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0971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6 1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领域,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电池本体模块,包括第一箱体以及电池本体,电池管理模块,包括第二箱体以及电池管理电路板,在第二箱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接插件,上壳,安装于电池本体模块、电池本体模块的顶部,在上壳上安装有充放电均衡电路板、以及第二接插件,第二接插件与充放电均衡电路板电连接,位于第一接插件的上方,在第一箱体、第二箱体的相对的两垂直侧面的其中之一设置有滑槽,在另一设置有可沿滑槽向下滑出的棱,当第二箱体安装在第一箱体的垂直侧面时,棱限位在滑槽内,第一接插件、第二接插件相接插。采用该装配结构,提高了锂离子电池的组装便利性,拆卸灵活性。拆卸灵活性。拆卸灵活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锂离子电池


[0001]本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产品在日常生活、休闲娱乐及农业植保中的应用越来越普及,植保无人机便是其中之一,通过植保无人机可以实现对植物的拍照、无人值保,以及农药、营养水的喷洒等。植保无人机的应用场景决定了其对锂离子电池的性能以及维护的要求越高。锂离子电池产品的需求与应用也越来越多,因此对产品是生产效率、售后服务、回收利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0003]现在市场上普遍使用的电池产品中,电池组与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俗称BMS)的PCBA板是一体化设计方式,而且在现有技术中,为满足电池产品的防水要求,需要将电池模块装入箱体后,对箱体进行打胶密封。
[0004]本专利技术人在进行本专利技术的研究过程中发现,采用已有技术的一体化和打胶结构存在以下的缺陷,电池产品的生产组装不方便,且在后期维护时,拆开箱体进行BMS维修时,容易损伤内部电池模组,且箱体的拆卸也非常困难,且物料重复利用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采用该装配结构,更有利于提高锂离子电池的组装便利性,维修拆卸灵活性。
[0006]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
[0007]电池本体模块,包括第一箱体以及封装在所述第一箱体内的电池本体,所述电池本体由复数个电芯串联或者并联或者两者的组合组成,
[0008]电池管理模块,包括第二箱体以及封装在所述第二箱体内的电池管理电路板,在所述第二箱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接插件,所述第一接插件与所述电池管理电路板电连接,
[0009]上壳,安装于所述电池本体模块、电池本体模块的顶部,在所述上壳上安装有充放电均衡电路板、以及第二接插件,所述第二接插件与所述充放电均衡电路板电连接,位于所述第一接插件的上方,
[0010]在所述第一箱体、第二箱体的相对的两垂直侧面的其中之一设置有滑槽,在另一设置有可沿所述滑槽向下滑出的棱,当所述第二箱体安装在所述第一箱体的垂直侧面时,所述棱限位在所述滑槽内,所述第一接插件、第二接插件相接插。
[0011]可选地,在所述第一箱体、第二箱体的相对的垂直侧面的其中之一上,设置有至少两平行的第一棱,各所述第一棱与所述垂直侧面具有预定间隔,在各所述第一棱与所述垂直侧面之间为各第一滑槽,
[0012]在所述第一箱体、第二箱体的相对的垂直侧面的另一上,设置有至少两平行的第二棱,在各所述第二棱的内侧形成有各第二滑槽;
[0013]当所述第二箱体安装在所述第一箱体的垂直侧面时,各所述第一棱分别限位于其
正对的各所述第二滑槽内,各所述第二棱分别限位于其正对的各所述第一滑槽内,当所述第一接插件、第二接插件相脱开时,所述第二箱体可沿所述第一滑槽、第二滑槽向下滑出。
[0014]可选地,所述第一箱体包括:筒状的第一中框以及封装在所述第一中框的底部开口的第一底盖,
[0015]所述第二箱体包括:筒状的第二中框以及封装在所述第二中框的底部开口的第二底盖,
[0016]各所述第一滑槽、第一棱、第二滑槽、第二棱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中框、第二中框的相对的垂直侧面。
[0017]可选地,在所述第一中框的侧壁的底端与所述第一底盖之间,和/或在所述第二中框的侧壁的底端与所述第二底盖之间间隔有防水密封圈,位于其中的所述防水密封圈处于压缩状态。
[0018]可选地,在所述第一底盖、和/或所述第二底盖的与所述第一中框、第二中框的侧壁相正对的位置还设置有环形的凹槽,所述防水密封圈限位在所述凹槽内。
[0019]可选地,在所述第一底盖和/或第二底盖的侧壁、底部还设置有加强筋。
[0020]可选地,在所述上壳与所述第一中框、第二中框的侧壁的连接位置之间还间隔有防水密封圈,位于其中的所述防水密封圈处于压缩状态。
[0021]可选地,在所述上壳的顶部还设置有提手。
[0022]可选地,在所述第二中框的对外的垂直侧面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电池管理电路板电连接的电量显示装置。
[0023]可选地,在所述上壳上还设置有与充放电均衡电路板电连接的通信接口。
