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保暖防辐射针织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3714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09: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针织布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抗菌保暖防辐射针织布,包括针织布主体,所述针织布主体的底部设有基层布料,所述基层布料的顶部设有隔热保温层,所述隔热保温层顶部连接有抗菌层,所述抗菌层的顶部连接有弹性面料层,所述弹性面料层的顶部连接有抗辐射层,所述抗辐射层的顶部连接有透气层面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提高该针织布主体整体的抗菌、保暖以及防辐射效果,从而增加了该针织布主体的功能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保暖防辐射针织布


[0001]本技术涉及针织布
,具体为一种抗菌保暖防辐射针织布。

技术介绍

[0002]针织布即是利用织针将纱线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而形成的织物,分经编针织布和纬编针织布,针织面料具有质地柔软、吸湿透气、排汗保暖等特性,大多具有优良的弹性与延伸性,相对梭织布它具有产量高,适合小批量生产的特点。针织服饰穿着舒适、贴身和体、无拘紧感、能充分体现人体曲线。
[0003]现如今市面上的针织布虽然种类繁多,但多数只是形式上的变化,其功能并没有太大的改变,现如今的针织布不具备抗菌、保暖以及防辐射的功效,导致其在日常使用时功能性不足,适用范围较小。
[0004]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抗菌保暖防辐射针织布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保暖防辐射针织布,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抗菌保暖防辐射针织布,包括针织布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织布主体的底部设有基层布料,所述基层布料的顶部设有隔热保温层,所述隔热保温层顶部连接有抗菌层,所述抗菌层的顶部连接有弹性面料层,所述弹性面料层的顶部连接有抗辐射层,所述抗辐射层的顶部连接有透气层面料。
[0008]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隔热保温层由隔热层和保温层组成,其中隔热层由铝箔隔热纤维纺织而成,所述保温层为聚氯乙烯保暖涂层。
[0009]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抗菌层由玻璃纤维、竹纤维或者纳米银层材料制成。
[0010]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弹性面料层内部由多跟弹性带编制而成,多根所述弹性带呈矩形陈列分布。
[0011]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抗辐射层包括第一编织线和第二编织线交叉编织而成,所述第一编织线为银纤维,所述第二编织线为棉纶纤维。
[0012]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透气层面料的内部开设有透气孔,所述透气孔的底部填充有防水透气膜。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隔热保温层,通过隔热保温层可以提高该针织布的隔热保温保暖效果,使用时更加的舒适。
[0015]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抗菌层,通过抗菌层可以提高该针织布的抗菌效果,避免细菌沾染在针织布表面,日常使用时更加的安全。
[0016]3.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弹性面料层,通过弹性面料层提高该针织布的弹性,减少了面料对人体的束缚。
[0017]4.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抗辐射层,通过抗辐射层能够促使该针织布局部防辐射的效果,减少外部辐射对人体造成伤害。
[0018]5.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透气层面料,通过透气层面料促使该针织布具备透气和防水的效果,提高了针织布的功能性。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针织布内部横截面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的抗辐射层纺织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的透气层面料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针织布主体;2、基层布料;3、隔热保温层;4、抗菌层;5、弹性面料层;6、抗辐射层;601、第一编织线;602、第二编织线;7、透气层面料;701、透气孔;702、防水透气膜。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26]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7]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8]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29]一种抗菌保暖防辐射针织布,包括针织布主体1,针织布主体1的底部设有基层布料2,基层布料2的顶部设有隔热保温层3,隔热保温层3顶部连接有抗菌层4,抗菌层4的顶部连接有弹性面料层5,弹性面料层5的顶部连接有抗辐射层6,抗辐射层6的顶部连接有透气层面料7,本技术能够提高该针织布主体1整体的抗菌、保暖以及防辐射效果,从而增加了该针织布主体1的功能性。
[0030]实施例,请参照图2,隔热保温层3由隔热层和保温层组成,其中隔热层由铝箔隔热
纤维纺织而成,保温层为聚氯乙烯保暖涂层,通过设置的隔热保温层3,通过隔热保温层3可以提高该针织布的隔热保温保暖效果,使用时更加的舒适。
[0031]实施例,请参照图2,抗菌层4由玻璃纤维、竹纤维或者纳米银层材料制成,通过设置的抗菌层4,通过抗菌层4可以提高该针织布的抗菌效果,避免细菌沾染在针织布表面,日常使用时更加的安全。
[0032]实施例,请参照图2,弹性面料层5内部由多跟弹性带编制而成,多根所述弹性带呈矩形陈列分布,通过设置的弹性面料层5,通过弹性面料层5提高该针织布的弹性,减少了面料对人体的束缚。
[0033]实施例,请参照图2和图3,抗辐射层6包括第一编织线601和第二编织线602交叉编织而成,第一编织线601为银纤维,第二编织线602为棉纶纤维,通过设置的抗辐射层6,通过抗辐射层6能够促使该针织布局部防辐射的效果,减少外部辐射对人体造成伤害。
[0034]实施例,请参照图1、图2和图4,透气层面料7的内部开设有透气孔701,透气孔701的底部填充有防水透气膜702,通过设置的透气层面料7,通过透气层面料7促使该针织布具备透气和防水的效果,提高了针织布的功能性。
[0035]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设置的隔热保温层3,隔热保温层3由隔热层和保温层组成,其中隔热层由铝箔隔热纤维纺织而成,保温层为聚氯乙烯保暖涂层,通过隔热保温层3可以提高该针织布的隔热保温保暖效果,使用时更加的舒适,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保暖防辐射针织布,包括针织布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织布主体(1)的底部设有基层布料(2),所述基层布料(2)的顶部设有隔热保温层(3),所述隔热保温层(3)顶部连接有抗菌层(4),所述抗菌层(4)的顶部连接有弹性面料层(5),所述弹性面料层(5)的顶部连接有抗辐射层(6),所述抗辐射层(6)的顶部连接有透气层面料(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保暖防辐射针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保温层(3)由隔热层和保温层组成,其中隔热层由铝箔隔热纤维纺织而成,所述保温层为聚氯乙烯保暖涂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保暖防辐射针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明大
申请(专利权)人:石狮市万得福漂染织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