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频那醇硼烷为氢源制备炔丙醇类化合物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29241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1 00: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以频那醇硼烷为氢源制备炔丙醇类化合物的方法,是以炔丙酮为反应底物,在反应管中将催化剂及频那醇硼烷溶于干燥有机溶剂中,随后加入反应底物,在4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以频那醇硼烷为氢源制备炔丙醇类化合物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学
,具体涉及一种以频那醇硼烷为氢源制备炔丙醇类化合物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炔丙醇化合物由于其中同时含有炔键和羟基, 是一类很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通过近年研究发现,其在医药、合成材料、高分子、石油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此外其在表面活性、分散性、缓释性能方面表现出很强的优良性能。炔丙醇化合物还是部分抗癌抗肿瘤药物合成中的重要中间体。尽管具有炔丙醇化合物结构的天然产物受到广泛关注,但天然药材中含炔丙醇化合物成分的含量极低,所以采用化学合成的方法合成含有炔丙醇化合物成为主要途径。目前,合成炔丙醇类化合物的方法主要有两类:(1) 通过金属催化的炔酮化合物的氢化反应来制备,其中发展了以过渡金属为催化剂对炔基酮化合物进行氢化或转移氢化(1、Org. Lett.2018,20,2、ACS Catal. 2020, 10, 13, 7188

7194,3、Adv. Synth. Catal. 2009, 351, 963

983。) (2) 通过端基炔烃对羰基化合物进行加成从而获得炔丙醇类化合物(1、Chem. Commun. 2015,51, 5725

5727。2、Org. Chem. Front.2016, 3, 423

433)。该类反应常通过强碱与端基炔烃的末端氢反应来生成炔基中间体, 但强碱的加入通常使得其他官能团的耐受性较差。尽管近来年发展了一类催化炔基化反应, 但在底物适用性方面仍然不能令人满意。因此,寻找一种更加温和、高效、经济、绿色制备炔丙醇及其衍生物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频那醇硼烷为氢源制备炔丙醇类化合物的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以频那醇硼烷为氢源制备炔丙醇类化合物的方法,按以下步骤实现:1)以式I所示炔丙酮为反应底物,在反应管中将催化剂及频那醇硼烷溶于干燥有机溶剂中,随后加入反应底物,在40

70℃条件下反应,用TLC监测,至反应底物完全消耗。
[0005]2)反应底物完全消耗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淬灭,萃取浓缩后,用硅胶柱层析纯化得到式II所示炔丙醇类化合物:纯化得到式II所示炔丙醇类化合物:其中:R1、R2、R3、R4、R5、R6分别独立地选自氢、烷基、烷氧基或卤素。
[0006]其反应通式如下: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以频那醇硼烷做氢源将炔丙酮类化合物催化反应生成炔丙醇类化合物,得率高达94%。
[0007]2)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使用廉价易得的季铵盐为催化剂,不需添加金属,且反应条件温和。另外,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使用的试剂便宜易得,方法简单,操作方便,原子经济性强,适宜于进行常规制备。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专利技术制备炔丙醇类化合物的反应通式;图2为实施例1制备的4

苯基
‑3‑
丁炔
‑2‑
醇的核磁氢谱图;图3为实施例2制备的(2

甲基苯基)
‑3‑
丁炔
‑2‑
醇的核磁氢谱图;图4为实施例3制备的4

(2

氟苯基)
‑3‑
丁炔
‑2‑
醇的核磁氢谱图;图5为实施例4制备的4

(4

氟苯基)
‑3‑
丁炔
‑2‑
醇的核磁氢谱图;图6为实施例5制备的(4

溴苯基)
‑3‑
丁炔
‑2‑
醇的核磁氢谱图;图7为实施例6制备的4

(4

三氟甲基苯基)
‑3‑
丁炔
‑2‑
醇的核磁氢谱图;图8为实施例7制备的(1,1,1)三氟
‑4‑
苯基
‑3‑
丁炔
‑2‑
醇的核磁氢谱图;图9为实施例8制备的(3

甲基苯基)
‑3‑
丁炔
‑2‑
醇的核磁氢谱图;图10为实施例9制备的(4

甲基苯基)
‑3‑
丁炔
‑2‑
醇的核磁氢谱图;图11为实施例10制备的4

(4

氯苯基)
‑3‑
丁炔
‑2‑
醇的核磁氢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加以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或替换,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0]在本专利技术中,NMR谱图通过布鲁克尔AV400型超导核磁共振仪测定,其中,氘代试剂为氘代氯仿(CDCl3),氢谱以四甲基硅烷为内标,碳谱以CDCl3(δ=77 .0)为内标。
[0011]柱层析用的200

300目硅胶柱购自北京伊诺凯科技有限公司;TLC用的0 .2毫米薄层层析硅胶板购自烟台市化学工业研究所。在未作任何特殊声明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所用试剂和溶剂都经过标准方法(参照《试剂纯化手册》)纯化后使用。
[0012]本专利技术一种以频那醇硼烷为氢源制备炔丙醇类化合物的方法,按以下步骤实现:1)以式I所示炔丙酮为反应底物,在反应管中将催化剂及频那醇硼烷溶于干燥有机溶剂中,随后加入反应底物,在40

70℃条件下反应,用TLC监测,至反应底物完全消耗。
[0013]2)反应底物完全消耗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淬灭,萃取浓缩后,用硅胶柱层析
纯化得到式II所示炔丙醇类化合物:纯化得到式II所示炔丙醇类化合物:其中:R1、R2、R3、R4、R5、R6分别独立地选自氢、烷基、烷氧基或卤素。
[0014]反应通式如下所示:所述的炔丙酮与催化剂的物质的量比为10

20:1。
[0015]频那醇硼烷与炔丙酮的物质的量比为2

6:1。
[0016]所述催化剂为四丁基溴化铵、四丁基氯化铵、四丁基碘化铵、四丁基三氟甲磺酸氨或四甲基碘化铵。
[0017]步骤1中,所述有机溶剂为1,4

二氧六环、1,2

二氯乙烷、四氢呋喃、乙腈、甲苯或N,N

二甲基甲酰胺。
[0018]步骤2中,所述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10

15mol/L。
[0019]步骤2中,柱层析以石油醚/乙酸乙酯作为洗脱剂。
[0020]实施例14

苯基
‑3‑
丁炔
‑2‑
醇制备在氩气氛围下的无水无氧手套箱中,将Bu4NBr(0.02mmol)加入到10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以频那醇硼烷为氢源制备炔丙醇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实现:(1)以式I所示炔丙酮为反应底物,在反应管中将催化剂及频那醇硼烷溶于干燥有机溶剂中,随后加入反应底物,在40

70℃条件下反应至底物完全消耗;(2)反应底物完全消耗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淬灭,萃取浓缩后,用硅胶柱层析纯化得到式II所示炔丙醇类化合物:(I)
ꢀꢀꢀꢀꢀꢀꢀꢀꢀꢀꢀꢀꢀꢀꢀꢀꢀ
(II)其中:R1、R2、R3、R4、R5、R6分别独立地选自氢、烷基、烷氧基或卤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炔丙酮与催化剂的物质的量比为10

20: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炔丙醇类化合物的制备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保敏陈景超周永云和振秀樊瑞峰孙蔚青周宾斌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民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