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级联的热输入装置干燥工件的装置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34169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09: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干燥工件、例如上漆之后的车身的装置(10)和方法。所述装置(10)在此具有至少两个加热区(20、30)。在具有较高温度要求的加热区(30)中抽走排气并且将所述排气作为输入空气输入具有较低的温度要求的加热区(20)中。由于较热的加热区(30)的排气仍具有足够高的温度,因此可以省去具有较低温度的加热区(20)中的热交换器。由此能够节省构造空间、能量和成本。能量和成本。能量和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通过级联的热输入装置干燥工件的装置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干燥工件的装置和方法,其中,所述工件运动通过至少两个加热区。较热的加热区的排气被输入较冷的加热区中。

技术介绍

[0002]涂漆的工件必须进行干燥。为此通常将所述工件置入也被称为干燥通道的干燥设备中,所述工件在那里在加热区域中逐渐被加热到干燥温度。实际的干燥过程以达到目标温度为条件,所述目标温度被保持最小时间。这主要发生在保持区中。接着使工件在冷却区域中逐渐冷却。加热区域和冷却区域分别可以具有多个区,所述区分别被输入独立地被调温的空气。针对干燥设备的测量参量为传递的热量和用于在工件表面上进行热传递所需的最低循环空气量。
[0003]迄今在加热区域中规定,给每个加热区对应配置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调节输入的空气流的温度。所述热量来自电能、借助燃烧化石燃料或从工艺废气中回收。
[0004]加热的空气借助空气输送装置、例如风机输入加热区中。所述空气输送装置产生区段性地被需要的空气流。由于必须确保干燥空气的连续的、始终被调节温度的伴流(Nachstrom),因此将空气从相应的加热区中输出并且全部或者部分地重新输入热交换器中和/或彻底地从设备中输出。因此,每个加热区必须具有热交换器或者空气输送装置,由此产生了明显的位置空间耗费和资源耗费,并且由此也产生了成本。
[0005]这尤其是在车辆制造中实变得更加困难,因为现代的车身变得越来越复杂并且因此难以在传统的干燥设备中加热。恰恰电动车辆由于加强的侧向碰撞保护而对在干燥过程中的加热具有较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6]因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干燥装置或者一种干燥方法,从而尤其是优化热交换器和空气输送装置的数量和尺寸设计。
[0007]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通过一种用于干燥工件的装置和一种用于干燥工件的方法解决。
[0008]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干燥工件的装置设计具有至少两个加热区,其中,第一加热区提供比第二加热区更低的温度范围。所述装置的特征在于,第一加热区设计具有第一空气输送装置并且第二加热区设计具有热交换器、第二空气输送装置和排气装置,并且所述第二加热区的排气装置这样与第一加热区连接,使得第二加热区的排气至少部分地借助第一空气输送装置输入第一加热区中。
[0009]按照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由此可以是干燥通道的部件或一部分。所述干燥通道可以分别具有自身的热交换器的其它加热区和/或多个以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方式相互连接的加热区。
[0010]第一加热区在干燥装置中参照工件的通过方向布置在第二加热区之前,即先被工件通过。温度在此比在第二加热区中低。第一和第二加热区优选可以相邻地布置,然而可以
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加热区之间设置一个或者多个加热区和/或(中间)保持区。工件例如可以是车身,然而也可以是任何经历了必须在温度作用下干燥的表面涂层的其他工件。
[0011]为了给第二加热区加热干燥空气流设置有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的热量既可以专门产生,也可以通过从工艺废气中回收来获取。借助例如可以设计为风机的第二空气输送装置将加热的空气输入到第二加热区中。热交换器和第二空气输送装置可以单独地设置或者设置在共同的机组中。
[0012]加热的空气现在在第二加热区中借助分配装置分配到待干燥的工件周围。所述分配可以逐层地和/或逐点地实现。待干燥的工件优选符合需求地从所有方向被加热的空气围绕吹拂,即空气流与待干燥的工件和所需的干燥过程适配。
[0013]在此有利的是,输入的加热的空气在流出分配装置之前导引通过分离器,以便防止将异物输入并且分布到待干燥的工件上。然而该分离器也可以设置在其它位置上。
[0014]在第二加热区中设置有排气装置,以便使干燥空气在绕流待干燥的工件之后被输出。所述排气装置能够逐层地和/或逐点地将干燥空气从第二加热区中输出。优选通过排气装置抽吸干燥空气。
[0015]第二加热区的排气装置与第一加热区连接,以便将第二加热区输出的干燥空气至少部分地输入所述第一加热区。第一加热区在此具有第一空气输送装置,以便将空气流输送至第一加热区中。该第一空气输送装置也可以设计为风机。第二加热区的排气在此不必完全地被输入第一加热区,也可以规定,将所述排气部分地从装置中输出。
[0016]所述空气优选通过分配装置在第一加热区中被分配。该分配装置也可以将空气逐层地和/或逐点地输入第一加热区中并且有利地也具有分离器,以便去除第二加热区的排气中的异物。
[0017]来自第二加热区的排气尽管具有比其在通过那里的热交换器进行温度调节时更低的温度,然而所述排气仍是被充分调节温度的,以便被提供给具有更低温度要求的加热区。所述具有更低温度要求的加热区可以是相邻的加热区,然而也可以是装置的加热区域中的任意其它加热区,第二加热区的排气温度对于所述其它加热区足够用于加热工件。如果(中间)保持区设置具有更低的温度要求,则第二加热区的排气的一部分也可以可选地输入该(中间)保持区中。
[0018]第一和第二加热区之间的配合作用、即把第二加热区的排气输入第一加热区中在以下也被称为级联(或者说级联机构)。如已经阐述的,用于干燥工件的装置可以设计具有多个级联或者说级联机构。
[0019]通过在温度要求较低的加热区重复使用热的废气,可以省去该加热区中的热交换器。由此能够显著节省运行成本和构造空间。由于在第一加热区中省去了热交换器,因此在输入的空气和第一加热区中的空气之间存在较低的压差,该差压必须通过第一空气输送装置克服。由此也能够根据所需的循环空气流将第一空气输送装置设计得比在输入未加热的或者较少地加热的空气时所需的更小。另一个优点在于,输入第一加热区的空气和待加热的工件之间的温度差较小,从而产生工件的更低的热载荷。
[0020]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优选设计方案中规定,第一加热区具有排气装置,所述排气装置与第二加热区这样连接,使得第一加热区的排气至少部分地输入第二加热区的热交换器中。由于第一加热区的排气仍具有相对较高的温度,因此被证实为有利的是,将该排气输入
第二加热区的热交换器中并且加热至在那里所需的温度。与输入和加热未调节温度的空气相比,能够以此方式显著节省能量。为了输出第一加热区的排气,设置有排气装置并且所述排气装置与第二加热区、尤其是所述第二加热区的热交换器连接。第一加热区的空气可以通过排气装置逐层地和/或逐点地从第二加热区中输出、尤其是抽吸。
[0021]本专利技术的另一设计方案为,所述装置具有其它加热区,所述其它加热区提供比第一加热区低的温度范围,所述其它加热区具有其它空气输送装置并且第一加热区的排气装置与所述其它加热区这样连接,使得第一加热区的排气至少部分地借助所述其它空气输送装置输入其它加热区中。
[0022]除了第一和第二加热区之外设置有其它加热区,所述其它加热区的温度要求比第一加热区的温度要求低。待干燥的工件在输入其它两个加热区之前首先通过该其它加热区。如已经参照第一和第二加热区所述的,第一、第二和其它加热区不必分别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干燥工件的装置(10),所述装置设计具有至少两个加热区,其中,第一加热区(20)提供比第二加热区(30)更低的温度范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加热区(20)设计具有第一空气输送装置(22),

