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性哑光无氰镀银溶液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333554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09: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碱性哑光无氰镀银溶液及其制备方法。溶液组成成分和条件为:硝酸银2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碱性哑光无氰镀银溶液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镀银溶液,特别涉及碱性哑光无氰镀银溶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氰化镀银电解液以氰化钾作为银离子的络合剂,电解液中的CN

和一价银离子形成稳定的络合物进行电沉积,其镀液成分简单,维护方便,镀层结合力良好,难以产生置换银,因此氰化镀银电解液在国内被广泛应用于铜及铜合金、镍及镍合金表面上电镀哑光银。但是氰化镀银电解液在高温的工作环境下会释放出剧毒氰化物,对人体生命安全威胁大及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影响到社会的安全稳定及和谐发展,国家《清洁生产促进法》明确规定要限期淘汰
ꢀ“
含氰电镀”。目前,国内积极探索与研发了新的无氰电镀银工艺,如国外引进的E

Brite50、ArgaluxNC、HELFOFABT
MA
G340,重庆立道LD7800、广州电器科学研究所的SL

80、电子工业部和西南师范大学亚氨基二磺酸(NS)镀银工艺,但经过实验室大、中、小槽试验表明,其工艺范围窄,稳定性差、维护难,且很多没有公布配方和组成,以及各种生活五金等件锻面装饰的需求,开展了碱性哑光无氰镀银溶液的研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碱性哑光无氰镀银溶液及其制备方法,以二甲基乙内酰脲复合物代替氰化物作为镀银的络合剂,该络合剂与一价银离子形成高稳定的螯合离子,提高银离子电沉积时极化阻力与极化度,细化电沉积金属晶粒,阻止银离子在阴极表面产生置换,且在电极表面活化,可提供镀层好的结合力,同时在电解液中加入哑光剂,促使镀层晶粒倒光。制备方法简单,所得溶液具有使用性能稳定、溶液成分简单、维护方便、废液处理简单、镀层结合好等特点。
[0004]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碱性哑光无氰镀银溶液,组成成分和条件如下:a、硝酸银
ꢀꢀꢀꢀꢀꢀꢀꢀꢀꢀꢀꢀꢀꢀꢀꢀꢀꢀꢀꢀꢀꢀꢀꢀꢀꢀꢀꢀꢀꢀꢀꢀꢀ
25~30 g/Lb、二甲基乙内酰脲
ꢀꢀꢀꢀꢀꢀꢀꢀꢀꢀꢀꢀꢀꢀꢀꢀꢀꢀꢀꢀꢀꢀꢀꢀꢀ
55~75 g/Lc、焦磷酸钾
ꢀꢀꢀꢀꢀꢀꢀꢀꢀꢀꢀꢀꢀꢀꢀꢀꢀꢀꢀꢀꢀꢀꢀꢀꢀꢀꢀꢀꢀꢀꢀ
55~75 g/Ld、碳酸钾
ꢀꢀꢀꢀꢀꢀꢀꢀꢀꢀꢀꢀꢀꢀꢀꢀꢀꢀꢀꢀꢀꢀꢀꢀꢀꢀꢀꢀꢀꢀꢀꢀꢀ
50~70 g/Le、硼酸
ꢀꢀꢀꢀꢀꢀꢀꢀꢀꢀꢀꢀꢀꢀꢀꢀꢀꢀꢀꢀꢀꢀꢀꢀꢀꢀꢀꢀꢀꢀꢀꢀꢀꢀꢀ
30~45 g/Lf、pH
ꢀꢀꢀꢀꢀꢀꢀꢀꢀꢀꢀꢀꢀꢀꢀꢀꢀꢀꢀꢀꢀꢀꢀꢀꢀꢀꢀꢀꢀꢀꢀꢀꢀꢀꢀꢀꢀ
9~10。
[0005]进一步地,所述二甲基乙内酰脲为1,3

二羟基

5,5

二甲基乙内酰脲、5,5

二甲基乙内酰脲中的一种或二种。
[0006]进一步地,组成成分和条件如下:硝酸银
ꢀꢀꢀꢀꢀꢀꢀꢀꢀꢀꢀꢀꢀꢀꢀꢀꢀꢀꢀꢀꢀꢀꢀꢀꢀꢀꢀꢀꢀꢀꢀꢀꢀꢀ
25~30 g/L5,5

