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卡死汽车中控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4162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09: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中控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防卡死汽车中控锁,包括外壳,外壳一侧设置有壳体,壳体底部设置有安装盒,壳体一端设置有固定套,固定套一端设置有摇臂,壳体另一端设置有螺纹套,螺纹套一侧设置有限位套,壳体内部设置有转杆,转杆上固定安装有第二从动轮,转杆上固定安装有第一从动轮,安装盒内部设置有微型电机,微型电机一端设置有转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外壳和壳体,外壳底部设置有卡销,壳体顶部设置有卡槽,可以便于外壳和壳体进行固定安装和拆卸,便于进行检修和维护,避免因为拆卸比较麻烦影响工作效率,在外壳和壳体一端外壁设置有螺纹套,可以加固其安装结构强度,使其使用起来更加稳定。使其使用起来更加稳定。使其使用起来更加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卡死汽车中控锁


[0001]本技术涉及中控锁设备
,具体为一种防卡死汽车中控锁。

技术介绍

[0002]车内中控锁是指设在驾驶座门上的开关,是可以同时控制全车车门关闭与开启的一种控制装置。这种“中央门锁”控制装置,早在上世纪70年代已经装配在轿车上,经过二十余年时间,已经应用得比较普遍了。
[0003]中控锁执行机构是用于执行驾驶员的指令,将门锁锁止或开启。门锁执行机构有电磁式、直流电动机式和永磁电动机式3种驱动方式。其结构都是通过改变极性转换其运动方向而执行锁门或开门动作的。
[0004]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0005]1、现有的防卡死汽车中控锁,在经过长时间的使用之后,内部零件容易产生磨损的情况,可能会导致传动机构卡死,不便于进行打开,影响使用效果;
[0006]2、现有的防卡死汽车中控锁,整体装置结构较复杂,一般中控锁壳体都是一体化设计不方便进行拆卸,导致维修维护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卡死汽车中控锁,解决了现今存在的在经过长时间的使用之后,内部零件容易产生磨损的情况,可能会导致传动机构卡死,不便于进行打开,影响使用效果,整体装置结构较复杂,一般中控锁壳体都是一体化设计不方便进行拆卸,导致维修维护比较麻烦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卡死汽车中控锁,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一侧设置有壳体,所述壳体底部设置有安装盒,所述壳体一端设置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一端设置有摇臂,所述壳体另一端设置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一侧设置有限位套,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转杆,所述转杆上固定安装有第二从动轮,所述转杆上固定安装有第一从动轮,所述安装盒内部设置有微型电机,所述微型电机一端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主动轮,所述安装盒内壁设置有散热孔,所述外壳一侧设置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主动轮,所述外壳底部设置有卡销,所述壳体顶部设置有卡槽。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壳体与壳体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外壳体与壳体大小尺寸相适配。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杆贯穿固定套与摇臂固定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从动轮与第二主动轮相啮合,所述第二从动轮与第二主动轮转动连接。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从动轮与第一主动轮相啮合,所述第一主动轮与第一从动轮转动连接。
[00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微型电机内部设置有导线,所述微型电机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001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散热孔设置有若干个,所述散热孔均匀对称分布在安装盒内壁。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卡死汽车中控锁,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6]1、该一种防卡死汽车中控锁,通过在壳体底部设置有安装盒,安装盒内部设置有微型电机,通过微型电机工作带动第一主动轮转动,第一主动轮与第一从动轮相啮合,从而可以带动第一从动轮转动,便于转动转杆带动摇臂转动,从而控制车门开关,当传动机构卡死之后,通过在外壳体一侧设置有转动杆,通过手动转动转动杆带动第二主动轮转动,第二主动轮与第二从动轮相啮合,便于带动第二从动轮进行转动,从而可以转动转杆,带动摇臂转动,控制车门的开关,防止中控锁彻底锁死。
[0017]2、该一种防卡死汽车中控锁,通过设置外壳和壳体,外壳底部设置有卡销,壳体顶部设置有卡槽,可以便于外壳和壳体进行固定安装和拆卸,便于进行检修和维护,避免因为拆卸比较麻烦影响工作效率,在外壳和壳体一端外壁设置有螺纹套,可以加固其安装结构强度,使其使用起来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微型电机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外壳;2、壳体;3、安装盒;4、固定套;5、摇臂;6、螺纹套;7、限位套;8、转杆;9、第二从动轮;10、第一从动轮;11、微型电机;12、转轴;13、第一主动轮;14、散热孔;15、转动杆;16、第二主动轮;17、卡销;18、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

