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水透气针织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1865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6 1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针织布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吸水透气针织布,包括针织布主体,所述针织布主体包括吸汗层、第一透气层、连接层、保暖层和第二透气层,所述连接层包括横向棉线、纵向棉线和抗皱芯,所述吸汗层的下端设置有第一透气层,通过设置第一透气层、第一透气孔、保暖层、第二透气层、第二透气孔、凸块和吸汗层,能够吸汗透气的同时增强针织布主体的保暖性,提高人体舒适度,通过在横向棉线与纵向棉线内部设置由涤纶材料制成的抗皱芯,有利于增强针织布主体的抗皱性。布主体的抗皱性。布主体的抗皱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水透气针织布


[0001]本技术涉及针织布
,具体为一种吸水透气针织布。

技术介绍

[0002]针织布即是利用织针将纱线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而形成的织物,分经编针织布和纬编针织布;大多具有优良的弹性与延伸性;相对梭织布它具有产量高,适合小批量生产的特点;针织服饰穿着舒适、贴身和体、无拘紧感、能充分体现人体曲线。
[0003]现有的针织布虽然透气排汗性较好,但是保暖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水透气针织布,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吸水透气针织布,包括针织布主体,所述针织布主体包括吸汗层、第一透气层、连接层、保暖层和第二透气层,所述连接层包括横向棉线、纵向棉线和抗皱芯,所述吸汗层的下端设置有第一透气层,所述连接层分别设置于第一透气层与保暖层、保暖层与第二透气层之间,所述第一透气层的上端均匀设置有若干组凸块,所述凸块的内部设置有吸汗层。
[0007]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针织布主体内均匀开设有若干组第一透气孔,所述第二透气层内均匀开设有若干组第二透气孔。
[0008]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若干组凸块形成珍珠纹路,所述第一透气层和第二透气层均采用全棉棉线编织制成。
[0009]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抗皱芯分别编织于横向棉线和纵向棉线的内部,所述横向棉线由涤纶材料制成。
[0010]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连接层由横向棉线和纵向棉线交叉编织制成,所述保暖层由竹炭纤维布制成,所述吸汗层由全棉面料制成。
[0011]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透气层与保暖层、保暖层与第二透气层均由连接层编织连接。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第一透气层、第一透气孔、保暖层、第二透气层、第二透气孔、凸块和吸汗层,凸块在第一透气层表面形成珍珠纹路,第一透气层与人体皮肤贴合,能够吸汗透气,并且保暖层由竹炭纤维面料制成,能够增强针织布主体的保暖性,提高人体舒适度。
[0014]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连接层,连接层由横向棉线和纵向棉线编织制成,横向棉线与纵向棉线内部嵌有由涤纶材料制成的抗皱芯,有利于增强针织布主体的抗皱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整体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底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分层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编织层整体示意图.
[0019]图中:1、针织布主体;2、凸块;3、第一透气孔;4、第二透气孔;5、吸汗层;6、第一透气层;7、连接层;701、横向棉线;702、纵向棉线;703、抗皱芯;8、保暖层;9、第二透气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22]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3]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4]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25]一种吸水透气针织布,包括针织布主体1,针织布主体1包括吸汗层5、第一透气层6、连接层7、保暖层8和第二透气层9,连接层7包括横向棉线701、纵向棉线702和抗皱芯703,吸汗层5的下端设置有第一透气层6,连接层7分别设置于第一透气层6与保暖层8、保暖层8与第二透气层9之间,第一透气层6的上端均匀设置有若干组凸块2,凸块2的内部设置有吸汗层5。
[0026]实施例,参考图1、图2和图3,针织布主体1内均匀开设有若干组第一透气孔3,第二透气层9内均匀开设有若干组第二透气孔4;第一透气孔3和第二透气孔4使针织布主体1具有较强的透气性;若干组凸块2形成珍珠纹路,第一透气层6和第二透气层9均采用全棉棉线编织制成,形成珍珠纹路的凸块2与人体皮肤贴合,有利于提高人体的舒适性;
[0027]通过在第一透气层6与第二透气层9之间设置保暖层8,在第一透气层6的上端均匀设置有若干组凸块2,在保暖层8由竹炭纤维布制成、凸块2的内部设置有吸汗层5的条件下,吸汗层5贴合人体皮肤能够辅助排汗,同时竹炭纤维增强针织布主体1的保暖性,并且在针织布主体1内均匀开设有若干组第一透气孔3、第二透气层9内均匀开设有若干组第二透气
孔4的条件下,针织布主体1具有较强的透气性,能够有效提高人体的舒适度;
[0028]实施例,参考图1、图3和图4,抗皱芯703分别编织于横向棉线701和纵向棉线702的内部,横向棉线701由涤纶材料制成;涤纶材料抗皱性较好;
[0029]连接层7由横向棉线701和纵向棉线702交叉编织制成,保暖层8由竹炭纤维布制成,吸汗层5由全棉面料制成;连接层7能够连接第一透气层6、保暖层8和第二透气层9;第一透气层6与保暖层8、保暖层8与第二透气层9均由连接层7编织连接。
[0030]连接层7分别设置于第一透气层6与保暖层8、保暖层8与第二透气层9之间,第一透气层6与保暖层8、保暖层8与第二透气层9均由连接层7编织连接,连接层7由横向棉线701和纵向棉线702交叉编织制成,在抗皱芯703分别编织于横向棉线701和纵向棉线702的内部的条件下,由涤纶材料制成的抗皱芯703相对于纯棉棉线具有较强的抗皱性,从而能够增强针织布主体1的抗皱性。
[0031]本技术工作流程:使用时,通过在第一透气层6与第二透气层9之间设置保暖层8,在第一透气层6的上端均匀设置有若干组凸块2,在保暖层8由竹炭纤维布制成、凸块2的内部设置有吸汗层5的条件下,吸汗层5贴合人体皮肤能够辅助排汗,同时竹炭纤维增强针织布主体1的保暖性,并且在针织布主体1内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水透气针织布,包括针织布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织布主体(1)包括吸汗层(5)、第一透气层(6)、连接层(7)、保暖层(8)和第二透气层(9),所述连接层(7)包括横向棉线(701)、纵向棉线(702)和抗皱芯(703),所述吸汗层(5)的下端设置有第一透气层(6),所述连接层(7)分别设置于第一透气层(6)与保暖层(8)、保暖层(8)与第二透气层(9)之间,所述第一透气层(6)的上端均匀设置有若干组凸块(2),所述凸块(2)的内部设置有吸汗层(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水透气针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织布主体(1)内均匀开设有若干组第一透气孔(3),所述第二透气层(9)内均匀开设有若干组第二透气孔(4)。3.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明大
申请(专利权)人:石狮市万得福漂染织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