二甲基乙内酰脲
ꢀꢀꢀꢀꢀꢀꢀꢀꢀꢀꢀꢀꢀꢀꢀꢀꢀꢀꢀꢀꢀꢀ
55~65 g/L1,3

二羟基

5,5二甲基乙内酰脲
ꢀꢀꢀꢀꢀꢀꢀꢀꢀꢀꢀ
0~20 g/L
焦磷酸钾
ꢀꢀꢀꢀꢀꢀꢀꢀꢀꢀꢀꢀꢀꢀꢀꢀꢀꢀꢀꢀꢀꢀꢀꢀꢀꢀꢀꢀꢀꢀꢀꢀꢀ
55 ~65 g/L碳酸钾
ꢀꢀꢀꢀꢀꢀꢀꢀꢀꢀꢀꢀꢀꢀꢀꢀꢀꢀꢀꢀꢀꢀꢀꢀꢀꢀꢀꢀꢀꢀꢀꢀꢀꢀꢀ
55~65 g/L硼酸
ꢀꢀꢀꢀꢀꢀꢀꢀꢀꢀꢀꢀꢀꢀꢀꢀꢀꢀꢀꢀꢀꢀꢀꢀꢀꢀꢀꢀꢀꢀꢀꢀꢀꢀꢀꢀꢀ
30~40 g/LpH
ꢀꢀꢀꢀꢀꢀꢀꢀꢀꢀꢀꢀꢀꢀꢀꢀꢀꢀꢀꢀꢀꢀꢀꢀꢀꢀꢀꢀꢀꢀꢀꢀꢀꢀꢀꢀꢀꢀꢀ
9~10。
[0007]进一步地,组成成分和条件如下:硝酸银
ꢀꢀꢀꢀꢀꢀꢀꢀꢀꢀꢀꢀꢀꢀꢀꢀꢀꢀꢀꢀꢀꢀꢀꢀꢀꢀꢀꢀꢀꢀꢀꢀꢀꢀꢀ
25~30 g/L5,5

二甲基乙内酰脲
ꢀꢀꢀꢀꢀꢀꢀꢀꢀꢀꢀꢀꢀꢀꢀꢀꢀꢀꢀꢀꢀꢀ
60~75 g/L1,3

二羟基

5,5

二甲基乙内酰脲
ꢀꢀꢀꢀꢀꢀꢀꢀꢀꢀ
0~10 g/L焦磷酸钾
ꢀꢀꢀꢀꢀꢀꢀꢀꢀꢀꢀꢀꢀꢀꢀꢀꢀꢀꢀꢀꢀꢀꢀꢀꢀꢀꢀꢀꢀꢀꢀꢀꢀ
55 ~65 g/L碳酸钾
ꢀꢀꢀꢀꢀꢀꢀꢀꢀꢀꢀꢀꢀꢀꢀꢀꢀꢀꢀꢀꢀꢀꢀꢀꢀꢀꢀꢀꢀꢀꢀꢀꢀꢀꢀ
60~70 g/L硼酸
ꢀꢀꢀꢀꢀꢀꢀꢀꢀꢀꢀꢀꢀꢀꢀꢀꢀꢀꢀꢀꢀꢀꢀꢀꢀꢀꢀꢀꢀꢀꢀꢀꢀꢀꢀꢀꢀ
35~45 g/LpH
ꢀꢀꢀꢀꢀꢀꢀꢀꢀꢀꢀꢀꢀꢀꢀꢀꢀꢀꢀꢀꢀꢀꢀꢀꢀꢀꢀꢀꢀꢀꢀꢀꢀꢀꢀꢀꢀꢀ
9~10。
[0008]进一步地,组成成分和条件如下:硝酸银
ꢀꢀꢀꢀꢀꢀꢀꢀꢀꢀꢀꢀꢀꢀꢀꢀꢀꢀꢀꢀꢀꢀꢀꢀꢀꢀꢀꢀꢀꢀꢀꢀꢀꢀꢀ
25~30 g/L5,5

