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宁波大学专利>正文

鱼篓泡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2064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6 1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泡茶用具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鱼篓泡茶器,包括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可分离的进行连接,第二主体的外表面均匀开设有蜂窝状进水孔,第一主体的外部两端开设有安装孔,其中一个安装孔与牵引绳固定连接,牵引绳远离安装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通装饰挂件,第一主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茶叶投放端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进行泡茶时,热水通过第二主体外表面的蜂窝状进水孔进入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之间所形成的腔体重并对茶叶进行浸泡,浸泡后的混合茶水通过蜂窝状进水孔渗流进茶杯中,得到的浸泡后的茶水,由于茶叶与茶杯之间分离,因此不需要对茶杯进行冲洗,使用较为方便。使用较为方便。使用较为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鱼篓泡茶器


[0001]本技术涉及泡茶用具
,更具体的是涉及鱼篓泡茶器。

技术介绍

[0002]泡茶是中国人的专利技术,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拐点,带动了茶具、茶道、茶艺、茶文化的发展。泡茶讲究茶具、用水、水温、环境、心境、甚至着装(礼服)等等在泡茶之后,茶饮才真正实现了普及,成为中国人和世界各地茶人的至爱。茶相关经典名句:“一器成名只为茗,悦来客满是茶香。
”ꢀ
茶叶是有益于身体健康的上乘饮料,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因此,茶叶有"康乐饮料"之王的美称。
[0003]在进行泡茶时,人们通常是将少许茶叶加入到茶杯中,然后倒上热水,盖合上过滤网,待水温合适后便可饮用,但是在饮用完茶水后茶叶易吸附到茶杯的内壁上,不易进行清理,需要用户反复用水冲刷茶杯才可以将浸泡后的茶叶清理干净。
[0004]因此,提出鱼篓泡茶器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使用茶杯饮用茶水后浸泡后的茶叶附着到茶杯内壁上不易进行清理的问题,本技术提供鱼篓泡茶器。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9]鱼篓泡茶器,包括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可分离的进行连接,所述第二主体的外表面均匀开设有蜂窝状进水孔,所述第一主体的外部两端开设有安装孔,其中一个所述安装孔与牵引绳固定连接,所述牵引绳远离安装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通装饰挂件,所述第一主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茶叶投放端口,所述茶叶投放端口的内壁开设有向内凹陷的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内部卡接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承接圈,所述承接圈远离密封环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端盖,所述端盖的上表面中心设置有把手,所述第一主体的下端内壁开设有拆卸槽,所述第二主体的上端外壁设置有硬质连接凸出台面。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的材质为食品级别硅胶。
[0011]进一步地,所述卡通装饰挂件为鱼型挂件。
[0012]进一步地,所述牵引绳的材质为天然橡胶。
[0013]进一步地,所述环形槽的直径与密封环的直径相适配,所述承接圈的直径与茶叶投放端口的内壁直径相适配。
[0014]进一步地,所述拆卸槽和硬质连接凸出台面的数量均为三个,相邻的两个拆卸槽或硬质连接凸出台面之间的距离相同。
[0015]进一步地,所述拆卸槽的外形尺寸与硬质连接凸出台面的外形尺寸相适配。
[0016](三)有益效果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8]1、本技术,在进行泡茶时,热水通过第二主体外表面的蜂窝状进水孔进入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之间所形成的腔体重并对茶叶进行浸泡,浸泡后的混合茶水通过蜂窝状进水孔渗流进茶杯中,得到的浸泡后的茶水,由于茶叶与茶杯之间分离,因此不需要对茶杯进行冲洗,使用较为方便。
[0019]2、本技术,其中第一主体为食品级别硅胶,材质较软,硬质连接凸出台面为硬质材料,因此受力后,很容易使得硬质连接凸出台面从拆卸槽中移出,然后对第二主体和第二主体的内部直接进行冲洗即可将茶叶完全清理干净,达到了方便拆卸,便于用户使用的效果。
[0020]3、本技术,由于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构成的整体外形像一个“鱼篓”,因为将卡通装饰挂件设置成一个鱼型挂件具有一定的趣味性,牵引绳的材质采用天然橡胶,一方面与硅胶材料相反,五毒无害,另一方面天然橡胶材料化学性质稳定,受热时外形不易发生变化,同时具有一定弹性和韧性,不易崩断。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轴测图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后视图结构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侧视图结构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茶叶投放端口剖视图结构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技术可分离式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1、第一主体;2、第二主体;3、安装孔;4、牵引绳;5、卡通装饰挂件;6、茶叶投放端口;7、环形槽;8、密封环;9、承接圈;10、端盖;11、把手;12、拆卸槽;13、硬质连接凸出台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实施例 1
[0029]请参阅图 1

