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组合的新型细胞过滤离心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1720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6 1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组合的新型细胞过滤离心管,包括收集管和管帽,所述收集管和管帽之间设有过滤管,过滤管下端与收集管的上端连接,过滤管上端与管帽可拆连接,收集管内设有微孔过滤膜,微孔过滤膜的一侧设有通过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组合的新型细胞过滤离心管,通过增加多次冲洗过滤,减少了分离细胞所需的离心次数和时间,减少了离心后细胞的损失。的损失。的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组合的新型细胞过滤离心管


[0001]本技术涉及细胞离心管
,尤其是涉及一种可组合的新型细胞过滤离心管。

技术介绍

[0002]在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中,使用离心分离技术对生物样本进行分离操作是最基本的操作。在操作时,通过离心机产生巨大的离心力从而使生物样本中的微小颗粒物质和上清液实现完全分离的目的。在细胞复苏的过程中,对于冻存液中的细胞,通常使用离心机将细胞沉降在底部形成沉淀物,将上层的上清液吸出。但是在此操作过程中,往往会因为人工操作的动作幅度过大而造成底部细胞的损失,这又是无法避免的,这样会极大的影响冻存细胞的收集。而且因为细胞经过多次离心,给细胞数量带来损失,增加了实验的时间,影响实验效率。此外,在生物样本的纯化过滤中,通常使用不同孔径的滤网对不同直径的颗粒进行分离纯化,但是往往因为样本成分复杂而不得不反复更换滤网,会造成样本的损耗,也带来污染风险,降低实验效率。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可组合的新型细胞过滤离心管,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细胞复苏过程中因细胞离心后容易造成的细胞数量减少的不足,提供一种可组合的新型细胞过滤离心管,通过增加多次冲洗过滤,减少了分离细胞所需的离心次数和时间,减少了离心后细胞的损失。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可组合的新型细胞过滤离心管,包括收集管和管帽,所述收集管和管帽之间设有过滤管,过滤管下端与收集管的上端连接,过滤管上端与管帽可拆连接,过滤管内设有微孔过滤膜,微孔过滤膜的一侧设有通过缺口。
[0006]上述技术方案中,过滤管配设有1um,5um或者10um等多种孔径的微孔过滤膜,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孔径的过滤管,微孔过滤膜采用尼龙材质或硝酸纤维材质,微孔过滤膜约占过滤管体横截面积的二分之一,剩余部分与管体内壁形成添加溶液的通过缺口,细胞取用工具可以穿过通过缺口取用细胞。过滤管可通过螺纹与管帽连接形成一密闭容器。收集管可连接过滤管,在离心前可以通过对细胞悬液进行多次冲洗过滤,然后盖上管帽进行离心操作,离心后再倒出上层清液,微孔过滤膜可以避免细胞倒出。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增加多次冲洗过滤,减少了分离细胞所需的离心次数和时间,减少了离心后细胞的损失。通过缺口还可以使气体顺利进入收集管,增加倾倒速度。
[0007]作为优选,所述过滤管下端与收集管的上端为可拆卸密封连接,过滤管上端与管帽为可拆卸密封连接。收集管可通过螺纹与管帽相连接作为常规离心管使用。可拆卸密封连接可以是具有密封效果的螺纹连接,卡紧的卡接等连接结构。
[0008]作为优选,所述过滤管与收集管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结构可以增加过滤管与收
集管之间的密封效果。
[0009]作为优选,所述过滤管上端与管帽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结构可以增加过滤管上端与管帽之间的密封效果。
[0010]作为优选,所述过滤管的数量为2个,2个过滤管上下叠放,2个过滤管之间为可拆卸密封连接,位于上方的过滤管中的微孔过滤膜的孔径大于位于下方的过滤管中的微孔过滤膜的孔径。所述上方的过滤管中的微孔过滤膜的孔径为30

