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病毒采样拭子用保存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5372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病毒采样拭子用保存管,属于采样装置技术领域。该病毒采样拭子用保存管,包括采样管本体和密封盖,所述采样管本体上设有密封机构,所述密封机构包括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开设于采样管本体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凹槽开设于密封盖的下表面,所述第一凹槽内粘附固定有密封圈,所述第二凹槽内粘附有密封层,所述采样管本体和密封盖的表面固定有连接件,所述采样管本体的侧表面设有锁紧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提高了采样的便捷性和采样的工作效率,提高了保存管采样后的密封性,确保了样品的完好保存,保障了检测精度。精度。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病毒采样拭子用保存管


[0001]本技术涉及采样装置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病毒采样拭子用保存管。

技术介绍

[0002]病毒是由一个核酸分子(DNA或RNA)与蛋白质构成的非细胞形态,靠寄生生活的介于生命体及非生命体之间的有机物种,它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体。病毒的检测是医学上需要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关于病毒性疾病的标本采集方法不统一,整体的检测结果不理想。比较常见的方式是提取唾液,经过分析唾液中的成分来确定病毒种类。病毒采样管是专门为了采集和贮存唾液而设计的一种装置,通过拭子蘸取唾液并放入采样管中,等待检验。
[0003]现有的采样方式一种是先拧开管盖取出拭子进行采样然后再插入管中,但容易导致管口敞开并暴露在环境中过久,不利于提高采样检测的精度;而另一种采样方式是先用拭子采样,然后一只手捏着采样后的拭子,双手配合拧开管盖插入拭子并折断后盖上管盖,该采样方式操作较为麻烦,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病毒采样拭子用保存管,以解决现有的采样方式一种是先拧开管盖取出拭子进行采样然后再插入管中,但容易导致管口敞开并暴露在环境中过久,不利于提高采样检测的精度;而另一种采样方式是先用拭子采样,然后一只手捏着采样后的拭子,双手配合拧开管盖插入拭子并折断后盖上管盖,该采样方式操作较为麻烦,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升的问题。
[0005]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病毒采样拭子用保存管,包括采样管本体和密封盖,所述采样管本体上设有密封机构,密封机构有利于提高保存管使用时的密封性,保障了样品存放的密闭性和检测精度,所述密封机构包括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开设于采样管本体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凹槽开设于密封盖的下表面,所述第一凹槽内粘附固定有密封圈,所述第二凹槽内粘附有密封层,当采样管本体和密封盖紧闭时,密封层与密封圈紧密贴合,从而避免了外部环境对保存管内样品造成干扰,保障了样品存放的密闭性和检测精度,所述采样管本体和密封盖的表面固定有连接件,通过连接件可促使密封盖打开后仍然与采样管本体的管体连接,方便两者再次卡接闭合,提高了工作效率,所述采样管本体的侧表面设有锁紧机构,通过锁紧机构有利于提高采样的便捷性和采样的工作效率,同时也避免了管口长时间敞开而降低样品检测精度的问题。
[0007]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为聚乙烯材料制成的薄片状结构,具有较好的柔韧性耐折弯,其一端固定于采样管本体的侧表面上端另一端固定于密封盖的下表面,从而有利于打开密封盖后依然与采样管本体连接,方便采样后闭合操作。
[0008]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环形开设于采样管本体的上端表
面,且第一凹槽开设两个环形槽,有利于提高密封效果,所述第二凹槽开设于密封盖的下表面且与第一凹槽上下对应设置。
[0009]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圈为橡胶材料制成,所述密封层为硅胶材料制成。
[0010]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固定条和卡位槽,所述固定条竖向粘附固定于采样管本体的侧表面,所述固定条的下端固定有弧形条,所述弧形条的侧表面固定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于固定条的侧表面,向采样管本体表面按动弧形条可对弹簧进行挤压,从而带动卡位块向采样管本体的方向移动。
[0011]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卡位槽开设于密封盖的下表面,所述卡位槽内固定有限位块,所述弧形条的表面固定有卡位块,所述卡位块卡接于限位块的表面,所述卡位块的上端呈斜面设置,有利于在按动密封盖时促使卡位块顺利的与限位块卡接。当需要进行采样时,首先使用单独包装的拭子对患者进行取样,取样完成后,另一只手握住采样管本体,拇指按动弧形条的上端表面,在克服弹簧复位力的作用下可促使卡位块与限位块脱离,同时拇指向上顶起密封盖,即可将密封盖快速打开,插入取样后的拭子折断后,迅速翻转密封盖并向下按压,从而促使卡位块与限位块快速卡接,有效提高了采样的便捷性和采样的工作效率,同时也避免了管口长时间敞开而降低样品检测精度的问题。
[0012]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锁紧机构与连接件呈相对设置,有利于打开和闭合密封盖的操作以配合取样工作的开展。
[0013]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条、弧形条、卡位块和限位块均为聚乙烯材料制成。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一种病毒采样拭子用保存管,使用时,首先使用单独包装的拭子对患者进行取样,取样完成后,另一只手握住采样管本体,拇指按动弧形条的上端表面,在克服弹簧复位力的作用下可促使卡位块与限位块脱离,同时拇指向上顶起密封盖,即可将密封盖快速打开,插入取样后的拭子折断后,迅速翻转密封盖并向下按压,从而促使卡位块与限位块快速卡接,有效提高了采样的便捷性和采样的工作效率,同时也避免了管口长时间敞开而降低样品检测精度的问题,并且通过第一凹槽、密封圈、第二凹槽和密封层的相互配合,进一步提高了保存管采样后的密封性,保障了样品的完好保存,保障了检测精度。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6]图1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病毒采样拭子用保存管的立体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病毒采样拭子用保存管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病毒采样拭子用保存管图1中B的放大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病毒采样拭子用保存管图1中C的放大图;
[0020]图5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病毒采样拭子用保存管图2中A的放大图。
[0021]图中:100、采样管本体;101、密封盖;200、密封机构;201、连接件;202、第一凹槽;203、密封圈;204、第二凹槽;205、密封层;300、锁紧机构;301、固定条;302、弧形条;303、弹簧;304、卡位块;305、卡位槽;306、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病毒采样拭子用保存管,包括采样管本体(100)和密封盖(101),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管本体(100)上设有密封机构(200),所述密封机构(200)包括第一凹槽(202)和第二凹槽(204),所述第一凹槽(202)开设于采样管本体(100)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凹槽(204)开设于密封盖(101)的下表面,所述第一凹槽(202)内粘附固定有密封圈(203),所述第二凹槽(204)内粘附有密封层(205),所述采样管本体(100)和密封盖(101)的表面固定有连接件(201),所述采样管本体(100)的侧表面设有锁紧机构(3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病毒采样拭子用保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01)为聚乙烯材料制成的薄片状结构,其一端固定于采样管本体(100)的侧表面上端另一端固定于密封盖(101)的下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病毒采样拭子用保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202)环形开设于采样管本体(100)的上端表面,且第一凹槽(202)开设两个环形槽,所述第二凹槽(204)开设于密封盖(101)的下表面且与第一凹槽(202)上下对应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病毒采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睿奇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