5,鱼篓泡茶器,包括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可分离的进行连接,第二主体2的外表面均匀开设有蜂窝状进水孔,第一主体1的外部两端开设有安装孔3,其中一个安装孔3与牵引绳4固定连接,牵引绳4远离安装孔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通装饰挂件5,第一主体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茶叶投放端口6,茶叶投放端口6的内壁开设有向内凹陷的环形槽7,环形槽7的内部卡接有密封环8,密封环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承接圈9,承接圈9远离密封环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端盖10,端盖10的上表面中心设置有把手11,第一主体1的下端内壁开设有拆卸槽12,第二主体2的上端外壁设置有硬质连接凸出台面13。
[0030]本实施例中,在使用时,使用者先用手指穿过把手11的内孔并向上拉动端盖10,由于密封环8的材质为软质材料,于是密封环8从环形槽7的内部脱离,此时将适量的茶叶投放进茶叶端口6的内部,然后将端盖10重新盖合到茶叶投放端口6上并使得密封环8完全置于环形槽7的内部,此时承接圈9的下表面与茶叶投放端口6的上表面接触,密封性良好,然后使用者用手拿住卡通装饰挂件5,将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置于盛有热水的茶杯中,在重力的作用下,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进入到茶水中,热水通过第二主体2外表面的蜂窝状进水孔进入到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之间所形成的腔体重并对茶叶进行浸泡,浸泡后的混合茶水通过蜂窝状进水孔渗流进茶杯中,为了便于茶水更快的通过蜂窝状进水孔渗流进茶杯中,使用者可以用手往复上下摇动卡通装饰挂件5,以便于茶叶受力翻动,茶水更快的渗流进茶杯中,之后便可以拉动卡通装置挂架5将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从茶杯中取出,此时便得到了浸泡后的茶水,由于茶叶与茶杯之间分离,因此不需要对茶杯进行冲洗,使用较为方便。
[0031]实施例 2
[0032]请参阅图 4

5,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 1 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具体是,所述拆卸槽12和硬质连接凸出台面13的数量均为三个,相邻的两个拆卸槽12或硬质连接凸出台面13之间的距离相同。
[0033]具体的,拆卸槽12的外形尺寸与硬质连接凸出台面13的外形尺寸相适配。
[0034]本实施例中,在需要将第一主体1和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鱼篓泡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可分离的进行连接,所述第二主体(2)的外表面均匀开设有蜂窝状进水孔,所述第一主体(1)的外部两端开设有安装孔(3),其中一个所述安装孔(3)与牵引绳(4)固定连接,所述牵引绳(4)远离安装孔(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通装饰挂件(5),所述第一主体(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茶叶投放端口(6),所述茶叶投放端口(6)的内壁开设有向内凹陷的环形槽(7),所述环形槽(7)的内部卡接有密封环(8),所述密封环(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承接圈(9),所述承接圈(9)远离密封环(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端盖(10),所述端盖(10)的上表面中心设置有把手(11),所述第一主体(1)的下端内壁开设有拆卸槽(12),所述第二主体(2)的上端外壁设置有硬质连接凸出台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茜雅杨晓梦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