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四氮唑类衍生物、制备、含其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药物领域,具体涉及四氮唑类衍生物、制备方法、含其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在制备预防和对抗心脑血管性疾病、改善心脑血管循环障碍或抗血栓的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脑卒中是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之一,已成为全球成年人残疾的主要原因和第二大死亡因素。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占总脑卒中的80%左右,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近十年来,研究主要集中在探索更加有效的治疗策略来减少中风引起的死亡以及残疾。多种药物在临床实验和动物模型中被探索,但是仍然缺乏有效的治疗策略。此外尚无针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神经保护剂预防用药,因此需要具有新的结构特征和新的作用机制的新型化合物,该领域具有着广阔的市场以及临床需求。四氮唑类衍生物在药物开发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抗高血压,消炎,抗菌,血小板凝集抑制剂和哮喘的治疗等方面都表现出良好的药效,如降压类药物
‑
第一个有口服活性的强效非肽类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Losartan),血小板凝集抑制剂类药物西洛他唑均引入了四氮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四氮唑类衍生物,其特征在于,具有通式(I)所示的结构:或其光学异构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合物;其中:R1为H,C1‑
C3的烷基链或卤代烷基链;R2为H,氨基,硝基,羟基,醚键,甲基,酯基,羰基,
‑
CF3,
‑
OCF3,正丁基,异丙基,肽键,一个或多个Cl,一个或多个F,一个或多个Br,或由一个或多个Cl、一个或多个F、一个或多个Br中至少两种形成的组合;R3独立的选自其中R4为H或
‑
C(=O)C1‑
C3烷基;A为苯环或含有至少一个N原子的六元杂环或含有至少一个N原子的五元杂环;R1为H、且A为苯环时,R2不为H、F、Cl、Br。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氮唑类衍生物,其特征在于,具有通式(II)所示的结构:或其光学异构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合物;其中:R1为H,C1‑
C3的烷基链或卤代烷基链;R2为H,氨基,硝基,三氟甲基,一个或多个Cl,一个或多个F,一个或多个Br,或由一个或多个Cl、一个或多个F、一个或多个Br中至少两种形成的组合;R3独立的选自其中R4为H或
‑
C(=O)C1‑
C3烷基;X为C或N。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氮唑类衍生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四氮唑类衍生物包括如下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1
‑
(4
‑
溴
‑2‑
(1
‑
甲基
‑
1H
‑
四唑
‑5‑
基)苯基)戊
‑1‑
醇;1
‑
(6
‑
溴
‑2‑
