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电池组的装置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32469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保护电池组的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检测外部物理撞击的传感器,以输出电压信号;第一保护电路,以从传感器接收电压信号输出;测量IC,以确定从第一保护电路输出的电压是否大于预定的值,以便将电压信号输出至第一保护电路或第二保护电路;第二保护电路,以从测量IC接收电压信号;以及连接至第一及第二保护电路的警告电路,以便从第一及第二保护电路接收电压信号,并产生警告信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保护电池组的装置。尤指一种用于保护电池组 的装置和方法,其中包括配置在电源侧的传感器,以便能够检测撞击 强度,因此在检测到外部物理撞击所产生的振动时会产生警告信号。
技术介绍
当检测到电热调节器(thermistor)的温度时,用于保护电池组的 传统电路会检测电池组的电压、电流及温度,以避免过度充电、过度 放电、过流(over-current)及短路,因此避免电池组过热。然而,当 电池组受到撞击时,传统电路不具有判断电池组是否安全的功能。所 以,具有如下缺点,即,电池组中的电池可能会着火或爆炸。在此将参考图1以描述保护电池组的传统电路。参考图l,在传统电池组中,主电源(其中包括正端子及负端子) 将电流施加到将被充电的电池组的电池。开关2及开关3将从主电源 输入的电流转换为适合电池充电用的电压与电流。当电压检测器检测 到电池组的电压时,电流检测器会检测电池中充电的电流。进一步, 电热调节器会检査电池组的温度。电流检测器、电压检测器及电热调 节器分别向测量IC4提供与电流、电压及温度相关的信息。测量IC4 会接收电流、电压及温度的相关信息。当第二保护电路6执行第二保 护操作时,第一保护电路5会利用得到的信息来避免电池组过度充电、 过度放电、过流及短路。如上所述,电池组的传统保护电路100没有受到撞击的警告装置, 也无法控制电池组的安全性。因此,电池组的保护电路的必要性增加了,其具有在受到物理撞 击时产生警报的功能,并具有测量电压、电流、及电池组的温度以便 维持电池组的安全性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用以解决上述于先前技术的问题,且其目的是提供 一种保护电池组的装置及方法,其中包括保护电池组的先进电路,因 此可保护电池组避免物理撞击,并确保其安全性。为达成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保护电池组的装 置,其包括传感器、稳压二极管、开关元件、以及警告电路,传感 器检测外部物理撞击以输出电压信号;在传感器输出大于预定电压值 的电压信号时,稳压二极管被加电;依据通过稳压二极管的电力来打 开/关闭开关元件;警告电路依据传感器输出的电压信号来产生警告信号。此时,开关元件会中断电池组主电源的电力提供。依据本专利技术,警告电路包括多种颜色的发光二极管,其可依据从 传感器输出的电压发射红色、黄色及绿色光。传感器优选包括有压电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及撞击传感器中的至少一个。为达成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保护电池组的装置,其包括传感器、第一保护电路、测量IC、第二保护电路、以及警告电路。传感器检测外部物理撞击以便输出电压信号;第一保 护电路接收从传感器输出的电压信号;测量IC确定从第一保护电路所 接收到的电压信号是否大于预定值,以便输出电压信号给第一保护电路或第二保护电路;警告电路连接至第一及第二保护电路,以便从第一及第二保护电路接收电压信号并产生警告信号。 为达成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保护电 池组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使用传感器输出电压信号以检测物理 撞击;使用测量IC确定从传感器输出的电压信号的数值是否在预定的 范围内;当电压信号的数值是在预定的范围内时,使发光二极管发射 绿光;当电压信号值是在预定的范围之外时,确定电压信号的数值是 否大于预定的数值;当电压信号值大于预定数值时,从测量IC将电压 信号输出至第二保护电路;将第二保护电路接收到的电压信号输出至 警告电路,以使发光二极管发射红光;当电压信号的数值是小于预定 的数值时,从测量IC输出电压信号至第一保护电路;以及将第一保护 电路接收到的电压信号输出至警告电路,以使发光二极管发射黄光。在本专利技术用以保护电池组的方法中,传感器优选包括有压电传感 器、压力传感器及撞击传感器中的至少一个。附图说明图1是显示保护电池组的传统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保护电池组装置的电路图,其中装置 具有当检测到外部物理撞击而导致的振动时产生警告信号的结构。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优选实施例保护电池组装置的电路图,其 中装置具有当检测到外部物理撞击而导致的振动时会产生各种警告信号的结构。图4是描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用于保护电池组免于外部物理撞击的 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在此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请参考随附的图示。