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50M带通双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9402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8 18:37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350M带通双工器,其包括箱体、若干连接部、输入调谐单元和输出调谐单元,其中,箱体内部中空,且一侧端面设有开口;若干连接部设置在箱体内,相邻的连接部间隔设置,且连接部的一侧与箱体的内表面相连接,将箱体内部分割成相连通的输入腔体和输出腔体;输入调谐单元和输出调谐单元均设置在箱体的近开口位置,且输入调谐单元对应设置在输入腔体内,输出调谐单元对应设置在输出腔体内,且输入调谐单元和输出调谐单元均与箱体的内壁之间设有间隙;还包括若干限位件,各限位件分别对应设置在各间隙内,且限位件的两侧分别与调谐单元和相对应的箱体的内壁相抵接,用于增大调谐单元的阻尼,保证了信号传递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无线通信设备,尤其涉及一种350m带通双工器。


技术介绍

1、双工器是一种接收、发送共用一副天线而设计的微波无源器件,具有接收端和发送端,是一个三端口网络,它能使收发信道同时工作,并共用一副天线,对不同频段的信号有着很好的隔离特性。

2、公开号为cn216413223u的一种小型uhf带通双工器,揭示了凹槽用于限定谐振盘另一端远离安装部的位置,箱体的开口处还设左右若干凹槽,各凹槽与各谐振盘远离安装部的一端对应设置;各谐振盘靠近箱体的内表面与凹槽靠近箱体开口处的平面相抵持,各谐振盘的侧表面与凹槽的侧表面之间设有间隙,为了进一步提高信号耦合质量,在凹槽处对应的箱体内侧壁可以形成为u形或者w形状弧形凸起。

3、现有技术中谐振盘抵接在箱体上开设的凹槽内,各谐振盘的侧表面与凹槽的侧表面之间设有间隙,在双工器处于一些振动较大的场景使用时,周围环境长时间传递的振动,会造成双工器内部的谐振盘产生振动,影响信号传递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350m带通双工器,可增大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350M带通双工器,其包括箱体(1)、若干连接部(2)、输入调谐单元(3)和输出调谐单元(4),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350M带通双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调谐单元(3)和输出调谐单元(4)均由若干调谐盘(30)构成,所述各调谐盘(30)均为板状结构,且调谐盘(30)的一侧呈弧形,另一侧呈矩形,且调谐盘(30)矩形侧的拐角处设置有圆弧倒角,限位件(5)的两侧分别与各调谐盘(30)的矩形侧及相对应的箱体(1)内壁相抵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350M带通双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5)的内轮廓形状与调谐盘(30)的矩形侧外轮廓形状相匹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50m带通双工器,其包括箱体(1)、若干连接部(2)、输入调谐单元(3)和输出调谐单元(4),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350m带通双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调谐单元(3)和输出调谐单元(4)均由若干调谐盘(30)构成,所述各调谐盘(30)均为板状结构,且调谐盘(30)的一侧呈弧形,另一侧呈矩形,且调谐盘(30)矩形侧的拐角处设置有圆弧倒角,限位件(5)的两侧分别与各调谐盘(30)的矩形侧及相对应的箱体(1)内壁相抵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350m带通双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5)的内轮廓形状与调谐盘(30)的矩形侧外轮廓形状相匹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350m带通双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调谐单元(3)由多个调谐盘(30)组成,且所述输入腔体(210)具有多个依次连通的子腔体(2100),各子腔体(2100)内均固定安装有安装部(6),所述安装部(6)朝向箱体(1)开口的一侧延伸,且靠近箱体(1)开口的一侧与箱体(1)开口侧端面处于同一平面,相邻的安装部(6)呈间隔设置,各调谐盘(30)通过螺栓分别固定相对应的子腔体(2100)内的安装部(6)上,且所述调谐盘(30)远离安装部(6)的端面高度低于箱体(1)开口侧端面高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一夫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中原天馈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