[0024]由上可见,采用本实施例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0025]首先,本实施例的电池管理模块、电池本体模块为独立的模块,可以在无需打开上壳与电池本体模块之间的连接的情况下,单独拆下电池管理模块,以对电池管理模块进行维修或者更换,避免电池管理模块在非使用状态时带来的自耗电。
[0026]另外,本实施例的电池管理模块与电池本体模块采用垂直侧面滑动连接,电池管理模块与上壳通过第一接插件、第二插拔件的接插固定连接,既实现了电池本体模块与电池管理模块的电路连接还实现了结构固定连接,将电池管理模块牢牢固定在上壳的底部电池本体模块的垂直侧面。电池管理模块与电池本体模块的垂直侧面之间的滑槽与可沿滑槽滑动的棱的匹配还确保了两插拔件之间的位置正对性,提高了插拔的便利性,方便用户装配。
[0027]采用滑槽与棱的匹配连接,确保了第一接插件、第二插拔件的插拔方向,避免插拔方向偏差导致插拔件的损坏。
[0028]综上,相对于现有技术,采用本实施例的模块化独立装配结构,有利于锂离子电池的装配以及维修,且锂离子电池的运输或存储等非使用状态是,可以将电池管理模块取下而断开其与电池本体模块的电连接,避免电池本体放电而导致电量损耗。
附图说明
[0029]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
[003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锂离子电池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3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锂离子电池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2]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锂离子电池的上壳结构示意图;
[0033]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锂离子电池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34]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锂离子电池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0035]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锂离子电池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36]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锂离子电池的右结构示意图;
[0037]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锂离子电池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8]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锂离子电池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39]图10、1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接插件、第二接插件的接插结构示意图。
[0040]附图标记:
[0041]1: 电池本体模块;
ꢀꢀ
11:第一箱体; 12:电池本体;
[0042]13:第一垂直侧面;
ꢀꢀ
14:第一棱;
ꢀꢀꢀꢀꢀ
15:第一滑槽;
[0043]16: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其特征是,包括:电池本体模块,包括第一箱体以及封装在所述第一箱体内的电池本体,所述电池本体由复数个电芯串联或者并联或者两者的组合组成,电池管理模块,包括第二箱体以及封装在所述第二箱体内的电池管理电路板,在所述第二箱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接插件,所述第一接插件与所述电池管理电路板电连接,上壳,安装于所述电池本体模块、电池本体模块的顶部,在所述上壳上安装有充放电均衡电路板、以及第二接插件,所述第二接插件与所述充放电均衡电路板电连接,位于所述第一接插件的上方,在所述第一箱体、第二箱体的相对的两垂直侧面的其中之一设置有滑槽,在另一设置有可沿所述滑槽向下滑出的棱,当所述第二箱体安装在所述第一箱体的垂直侧面时,所述棱限位在所述滑槽内,所述第一接插件、第二接插件相接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是,在所述第一箱体、第二箱体的相对的垂直侧面的其中之一上,设置有至少两平行的第一棱,各所述第一棱与所述垂直侧面具有预定间隔,在各所述第一棱与所述垂直侧面之间为各第一滑槽,在所述第一箱体、第二箱体的相对的垂直侧面的另一上,设置有至少两平行的第二棱,在各所述第二棱的内侧形成有各第二滑槽;当所述第二箱体安装在所述第一箱体的垂直侧面时,各所述第一棱分别限位于其正对的各所述第二滑槽内,各所述第二棱分别限位于其正对的各所述第一滑槽内,当所述第一接插件、第二接插件相脱开时,所述第二箱体可沿所述第一滑槽、第二滑槽向下滑出。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兵刘时雨李刚徐言慧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格瑞普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