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快速检外观的方法及其对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29106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1 0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快速检外观的方法,其能够快速检验传品的边缘是否溢胶,提高了检验产能。将CCD镜头外接100倍放大镜,CCD镜头朝向下方的底座布置,底座位置固定,在底座的中心区域为CCD镜头的视阈,在底座的上表面形成第一边导向下凹槽、第二边导向下凹槽、第三边导向下凹槽、第四边导向下凹槽;将产品固装于产品固定板的上表面,产品固定板的下表面设置有一对间隔布置的下凸移动导向柱;移动导向柱沿着第一边导向下凹槽移动时,视阈覆盖产品的第一边;移动导向柱沿着第二边导向下凹槽移动时,视阈覆盖产品的第二边;移动导向柱沿着第三边导向下凹槽移动时,视阈覆盖产品的第三边;移动导向柱沿着第四边导向下凹槽移动时,视阈覆盖产品的第四边。视阈覆盖产品的第四边。视阈覆盖产品的第四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快速检外观的方法及其对应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切产品制作的
,具体为一种用于快速检外观的方法,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快速检测外观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模切行业中,部分产品对外观管控比较严格,如边缘溢胶需<0.07mm,肉眼无法区分,需使用CCD放大100倍检验,员工在CCD下检产品时移动产品太快,无法保证产品在CCD上的平行度,产品容易移出CCD镜头范围,影响检验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快速检外观的方法,其能够快速检验传品的边缘是否溢胶,提高了检验产能。
[0004]一种用于快速检外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CCD镜头外接100倍放大镜,使得检测者观测到放大100后产品的边缘情况,CCD镜头朝向下方的底座布置,底座位置固定,在底座的中心区域为CCD镜头的视阈,在底座的上表面形成第一边导向下凹槽、第二边导向下凹槽、第三边导向下凹槽、第四边导向下凹槽;
[0005]将产品固装于产品固定板的上表面,所述产品固定板的下表面设置有一对间隔布置的下凸移动导向柱;
[0006]所述移动导向柱沿着第一边导向下凹槽移动时,视阈覆盖产品的第一边;
[0007]所述移动导向柱沿着第二边导向下凹槽移动时,视阈覆盖产品的第二边;
[0008]所述移动导向柱沿着第三边导向下凹槽移动时,视阈覆盖产品的第三边;
[0009]所述移动导向柱沿着第四边导向下凹槽移动时,视阈覆盖产品的第四边。
[0010]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0011]所述产品固定板包括中心黑色玻璃和固定框,所述中心黑色玻璃位于固定框的中心凹槽内固装设置,所述黑色玻璃仿形于产品设置有内凹定位槽,产品置于内凹定位槽内固定,确保CCD镜头对于产品的边缘捕捉稳定可靠;
[0012]所述第一边导向下凹槽、第二边导向下凹槽、第三边导向下凹槽、第四边导向下凹槽组合形成目字形整体下凹槽;
[0013]所述目字形整体下凹槽包括一对第一长端边槽、一对第二短端边槽以及一对内侧端边槽;
[0014]相邻的第二短端边槽、内侧端边槽之间的距离即为一对移动导向柱之间的距离,其使得产品固定板通过移动导向柱沿着对应的第二短端边槽、内侧端边槽移动时,对应的产品的短边位于视阈内进行快速检测;
[0015]一对移动导向柱位于同一条第一长端边槽长度方向移动时,对应的产品的产边位于视阈内进行快速检测。
[0016]快速检测外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0017]底座,其上表面设置有目字形整体下凹槽;
[0018]产品固定板,其包括中心黑色玻璃和固定框,所述中心黑色玻璃位于固定框的上表面中心凹槽内固装设置,所述黑色玻璃仿形于产品设置有内凹定位槽,产品置于内凹定位槽内固定,所述固定框的下表面设置有一对间隔布置的下凸移动导向柱;
[0019]所述目字形整体下凹槽包括一对第一长端边槽、一对第二短端边槽以及一对内侧端边槽;
[0020]相邻的第二短端边槽、内侧端边槽之间的距离即为一对移动导向柱之间的距离,第二短端边槽、内侧端边槽的长度相同、且不小于产品的短边;
[0021]每条第一长端边槽长度大于产品的长边。
[0022]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0023]所述目字形整体下凹槽的每条边槽内凹深度相同;
