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卢富潦专利>正文

种苗保育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31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种苗保育盆的新装置,它是由开有盆口的盆体构成,盆体的盆口设置有易于搬移保育盆的盆边,其特征是盆底为一活动式底盘,活动式底盘在盆体内卡架在盆体底端设置的向内凸的凸肩上。本种苗保育盆由于底盆为一活动式底盘,因而其目的可达到方便、容易的将种苗连同盆腔内的一整团泥块托离盆腔,此方法可使种苗根部、根系各组织不受损伤,因而从此种苗保育盆移到别处种植的种苗成活率达百分之百。(*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技术涉及一种盆,尤其是一种适用于培育、繁植种苗使用的种苗保育盆。现在的园艺场、花卉繁植场一般在培育各类种苗时,大都是采用先把各类种苗大批成片的培育在一起,等到种苗长到该出售的时候,才把它们一棵棵挖起出售到各需苗地种植,这样由于种苗过密和土质干湿松散不同等系列问题,因而,所挖起的种苗其根部往往都粘不上多少泥土,且其根部、根系也极易被损伤,此时,种苗所需的水份、养份就不能得到正常供给,加上有时常常需要把这些种苗远运到几十里甚至上百里的外地,这样在这长远的路途中,运苗车辆还会时常出现各种情况的颠簸和震荡,常常把这些种苗原本就粘得不多的泥土震散震落,再经风吹日晒和气候条件的问题及不能及时种植的问题,因而往往使得这些种苗种下后成活率都不高,所以造成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人力、物力的浪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进一步改变现繁植种苗和移植种苗的落后方法和进一步改变现运苗方法的落后状态,为提高种苗的成活率,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性能完好的种苗保育盆。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这种种苗保育盆,由开有盆口的盆体构成,盆体的盆口设置有外凸的盆边,盆底为一活动式底盘,底盘上开设有渗水孔,活动式底盘在盆体内卡架在盆体底端设置的向内凸的凸肩上。盆体可以是圆形、方形、长方形、多角形等,盆底的活动式底盘即相应为圆形、方形、长方形、多角形等,相互配合而成。本技术可采用注塑成型而成和采用铁皮冲压成型而成或采用陶泥制成坯体后焙烧而成。本技术由于盆体和底盘不相互固连,而是盆体和底盘各为一体,使用时只需将底盘从盆腔上口平行放入盆腔底部设置的向内凸的凸肩上,其便组合成一完整的盆。因而,在此盆里培育好种苗后,只需两手抓紧盆边将底盘对准一凸起的柱物往下压,底盘便可将种苗连同盆腔内的一整团泥块完整的托离盆腔。采用这种方法可使种苗根部、根系各组织不受损伤,因而从此种苗保育盆移到别处种植的种苗成活率达百分之百,且能保持种苗的继续正常发育生长。本种苗保育盆的优点还在于它可反复多次使用,本种苗保育盆对各类种苗的远距离运输能起到完好的保护效果。本种苗保育盆不仅可用来培育、繁植各类种苗,还特别适合用来种植各类花卉、盆景。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纵向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图1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图1的仰视图。参照附图1、附图2、附图3,该种苗保育盆包括一个圆形盆体(2),为了便于搬移种苗保育盆圆形盆体(2)的盆口设置有外凸的盆边(3),盆底为一活动式圆形底盘(1),圆形底盘(1)上开设有一个渗水孔(4),与圆形盆体(2)相配合的活动式圆形底盘(1)在盆腔内卡架在盆腔底端设置的向内凸的凸肩(5)上,在移植盆中的种苗时,只需两手抓起盆边(3)然后将底盘(1)对正一向上凸起的柱物往下压,底盘(1)便可将种苗连同盆腔内的一整团泥块完好的托离盆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种苗保育盆,由开有盆口的盆体(2)构成,盆体(2)的盆口设置有外凸的盆边(3),其特征在于盆底为一活动式底盘(1),活动式底盘(1)在盆体(2)内卡架在盆腔底端设置的向内凸的凸肩(5)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种苗保育盆,由开有盆口的盆体(2)构成,盆体(2)的盆口设置有外凸的盆边(3),其特征在于盆底为一活动式底盘(1),活动式底盘(1)在盆体(2)内卡架在盆腔底端设置的向内凸的凸肩(5)上。2.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种苗保育盆,其特征在于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富潦
申请(专利权)人:卢富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