离子注入窗口内进行Al离子注入剂量为1
×
10
19
cm
‑3~1
×
10
20
cm
‑3、注入能量为80Kev~160Kev的Al离子注入形成所述P+注入区。
[0034]在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N+源区的离子注入窗口内进行离子注入形成N+源区,包括:
[0035]利用离子注入工艺,在所述N+源区的离子注入窗口内进行B离子注入剂量为1
×
10
19
cm
‑3~1
×
10
20
cm
‑3、注入能量为100Kev~180Kev的B离子注入形成所述N+源区。
[0036]在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N

SiC外延层、所述PWELL区、所述N+源区和所
述P+注入区上生长氧化层,包括:
[0037]利用热氧化工艺,在所述N

SiC外延层、所述PWELL区、所述N+源区和所述P+注入区上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碳化硅VDMOSFET器件阈值电压稳定性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选取碳化硅EPI衬底;其中,所述碳化硅EPI衬底包括N+SiC衬底和位于所述N+SiC衬底上的N

SiC外延层;在所述N

SiC外延层上生长牺牲氧化层;去除所述牺牲氧化层;在所述N

SiC外延层上生长SiO2阻挡层;在所述SiO2阻挡层两端的上表面光刻出PWELL区的光刻区域,刻蚀掉所述PWELL区的光刻区域内的SiO2阻挡层形成PWELL区的离子注入窗口;在所述N

SiC外延层和所述SiO2阻挡层上生长C薄膜层;在所述PWELL区的离子注入窗口内的C薄膜层上进行多次离子注入形成PWELL区;去除所述PWELL区的离子注入窗口外的所述C薄膜层;去除所述SiO2阻挡层;在所述PWELL区两端的上表面光刻出P+注入区的离子注入窗口,并在所述P+注入区的离子注入窗口内进行离子注入形成P+注入区;在所述PWELL区光刻出N+源区的离子注入窗口,并在所述N+源区的离子注入窗口内进行离子注入形成N+源区;其中,所述N+源区的离子注入窗口与所述P+注入区的离子注入窗口相邻接;在所述N

SiC外延层、所述PWELL区、所述P+注入区和所述N+源区上生长氧化层;在所述氧化层上生长N型多晶硅薄膜层;在所述N型多晶硅薄膜层上光刻出栅极区域,刻蚀掉所述栅极区域外的所述氧化层和所述N型多晶硅薄膜层分别形成栅极氧化层和N型多晶硅栅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碳化硅VDMOSFET器件阈值电压稳定性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N

SiC外延层上生长牺牲氧化层,包括:利用热氧化工艺,在所述N

SiC外延层上生长厚度为的所述牺牲氧化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碳化硅VDMOSFET器件阈值电压稳定性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N

SiC外延层上生长SiO2阻挡层,包括:利用PECVD工艺,在所述N

SiC外延层上生长厚度为的SiO2阻挡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碳化硅VDMOSFET器件阈值电压稳定性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N

SiC外延层和所述SiO2阻挡层上生长C薄膜层,包括:利用磁控溅射工艺在所述N

SiC外延层和所述SiO2阻挡层上生长厚度为的C薄膜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碳化硅VDMOSFET器件阈值电压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艳静赖建锟袁昊汤晓燕宋庆文弓小武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