二甲基乙内酰脲
ꢀꢀꢀꢀꢀꢀꢀꢀꢀꢀꢀꢀꢀꢀꢀꢀꢀꢀꢀꢀꢀꢀ
75 g/L1,3

二羟基

5,5

二甲基乙内酰脲
ꢀꢀꢀꢀꢀꢀꢀꢀꢀꢀ
0~10 g/L焦磷酸钾
ꢀꢀꢀꢀꢀꢀꢀꢀꢀꢀꢀꢀꢀꢀꢀꢀꢀꢀꢀꢀꢀꢀꢀꢀꢀꢀꢀꢀꢀꢀꢀꢀꢀ
60 ~75 g/L碳酸钾
ꢀꢀꢀꢀꢀꢀꢀꢀꢀꢀꢀꢀꢀꢀꢀꢀꢀꢀꢀꢀꢀꢀꢀꢀꢀꢀꢀꢀꢀꢀꢀꢀꢀꢀꢀ
60~70 g/L硼酸
ꢀꢀꢀꢀꢀꢀꢀꢀꢀꢀꢀꢀꢀꢀꢀꢀꢀꢀꢀꢀꢀꢀꢀꢀꢀꢀꢀꢀꢀꢀꢀꢀꢀꢀꢀꢀꢀ
30~45 g/LpH
ꢀꢀꢀꢀꢀꢀꢀꢀꢀꢀꢀꢀꢀꢀꢀꢀꢀꢀꢀꢀꢀꢀꢀꢀꢀꢀꢀꢀꢀꢀꢀꢀꢀꢀꢀꢀꢀꢀ
9~10。
[0009]进一步地,组成成分和条件如下:硝酸银
ꢀꢀꢀꢀꢀꢀꢀꢀꢀꢀꢀꢀꢀꢀꢀꢀꢀꢀꢀꢀꢀꢀꢀꢀꢀꢀꢀꢀꢀꢀꢀꢀꢀꢀꢀ
25~30 g/L5,5

二甲基乙内酰脲
ꢀꢀꢀꢀꢀꢀꢀꢀꢀꢀꢀꢀꢀꢀꢀꢀꢀꢀꢀꢀꢀꢀ
55~65 g/L1,3

二羟基

5,5

二甲基乙内酰脲
ꢀꢀꢀꢀꢀꢀꢀꢀꢀꢀ
0~20 g/L焦磷酸钾
ꢀꢀꢀꢀꢀꢀꢀꢀꢀꢀꢀꢀꢀꢀꢀꢀꢀꢀꢀꢀꢀꢀꢀꢀꢀꢀꢀꢀꢀꢀꢀꢀꢀ
65 ~75 g/L碳酸钾
ꢀꢀꢀꢀꢀꢀꢀꢀꢀꢀꢀꢀꢀꢀꢀꢀꢀꢀꢀꢀꢀꢀꢀꢀꢀꢀꢀꢀꢀꢀꢀꢀꢀꢀꢀ
50~70 g/L硼酸
ꢀꢀꢀꢀꢀꢀꢀꢀꢀꢀꢀꢀꢀꢀꢀꢀꢀꢀꢀꢀꢀꢀꢀꢀꢀꢀꢀꢀꢀꢀꢀꢀꢀꢀꢀꢀꢀ
35~45 g/LpH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碱性哑光无氰镀银溶液,其特征在于,组成成分和条件如下:a、硝酸银
ꢀꢀꢀꢀꢀꢀꢀꢀꢀꢀꢀꢀꢀꢀꢀꢀꢀꢀꢀꢀꢀꢀꢀꢀꢀꢀꢀꢀꢀꢀꢀꢀꢀ
25~30 g/Lb、二甲基乙内酰脲
ꢀꢀꢀꢀꢀꢀꢀꢀꢀꢀꢀꢀꢀꢀꢀꢀꢀꢀꢀꢀꢀꢀꢀꢀꢀ
55~75 g/Lc、焦磷酸钾
ꢀꢀꢀꢀꢀꢀꢀꢀꢀꢀꢀꢀꢀꢀꢀꢀꢀꢀꢀꢀꢀꢀꢀꢀꢀꢀꢀꢀꢀꢀꢀ
55~75 g/Ld、碳酸钾
ꢀꢀꢀꢀꢀꢀꢀꢀꢀꢀꢀꢀꢀꢀꢀꢀꢀꢀꢀꢀꢀꢀꢀꢀꢀꢀꢀꢀꢀꢀꢀꢀꢀ
50~70 g/Le、硼酸
ꢀꢀꢀꢀꢀꢀꢀꢀꢀꢀꢀꢀꢀꢀꢀꢀꢀꢀꢀꢀꢀꢀꢀꢀꢀꢀꢀꢀꢀꢀꢀꢀꢀꢀꢀ
30~45 g/Lf、pH
ꢀꢀꢀꢀꢀꢀꢀꢀꢀꢀꢀꢀꢀꢀꢀꢀꢀꢀꢀꢀꢀꢀꢀꢀꢀꢀꢀꢀꢀꢀꢀꢀꢀꢀꢀꢀꢀ
9~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碱性哑光无氰镀银溶液,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甲基乙内酰脲为1,3