于本专利技术 所附的图示中,相同的参考标号即表示相同的结构元素。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用以保护电池组的装置200的电路图,其中装置200具有当因检测到外部物理撞击而振动时是会产生警告信 号的结构。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保护电池组的装置200包括具有电池阵列的 电池组,主电源201,用以对电池组的电池提供电流,传感器202,用 以检测预定外部撞击的强度,以便输出电压信号,警告电路205,用以 依据从传感器202输出的电压信号来产生警告信号,稳压二极管203, 传感器所产生的电压信号会加在其上,以及开关204,当电压信号加在 稳压二极管上时,其关闭主电源。传感器202包括压电传感器,以检测预定的外部撞击的强度,以 便输出电压信号。警告电路205包括发光二极管(LED),可分别发射红光、黄光 以及绿光等。在本说明书中,虽然警告电路是被描述为具有上述的发 光二极管,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其也可以使用可视觉辩识的 指示单元。进一步,可依据电池组的状态提供听觉警告给使用者。主电源201会在电池组上加上电力,以对电池组充电。开关2及 3会将所施加的电力转换成电池组充电时适用的电压及电流。利用该电 压及电流对电池组的电池进行充电。电阻206会检测电池组充电的电流,并且将电池组的相关信息送 到测量IC4。当通过热调节器检查电池组的温度时,测量IC4会通过电压检测 部分来检测电池组的电压。依据电池组的电压、电流及温度的相关信 息,通过使用第一及第二保护电路5及6,测量IC4控制电池组使其避 免过度充电、过度放电及过流。进一步,测量IC4使用温度信息避免 电池组过热,以确保电池组的安全性。另一方面,传感器202会检测外部物理撞击,并将外部物理撞击 转换成电压信号,以分别使LED发亮,让使用者可知道电池组受到外 部物理撞击。同时施加电力至稳压二极管203上,并因此关闭开关204, 以中断从主电源提供的电力。此操作可避免电池组的内部电池着火或 爆炸。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保护电池组的装置的电路图,装 置具有当因检测到外部物理撞击而振动时会产生警告信号的结构。参考图3,保护电池组的装置300包括具有电池阵列的电池组, 主电源201,以提供电力给电池组的电池,传感器202,以检测预定的 物理撞击强度,以便输出电压信号,第一保护电路5,以接收从传感器 202输出的电压信号,测量IC4,以计算从第一保护电路5接收到的电 压,以便控制电池组,第二保护电路6,以在计算出的电压比预定的电 压还大时,从测量IC4接收电压信号,以及警告电路205,连接至第一 及第二保护电路5及6,以产生警告信号。传感器202会检测预定的外度撞击的强度,并输出电压信号。传 感器202包括利用压电效应的压电传感器,其中,当压力以特定方向 加于晶体板时,会产生与施于晶体板两表面的力成比例的电荷,压力 传感器,其利用了当向其施予压力时物质会变形或响应压力的特性,以及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保护电池组的装置,包括:传感器,其用于检测外部物理撞击以输出电压信号;稳压二极管,当该传感器输出大于预定的电压数值的电压信号时,向该稳压二极管施加电力;开关元件,其依据通过该稳压二极管的电力而打开或关闭;以及警告电路,其依据该传感器输出的该电压信号来产生警告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KR 2005-4-21 10-2005-00330531.一种用于保护电池组的装置,包括传感器,其用于检测外部物理撞击以输出电压信号;稳压二极管,当该传感器输出大于预定的电压数值的电压信号时,向该稳压二极管施加电力;开关元件,其依据通过该稳压二极管的电力而打开或关闭;以及警告电路,其依据该传感器输出的该电压信号来产生警告信号。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保护电池组的装置,其中,该警告电路包 括多种颜色的发光二极管,该发光二极管依据传感器所输出的电压信 号而发射红光、黄光及绿光。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保护电池组的装置,其中,该传感器包括 压电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及撞击传感器中的至少一个。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保护电池组的装置,其中,开关元件中断 来自电池组的主电源的电力供应。5. —种保护电池组的装置,包括传感器,其用于检测外部物理撞击以输出电压信号;第一保护电路,其用于接收从该传感器输出的电压信号;测量IC,其用于确定从该第一保护电路接收到的电压是否大于预定的数值,以便将该电压信号输出至该第一保护电路或第二保护电路; 第二保护电路,用于接收来自该测量IC的电压信号;以及 警告电路,其连接至该第一及第二保护电路,以便从该第一及第二保护电路接收该电压信号,并产生警告信号。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保护电池组的装置,其中,该警告电路包 括多种颜色的发光二极管以发射红光、黄光及绿光。7.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正勇
申请(专利权)人:LG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