(1H
‑
四唑
‑5‑
基)吡啶
‑3‑
基)戊
‑1‑
醇;1
‑
(6
‑
溴
‑2‑
(1
‑
甲基
‑
1H
‑
四唑
‑5‑
基)吡啶
‑3‑
基)戊
‑1‑
醇;
1
‑
(4
‑
氯
‑2‑
(1
‑
甲基
‑
1H
‑
四唑
‑5‑
基)苯基)戊
‑1‑
醇;1
‑
(6
‑
氯
‑2‑
(1H
‑
四唑
‑5‑
基)吡啶
‑3‑
基)戊
‑1‑
醇;1
‑
(6
‑
氯
‑2‑
(1
‑
甲基
‑
1H
‑
四唑
‑5‑
基)吡啶
‑3‑
基)戊
‑1‑
醇;1
‑
(4
‑
氟
‑2‑
(1
‑
甲基
‑
1H
‑
四唑
‑5‑
基)苯基)戊
‑1‑
醇;1
‑
(6
‑
氟
‑2‑
(1H
‑
四唑
‑5‑
基)吡啶
‑3‑
基)戊
‑1‑
醇;1
‑
(6
‑
氟
‑2‑
(1
‑
甲基
‑
1H
‑
四唑
‑5‑
基)吡啶
‑3‑
基)戊
‑1‑
醇;1
‑
(2
‑
(1
‑
甲基
‑
1H
‑
四唑
‑5‑
基)苯基)戊
‑1‑
醇;1
‑
(2
‑
(1H
‑
四唑
‑5‑
基)吡啶
‑3‑
基)戊
‑1‑
醇;1
‑
(2
‑
(1
‑
甲基
‑
1H
‑
四唑
‑5‑
基)吡啶
‑3‑
基)戊
‑1‑
醇;1
‑
(4
‑
氨基
‑2‑
(1H
‑
四唑
‑5‑
基)苯基)戊
‑1‑
醇;1
‑
(4
‑
氨基
‑2‑
(1
‑
甲基
‑
1H
‑
四唑
‑5‑
基)苯基)戊
‑1‑
醇;1
‑
(4
‑
硝基
‑2‑
(1H
‑
四唑
‑5‑
基)苯基)戊
‑1‑
醇;1
‑
(4
‑
硝基
‑2‑
(1
‑
甲基
‑
1H
‑
四唑
‑5‑
基)苯基)戊
‑1‑
醇;1
‑
(2
‑
(1H
‑
四唑
‑5‑
基)
‑4‑
(三氟甲基)苯基)戊
‑1‑
醇;1
‑
(2
‑
(1
‑
甲基
‑
1H
‑
四唑
‑5‑
基)
‑4‑
(三氟甲基)苯基)戊
‑1‑
醇;1
‑
(4
‑
溴
‑2‑
(1H
‑
四唑
‑5‑
基)苯基)戊
‑1‑
醇;1
‑
(4
‑
溴
‑2‑
(1H
‑
四唑
‑5‑
基)苯基)丁
‑1‑
醇;1
‑
(4
‑
溴
‑2‑
(1
‑
甲基
‑
1H
‑
四唑
‑5‑
基)苯基)丁
‑1‑
醇;1
‑
(4
‑
溴
‑2‑
(1H
‑
四唑
‑5‑
基)苯基)己
‑1‑
醇;1
‑
(4
‑
溴
‑2‑
(1
‑
甲基
‑
1H
‑
四唑
‑5‑
基)苯基)己
‑1‑
醇;1
‑
(4
‑
氯
‑2‑
(1H
‑
四唑
‑5‑
基)苯基)戊
‑1‑
醇;1
‑
(4
‑
氯
‑2‑
(1H
‑
四唑
‑5‑
基)苯基)丁
‑1‑
醇;1
‑
(4
‑
氯
‑2‑
(1
‑
甲基
‑
1H
‑
四唑
‑5‑
基)苯基)丁
‑1‑
醇;1
‑
(4
‑
氯
‑2‑
(1H
‑
四唑
‑5‑
基)苯基)己
‑1‑
醇;1
‑
(4
‑
氯
‑2‑
(1
‑
甲基
‑
1H
‑
四唑
‑5‑
基)苯基)己
‑1‑
醇;1
‑
(4
‑
氟
‑2‑
(1H
‑
四唑
‑5‑
基)苯基)戊
‑1‑
醇;1
‑
(4
‑
氟
‑2‑
(1H
‑
四唑
‑5‑
基)苯基)丁
‑1‑
醇;1
‑
(4
‑
氟
‑2‑
(1
‑
甲基
‑
1H
‑
四唑
‑5‑
基)苯基)丁
‑1‑
醇;1
‑
(4
‑
氟
‑2‑
(1H
‑
四唑
‑5‑
基)苯基)己
‑1‑
醇;1
‑
(4
‑
氟
‑2‑
(1
‑
甲基
‑
1H
‑
四唑
‑5‑
基)苯基)己
‑1‑
醇;1
‑
(2
‑
(1H
‑
四唑
‑5‑
基)苯基)戊
‑1‑
醇;1
‑
(2
‑
(1H
‑
四唑
‑5‑
基)苯基)丁
‑1‑
醇;1
‑
(2
‑
(1
‑
甲基
‑
1H
‑
四唑
‑5‑
基)苯基)丁
‑1‑
醇;1
‑
(2
‑
(1H
‑
四唑
‑5‑
基)苯基)己
‑1‑
醇;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权利要求书四页说明书三二页附图二页,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