50um、60

80um或者80

120um,该孔径大于待分离的细胞的直径,微孔过滤膜采用尼龙材质或硝酸纤维材质,上方的过滤管与收集管连接后,可以在加入细胞悬液时,分离细胞悬液中的大体积细胞团,使大体积细胞团被过滤在微孔过滤膜上。
[0011]作为优选,位于上方的过滤管上可以在外力作用下相对下方的过滤管转动180
°
。所述结构可以在添加细胞悬液时,使上方的过滤管的微孔过滤膜对准下方的过滤管的通过缺口,避免细胞被下方的微孔过滤膜阻挡。在取用细胞时,又可以使两个通过缺口对齐。也可以在安装时就使上方的过滤管的通过缺口对准下方的过滤管的通过缺口,细胞悬液添加后再拆除上方的过滤管。
[0012]作为优选,所述微孔过滤膜靠近通过缺口一侧的高度低于微孔过滤膜远离通过缺口一侧的高度。
[0013]作为优选,所述收集管和过滤管为透明结构。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增加多次冲洗过滤,减少了分离细胞所需的离心次数和时间,减少了离心后细胞的损失;(2)通过缺口方便取用分离后的细胞,还可以使气体顺利进入收集管,增加倾倒速度;(3)上方的过滤管与收集管连接后,可以在加入细胞悬液时,分离细胞悬液中的大体积细胞团,使大体积细胞团被过滤在微孔过滤膜上。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收集管1、管帽2、过滤管3、微孔过滤膜3.1、通过缺口3.2。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
[0019]实施例1:
[0020]如图1所示,一种可组合的新型细胞过滤离心管,包括收集管1和管帽2,所述收集管1和管帽2之间设有过滤管3,过滤管3下端与收集管1的上端螺纹连接,过滤管3上端与管帽2螺纹连接,收集管1内设有微孔过滤膜3.1,微孔过滤膜3.1的一侧设有通过缺口3.2。所述收集管1和过滤管3为透明结构。
[0021]上述技术方案中,过滤管3配设有1um,5um或者10um等多种孔径的微孔过滤膜3.1,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孔径的过滤管3,微孔过滤膜3.1采用尼龙材质或硝酸纤维材质,微孔过滤膜3.1约占过滤管3管体横截面积的二分之一,剩余部分与管体内壁形成添加溶液的通过缺口3.2,细胞取用工具可以穿过通过缺口3.2取用细胞。过滤管3可通过螺纹与管帽2连接形成一密闭容器。收集管1可连接过滤管3,在离心前可以通过对细胞悬液进行多次冲
洗过滤,然后盖上管帽2进行离心操作,离心后再倒出上层清液,微孔过滤膜3.1可以避免细胞倒出。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增加多次冲洗过滤,减少了分离细胞所需的离心次数和时间,减少了离心后细胞的损失。通过缺口3.2还可以使气体顺利进入收集管1,增加倾倒速度。
[0022]实施例2:
[0023]如图2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过滤管3的数量为2个,2个过滤管3上下叠放,2个过滤管3之间为可拆卸密封连接,位于上方的过滤管3中的微孔过滤膜3.1的孔径大于位于下方的过滤管3中的微孔过滤膜3.1的孔径。所述上方的过滤管3中的微孔过滤膜3.1的孔径为30

50um、60

80um或者80

120um,该孔径大于待分离的细胞的直径,微孔过滤膜3.1采用尼龙材质或硝酸纤维材质,上方的过滤管3与收集管1连接后,可以在加入细胞悬液时,分离细胞悬液中的大体积细胞团,使大体积细胞团被过滤在微孔过滤膜3.1上。
[0024]实施例3:
[0025]如图2所示,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过滤管3与收集管1之间设有密封圈,过滤管3上端与管帽2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组合的新型细胞过滤离心管,包括收集管和管帽,其特征是,所述收集管和管帽之间设有过滤管,过滤管下端与收集管的上端连接,过滤管上端与管帽可拆连接,收集管内设有微孔过滤膜,微孔过滤膜的一侧设有通过缺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组合的新型细胞过滤离心管,其特征是,所述过滤管下端与收集管的上端为可拆卸密封连接,过滤管上端与管帽为可拆卸密封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组合的新型细胞过滤离心管,其特征是,所述过滤管与收集管之间设有密封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组合的新型细胞过滤离心管,其特征是,所述过滤管上端与管帽设有密封圈。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可组合的新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巍群赵振波夏信群叶大林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泰林医学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