所述第二加热区(30)设计具有热交换器(32)、第二空气输送装置(34)和排气装置(36),

所述第二加热区(30)的排气装置(36)与第一加热区(20)这样连接,使得所述第二加热区(30)的排气至少部分地借助第一空气输送装置(22)输入所述第一加热区(20)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区(20)具有排气装置(24),所述排气装置与第二加热区(30)这样连接,使得所述第一加热区(20)的排气至少部分地输入第二加热区(30)的热交换器(32)中。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具有其它加热区(40),所述其它加热区提供比第一加热区(20)低的温度范围,所述其它加热区(40)具有其它空气输送装置(42)并且第一加热区(20)的排气装置(24)与所述其它加热区(40)这样连接,使得所述第一加热区(20)的排气至少部分地借助所述其它空气输送装置(42)输入所述其它加热区(40)中。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具有入口闸室(50),所述入口闸室这样与所述第一加热区(20)的排气装置(24)和/或其它加热区(40)的排气装置(44)连接,使得所述第一加热区(20)的排气和/或所述其它加热区(40)的排气至少部分地输入入口闸室(50)中。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具有用于后燃的装置(54),至少一个加热区的排气输入所述用于后燃的装置中。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后燃的装置(54)与所述第二加热区(30)的热交换器(32)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CA梅纳斯A伯曼C弗雷里希斯P格利特
申请(专利权)人:大众汽车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