4,本实施方案中:一种防卡死汽车中控锁,包括外壳1,外壳1一侧设置有壳体2,壳体2底部设置有安装盒3,壳体2一端设置有固定套4,固定套4一端设置有摇臂5,壳体2另一端设置有螺纹套6,螺纹套6一侧设置有限位套7,壳体2内部设置有转杆8,转杆8上固定安装有第二从动轮9,转杆8上固定安装有第一从动轮10,安装盒3内部设置有微型电机11,微型电机11型号为YVF2

225M

4,微型电机11一端设置有转轴12,转轴12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主动轮13,安装盒3内壁设置有散热孔14,外壳1一侧设置有转动杆15,转动杆15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主动轮16,外壳1底部设置有卡销17,壳体2顶部设置有卡槽18。
[0025]本实施例中,外壳1与壳体2内部设置有空腔,外壳1与壳体2大小尺寸相适配,便于进行安装,方便使用;转杆8贯穿固定套4与摇臂5固定连接,便于进行转动摇臂5,便于开关
车门;第二从动轮9与第二主动轮16相啮合,第二从动轮9与第二主动轮16转动连接,为了便于转动第二从动轮9,从而带动摇臂5转动;第一从动轮10与第一主动轮13相啮合,第一主动轮13与第一从动轮10转动连接,为了便于转动第一从动轮10,便于带动摇臂5转动;微型电机11内部设置有导线,微型电机11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为了便于转动第一主动轮13,便于带动第一从动轮10转动;散热孔14设置有若干个,散热孔14均匀对称分布在安装盒3内壁,便于进行散热,防止电机温度过高。
[0026]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操作者通过在外壳1和壳体2一端外壁设置有螺纹套6,可以加固其安装结构强度,使其使用起来更加稳定,同时在螺纹套6一侧设置有限位套7,可以防止螺纹套6发生滑动导致固定效果不佳,在壳体2底部设置有安装盒3,安装盒3内部设置有微型电机11,通过微型电机11工作带动第一主动轮13转动,第一主动轮13与第一从动轮10相啮合,从而可以带动第一从动轮10转动,便于转动转杆8带动摇臂5转动,从而控制车门开关,当传动机构卡死之后,通过在外壳1一侧设置有转动杆15,通过手动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卡死汽车中控锁,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一侧设置有壳体(2),所述壳体(2)底部设置有安装盒(3),所述壳体(2)一端设置有固定套(4),所述固定套(4)一端设置有摇臂(5),所述壳体(2)另一端设置有螺纹套(6),所述螺纹套(6)一侧设置有限位套(7),所述壳体(2)内部设置有转杆(8),所述转杆(8)上固定安装有第二从动轮(9),所述转杆(8)上固定安装有第一从动轮(10),所述安装盒(3)内部设置有微型电机(11),所述微型电机(11)一端设置有转轴(12),所述转轴(12)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主动轮(13),所述安装盒(3)内壁设置有散热孔(14),所述外壳(1)一侧设置有转动杆(15),所述转动杆(15)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主动轮(16),所述外壳(1)底部设置有卡销(17),所述壳体(2)顶部设置有卡槽(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卡死汽车中控锁,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黄莹莹王松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车仕盾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