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管控电机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0786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6 12: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管控电机锁,包括门本体、所述综合管理器位于门本体的上部,所述综合管理器通过控制器与电机连接,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信息控制控制所述电机的工作、停止以及转动方向,所述电机固定设置在门本体内,所述导向轮设置在门本体内,位于电机和导向轮之间的固定轮设置在门本体内,所述电机的前端连接并控制刹车线,所述刹车线通过固定轮和导向轮与插锁机构连接,所述回转机构位于门本体的中部,所述回转机构与刹车线相接触,若干所述插锁机构固定设置在门本体的周边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安装方便,成本低,智能,应用广泛,安全可靠的特点,主要应用在高档的金柜,文件柜,网络机柜,电气控制柜和安全防盗门等。电气控制柜和安全防盗门等。电气控制柜和安全防盗门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管控电机锁


[0001]本技术涉及锁具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管控电机锁。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电机锁有效结合了传统电控锁及电磁锁的优点,克服了电控锁噪音过大、电磁锁耗电等方面的不足而开发的新产品,电机锁与电控锁和磁力锁相比较,它的性能更加的完善、优点更加明显适用于防盗门、房门、办公门、消防通道门等。随着物联网通讯飞速发展,智能产品不断创新,我公司结合我公司的产品物理综合管控系统研制了一款智能管控电机锁,该产品具有安装方便,成本低,智能,应用广泛,安全可靠,主要应用在高档的金柜,文件柜,网络机柜,电气控制柜和安全防盗门等。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管控电机锁,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智能管控电机锁,包括门本体、以及安装在门本体上的综合管理器、电机、固定轮、导向轮、回转机构、插锁机构以及用于驱动插锁机构的刹车线,所述综合管理器位于门本体的上部,所述综合管理器通过控制器与电机连接,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信息控制电机电源选通电路导通或者截止,进而控制所述电机的工作、停止以及转动方向,所述电机固定设置在门本体内,位于上部靠近侧部的位置,所述导向轮设置在门本体内,位于中部靠近侧部的位置,位于电机和导向轮之间的固定轮设置在门本体内,所述电机的前端连接并控制刹车线,所述刹车线通过固定轮和导向轮与插锁机构连接,所述回转机构位于门本体的中部,所述回转机构与刹车线相接触,若干所述插锁机构固定设置在门本体的周边上。
[0006]进一步地,所述回转机构还包括用于手动操作轮的应急手柄;所述应急手柄设置在转动轴的端部,与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操作轮与刹车线相接触。当遇上停电或设备故障却要开门时,可通过应急手柄转动操作轮,使对应的刹车线通过固定轮和导向轮拉动所连接的锁舌,锁舌离开与之相匹配的锁孔,即可实现门本体的临时开启。
[0007]进一步地,所述插锁机构还包括位于锁壳内部的锁舌,具有复位作用的弹簧,锁舌通过弹簧与锁壳连接;与锁舌位置相对于的门框上开设有锁孔。
[0008]进一步地,所述导向轮通过同步带动与插锁机构连接的刹车线,实现第电机同时驱动四周的插锁机构同步运动。其中,电机驱动带动电机前端的刹车线,刹车线通过固定轮和导向轮拉动所连接的锁舌,锁舌离开与之相匹配门框上的锁孔,门即可打开,当关闭门后,综合管理器通过控制器控制电机驱动,电机驱动带动电机前端的刹车线,锁舌在弹簧的作用下进入锁孔,门即可锁紧关闭。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本技术一种智能管控电机锁结构简单,易于连接,且成本低,能快速有效的对电机进行驱动,具有安装方便,成本
低,智能,应用广泛,安全可靠,主要应用在高档的金柜,文件柜,网络机柜,电气控制柜和安全防盗门等;智能电机锁智能高效,使用方便,安全可靠,方便用户管理,其中结构简单,稳定性比较理想,实现了机电分离,电机与锁芯分离,各不影响工作,双向保险,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便利。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一种智能管控电机锁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技术中插锁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2]图3为本技术中回转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3]图例说明:
[0014]1、门本体;2、综合管理器;3、控制器;4、电机;5、固定轮;
[0015]6、导向轮;7、回转机构;8、插锁机构;9、刹车线;
[0016]71、操作轮;72、应急手柄;73、转动轴;
[0017]81、锁壳;82、锁舌;83、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如图1

3所示,一种智能管控电机锁,包括门本体1、以及安装在门本体1上的综合管理器2、控制器3、电机4、固定轮5、导向轮6、回转机构7、插锁机构8以及用于驱动插锁机构8的刹车线9,所述综合管理器2位于门本体1的上部,所述综合管理器2通过控制器3与电机4连接,所述控制器3的控制信息控制电机4电源选通电路导通或者截止,进而控制所述电机4的工作、停止以及转动方向,所述电机4固定设置在门本体1内,位于上部靠近侧部的位置,所述导向轮6设置在门本体1内,位于中部靠近侧部的位置,位于电机4和导向轮6之间的固定轮5设置在门本体1内,所述电机4的前端连接并控制刹车线9,所述刹车线9通过固定轮5和导向轮6与插锁机构8连接,所述回转机构7位于门本体1的中部,所述回转机构7与刹车线9相接触,所述插锁机构8固定设置在门本体1的周边上,四个插锁机构8分别设置在门本体1上、下、左、右的周边上。
[0020]所述插锁机构8还包括位于锁壳81内部的锁舌82,具有复位作用的弹簧83,锁舌82通过弹簧83与锁壳81连接;与锁舌82位置相对于的门框上开设有锁孔。所述门本体1上、下、左、右的周边上四个插锁机构8通过刹车线9于电机4连接,其中,所述刹车线9汇集到导向轮6然后通过固定轮5与电机4连接,所述控制器3的控制信息控制电机4电源选通电路导通或者截止,进而控制所述电机4的工作、停止以及转动方向,所述导向轮6通过同步带动与插锁机构8连接的刹车线9,实现第电机4同时驱动四周的插锁机构8同步运动。电机4驱动带动电机4前端的刹车线9,刹车线9通过导向轮6拉动所连接的锁舌82,锁舌82离开与之相匹配的锁孔,门即可打开,当关闭门后,综合管理器2通过控制器3控制电机4驱动,电机4驱动带动电机4前端的刹车线9,锁舌在弹簧的作用下进入锁孔,门即可锁紧关闭。
[0021]综合管理器2包括用于对进入人员特征进行识别的生物识别单元,生物识别单元通过控制器3与电机4电性相连。其中,生物识别单元识别进入人员特征包括但不限于进入人员的指纹、脸孔、视网膜和掌纹中的一种或几种。对应地,生物识别单元可以为指纹识别模块、人脸识别模块、指静脉识别模块、视网膜识别模块和掌纹识别模块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指纹识别模块、人脸识别模块、指静脉识别模块、视网膜识别模块和掌纹识别模块的具体结构与工作原理,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赘述。
[0022]所述综合管理器2设置在门1的上部,与人脸部基本位于容易同一水平面,在进行门本体1开启时,可通过人脸识别、指纹识别、指静脉识别等生物识别模块授权通过控制器3控制电机4对门本体1实行开关。通过在门本体上1设置用于对进入人员特征进行识别的生物识别单元,控制器3则可根据生物识别单元识别的生物特征信息对进入人员的身份与权限进行验证,当控制器3确认进入人员的身份与权限后,通过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管控电机锁,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本体(1)、以及安装在门本体(1)上的综合管理器(2)、控制器(3)、电机(4)、固定轮(5)、导向轮(6)、回转机构(7)、插锁机构(8)以及用于驱动插锁机构(8)的刹车线(9),所述综合管理器(2)位于门本体(1)的上部,所述综合管理器(2)通过控制器(3)与电机(4)连接,所述控制器(3)的控制信息控制电机(4)电源选通电路导通或者截止,进而控制所述电机(4)的工作、停止以及转动方向,所述电机(4)固定设置在门本体(1)内,位于上部靠近侧部的位置,所述导向轮(6)设置在门本体(1)内,位于中部靠近侧部的位置,位于电机(4)和导向轮(6)之间的固定轮(5)设置在门本体(1)内,所述电机(4)的前端连接并控制刹车线(9),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际童沈井林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至诚安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