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UHF小型带阻双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9731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6 12: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UHF小型带阻双工器,包括箱体、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输出端、第一匹配组件、第二匹配组件和若干谐振单元;箱体包括中空的壳体和盖板,壳体设置有开口部,盖板盖设在开口部;壳体内部间隔设置有若干隔板;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分别穿置在盖板延伸方向的两端,输出端设置在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之间;第一连接端与输出端之间的盖板上还嵌设有第一匹配组件;第二连接端与输出端之间的盖板上嵌设有第二匹配组件;若干谐振单元对应的设置在各腔室内部;谐振单元延伸方向的两端分别与盖板和壳体远离开口部的内表面抵接,各谐振单元还与第一匹配组件或者第二匹配组件伸入腔室的部分电性连接。匹配组件伸入腔室的部分电性连接。匹配组件伸入腔室的部分电性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UHF小型带阻双工器


[0001]本技术涉及无线通信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UHF小型带阻双工器。

技术介绍

[0002]在无线通信中,双工器是一种常用的设备,通常应用在如信号传输或者无线通话领域。双工器分为带通双工器和带阻双工器,其主要作用是将天线上微弱的电磁波信号接收耦合;二是将较大的发信功率馈送到天线上向外发射。双工器的收、发任务相互隔离,互不影响。
[0003]带阻双工器用于射频基站核心设备时,受制于比较恶劣的外部环境,外加需要背负移动,使得对带阻双工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保证通信质量,需要带阻双工器的结构尽可能紧凑,能承受一定的振动和冲击,尽可能小型化和轻量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结构紧凑、性能稳定的UHF小型带阻双工器。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UHF小型带阻双工器,包括箱体(1)、第一连接端(2)、第二连接端(3)、输出端(4)、第一匹配组件(5)、第二匹配组件(6)和若干谐振单元(7);
[0006]箱体(1)包括中空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UHF小型带阻双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第一连接端(2)、第二连接端(3)、输出端(4)、第一匹配组件(5)、第二匹配组件(6)和若干谐振单元(7);箱体(1)包括中空的壳体(11)和盖板(12),壳体(11)一端面设置有开口部,盖板(12),用于盖设在壳体(11)的开口部并将其密封;壳体(11)内部间隔设置有若干隔板(13),隔板(13)将壳体(11)内部分隔为若干腔室(14),隔板(13)从壳体(11)内部延伸至开口部;第一连接端(2)和第二连接端(3)分别穿置在盖板(12)延伸方向的两端,输出端(4)穿置在第一连接端(2)和第二连接端(3)之间的盖板(12)上;第一连接端(2)与输出端(4)之间的盖板(12)上还嵌设有第一匹配组件(5);第二连接端(3)与输出端(4)之间的盖板(12)上嵌设有第二匹配组件(6);第一匹配组件(5)远离输出端(4)的一端与第一连接端(2)电性连接,第二匹配组件(6)远离输出端(4)的一端与第二连接端(3)电性连接,第一匹配组件(5)另一端和第二匹配组件(6)的另一端均与输出端(4)电性连接;若干谐振单元(7),对应的设置在壳体(11)的各腔室(14)内部;谐振单元(7)延伸方向的两端分别与盖板(12)和壳体(11)远离开口部的内表面抵接,各谐振单元(7)还与第一匹配组件(5)或者第二匹配组件(6)伸入腔室(14)的部分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UHF小型带阻双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匹配组件(5)包括若干第一匹配线圈(51),各第一匹配线圈(51)顺次串联设置,且相邻的两第一匹配线圈(51)的相邻端部伸入同一腔室(14)内部;位于第一匹配组件(5)首端的第一匹配线圈(51)的非公共端与第一连接端(2)电性连接,位于第一匹配组件(5)最末端的第一匹配线圈(51)还与输出端(4)电性连接;第一匹配组件(5)对应的各谐振单元(7)分别通过一储能元件(8)与各第一匹配线圈(51)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UHF小型带阻双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匹配组件(6)包括若干第二匹配线圈(61),各第二匹配线圈(61)顺次串联设置,且相邻的两第二匹配线圈(61)的相邻端部均伸入同一腔室(14)内部;位于第二匹配组件(6)首端的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一夫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中原天馈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