二羟基

5,5

二甲基乙内酰脲、5,5

二甲基乙内酰脲中的一种或二种。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碱性哑光无氰镀银溶液,其特征在于,硝酸银
ꢀꢀꢀꢀꢀꢀꢀꢀꢀꢀꢀꢀꢀꢀꢀꢀꢀꢀꢀꢀꢀꢀꢀꢀꢀꢀꢀꢀꢀꢀꢀꢀꢀꢀꢀ
25~30 g/L5,5

二甲基乙内酰脲
ꢀꢀꢀꢀꢀꢀꢀꢀꢀꢀꢀꢀꢀꢀꢀꢀꢀꢀꢀꢀꢀꢀꢀ
55~65 g/L1,3

二羟基

5,5

二甲基乙内酰脲
ꢀꢀꢀꢀꢀꢀꢀꢀꢀꢀꢀꢀ
0~20 g/L焦磷酸钾
ꢀꢀꢀꢀꢀꢀꢀꢀꢀꢀꢀꢀꢀꢀꢀꢀꢀꢀꢀꢀꢀꢀꢀꢀꢀꢀꢀꢀꢀꢀꢀꢀꢀ
55 ~65 g/L碳酸钾
ꢀꢀꢀꢀꢀꢀꢀꢀꢀꢀꢀꢀꢀꢀꢀꢀꢀꢀꢀꢀꢀꢀꢀꢀꢀꢀꢀꢀꢀꢀꢀꢀꢀꢀꢀ
55~65 g/L硼酸
ꢀꢀꢀꢀꢀꢀꢀꢀꢀꢀꢀꢀꢀꢀꢀꢀꢀꢀꢀꢀꢀꢀꢀꢀꢀꢀꢀꢀꢀꢀꢀꢀꢀꢀꢀꢀꢀ
30~40 g/LpH
ꢀꢀꢀꢀꢀꢀꢀꢀꢀꢀꢀꢀꢀꢀꢀꢀꢀꢀꢀꢀꢀꢀꢀꢀꢀꢀꢀꢀꢀꢀꢀꢀꢀꢀꢀꢀꢀꢀ
9~10。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碱性哑光无氰镀银溶液,其特征在于,硝酸银
ꢀꢀꢀꢀꢀꢀꢀꢀꢀꢀꢀꢀꢀꢀꢀꢀꢀꢀꢀꢀꢀꢀꢀꢀꢀꢀꢀꢀꢀꢀꢀꢀꢀꢀꢀ
25~30 g/L5,5

二甲基乙内酰脲
ꢀꢀꢀꢀꢀꢀꢀꢀꢀꢀꢀꢀꢀꢀꢀꢀꢀꢀꢀꢀꢀꢀ
60~75 g/L1,3

二羟基

5,5

二甲基乙内酰脲
ꢀꢀꢀꢀꢀꢀꢀꢀꢀꢀꢀ
0~10 g/L焦磷酸钾
ꢀꢀꢀꢀꢀꢀꢀꢀꢀꢀꢀꢀꢀꢀꢀꢀꢀꢀꢀꢀꢀꢀꢀꢀꢀꢀꢀꢀꢀꢀꢀꢀꢀ
55 ~65 g/L碳酸钾
ꢀꢀꢀꢀꢀꢀꢀꢀꢀꢀꢀꢀꢀꢀꢀꢀꢀꢀꢀꢀꢀꢀꢀꢀꢀꢀꢀꢀꢀꢀꢀꢀꢀꢀꢀ
60~70 g/L硼酸
ꢀꢀꢀꢀꢀꢀꢀꢀꢀꢀꢀꢀꢀꢀꢀꢀꢀꢀꢀꢀꢀꢀꢀꢀꢀꢀꢀꢀꢀꢀꢀꢀꢀꢀꢀꢀꢀ
35~45 g/LpH
ꢀꢀꢀꢀꢀꢀꢀꢀꢀꢀꢀꢀꢀꢀꢀꢀꢀꢀꢀꢀꢀꢀꢀꢀꢀꢀꢀꢀꢀꢀꢀꢀꢀꢀꢀꢀꢀꢀ
9~10。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碱性哑光无氰镀银溶液,其特征在于,硝酸银
ꢀꢀꢀꢀꢀꢀꢀꢀꢀꢀꢀꢀꢀꢀꢀꢀꢀꢀꢀꢀꢀꢀꢀꢀꢀꢀꢀꢀꢀꢀꢀꢀꢀꢀꢀ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欢胡德意贾飞飞陈彬王光宇朱林何茂坚许自强刘保王金玲江山舒友光曾艳明王敏章英健李聪王敏辉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