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联串联分体式旋板泵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1759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6 12: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航空液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两联串联分体式旋板泵结构。第一联旋板泵转子两端通过第一联旋板泵轴承和共用轴承支撑,第二联旋板泵转子两端通过共用轴承和第二联旋板泵轴承支撑,第一联旋板泵转子后端和第二联旋板泵转子前端通过花键传动,第一和第二联旋板泵定子、共用轴承固定角向关系,第一联旋板泵定子、第二联旋板泵定子进油窗口一侧以及共用轴承进油一侧均设置有流道,沟通第一联旋板泵定子、第二联旋板泵定子进油腔,第一联旋板泵定子、第二联旋板泵定子出油窗口一侧以及共用轴承出油一侧设置有流道,沟通第一联旋板泵定子、第二联旋板泵定子出油腔。降低了定子、转子、旋板的长度,能够承受较大负载,安全性高。全性高。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两联串联分体式旋板泵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航空液压
,具体涉及一种两联串联分体式旋板泵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航空领域技术发展,越来越多航空油泵提出高转速、大流量的需求,为保证旋板泵的高空性,旋板线速度不易过高,受发动机转速过高限制,或空间限制,旋板泵直径不能太大的情况下大流量旋板泵只能设计的较长。由于旋板泵运行过程中对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较高,增加旋板、定子、转子长度会增大零件加工难度,降低产品合格率。转子在工作过程中承受较大负载,转子太长,会导致转子工作过程中变形、断裂,不满足强度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承受较大负载且安全性高的两联串联分体式旋板泵结构。
[0004]技术方案:
[0005]一种两联串联分体式旋板泵结构,包括第一联旋板泵转子1、第一联旋板泵轴承2、第一联旋板泵定子3、第一联旋板泵旋板4、共用轴承5、第二联旋板泵旋板6、第二联旋板泵定子7、第二联旋板泵转子8、第二联旋板泵轴承9、传动花键10,其中,第一联旋板泵转子1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联旋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联串联分体式旋板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联旋板泵转子(1)、第一联旋板泵轴承(2)、第一联旋板泵定子(3)、第一联旋板泵旋板(4)、共用轴承(5)、第二联旋板泵旋板(6)、第二联旋板泵定子(7)、第二联旋板泵转子(8)、第二联旋板泵轴承(9)、传动花键(10),其中,第一联旋板泵转子(1)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联旋板泵轴承(2)和共用轴承(5)支撑,第二联旋板泵转子(8)两端通过共用轴承(5)和第二联旋板泵轴承(9)支撑,第一联旋板泵转子(1)后端和第二联旋板泵转子(8)前端通过花键(10)传动,第一联旋板泵定子(3)、第二联旋板泵定子(7)、共用轴承(5)固定角向关系,第一联旋板泵定子(3)、第二联旋板泵定子(7)进油窗口一侧以及共用轴承(5)进油一侧均设置有流道,沟通第一联旋板泵定子(3)、第二联旋板泵定子(7)进油腔,第一联旋板泵定子(3)、第二联旋板泵定子(7)出油窗口一侧以及共用轴承(5)出油一侧设置有流道,沟通第一联旋板泵定子(3)、第二联旋板泵定子(7)出油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联串联分体式旋板泵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联旋板泵转子(1)前端与第一联旋板泵轴承(2)间隙配合,后端与共用轴承(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亚明葛中伟陈彬郑鹏赵博齐鹏飞李一伦徐连奎孙慧龙栗煜轩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