[0024]所述移动导向柱的下凸高度不大于所述目字形整体下凹槽的每条边槽内凹深度,确保产品固定板平面支承于底座的上表面,确保平面度。
[0025]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工艺后,将产品固定板的移动导向柱顺次沿着沿着第一边导向下凹槽移动使得CCD镜头捕捉到产品第一边(长边)的整个图像,将移动导向柱沿着第二边导向下凹槽移动使得CCD镜头捕捉到产品第二边(短边)的整个图像,将移动导向柱沿着第三边导向下凹槽移动使得CCD镜头捕捉到产品第三边(长边)的整个图像,将移动导向柱沿着第四边导向下凹槽移动使得CCD镜头捕捉到产品第四边(短边)的整个图像,其能够快速检验传品的边缘是否溢胶,提高了检验产能。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装置所对应的底座的立体图;
[0027]图2为本专利技术装置所对应的产品固定板的立体图一;
[0028]图3为本专利技术装置所对应的产品固定板的立体图二;
[0029]图中序号所对应的名称如下:
[0030]底座10、视阈11、第一边导向下凹槽12、第二边导向下凹槽13、第三边导向下凹槽14、第四边导向下凹槽15、第一长端边槽16、一对第二短端边槽17、内侧端边槽18、产品20、第一边21、第二边22、第三边23、第四边24、产品固定板30、移动导向柱31、中心黑色玻璃32、固定框33。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一种用于快速检外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CCD镜头外接100倍放大镜,使得检测者观测到放大100后产品的边缘情况,CCD镜头朝向下方的底座10布置,底座10位置固定,在底座的10中心区域为CCD镜头的视阈11,在底座的上表面10形成第一边导向下凹槽12、第二边导向下凹槽13、第三边导向下凹槽14、第四边导向下凹槽15;
[0032]将产品20固装于产品固定板30的上表面,产品固定板30的下表面设置有一对间隔布置的下凸移动导向柱31;
[0033]移动导向柱31沿着第一边导向下凹槽12移动时,视阈11覆盖产品20的第一边21;
[0034]移动导向柱31沿着第二边导向下凹槽13移动时,视阈11覆盖产品20的第二边22;
[0035]移动导向柱31沿着第三边导向下凹槽14移动时,视阈11覆盖产品20的第三边23;
[0036]移动导向柱沿31着第四边导向下凹槽15移动时,视阈11覆盖产品20的第四边24。
[0037]产品固定板30包括中心黑色玻璃32和固定框33,中心黑色玻璃32位于固定框33的中心凹槽内固装设置,中心黑色玻璃32仿形于产品设置有内凹定位槽,产品20置于内凹定位槽内固定,确保CCD镜头对于产品的边缘捕捉稳定可靠。
[0038]具体实施时:第一边导向下凹槽12、第二边导向下凹槽13、第三边导向下凹槽14、第四边导向下凹槽15组合形成目字形整体下凹槽;
[0039]目字形整体下凹槽包括一对第一长端边槽16、一对第二短端边槽17以及一对内侧端边槽18;第一边导向下凹槽12、第三边导向下凹槽14分别为第一长端边槽16的部分长度区域,第二边导向下凹槽13、第四边导向下凹槽15为两组相邻的第二短端边槽17、内侧端边槽18组合形成的槽体;
[0040]相邻的第二短端边槽17、内侧端边槽18之间的距离即为一对移动导向柱31之间的距离,其使得产品固定板30通过移动导向柱31沿着对应的第二短端边槽17、内侧端边槽18移动时,对应的产品20的短边位于视阈内进行快速检测;
[0041]一对移动导向柱31位于同一条第一长端边槽16长度方向移动时,对应的产品20的长边位于视阈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快速检外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CCD镜头外接100倍放大镜,使得检测者观测到放大100后产品的边缘情况,CCD镜头朝向下方的底座布置,底座位置固定,在底座的中心区域为CCD镜头的视阈,在底座的上表面形成第一边导向下凹槽、第二边导向下凹槽、第三边导向下凹槽、第四边导向下凹槽;将产品固装于产品固定板的上表面,所述产品固定板的下表面设置有一对间隔布置的下凸移动导向柱;所述移动导向柱沿着第一边导向下凹槽移动时,视阈覆盖产品的第一边;所述移动导向柱沿着第二边导向下凹槽移动时,视阈覆盖产品的第二边;所述移动导向柱沿着第三边导向下凹槽移动时,视阈覆盖产品的第三边;所述移动导向柱沿着第四边导向下凹槽移动时,视阈覆盖产品的第四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快速检外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固定板包括中心黑色玻璃和固定框,所述中心黑色玻璃位于固定框的中心凹槽内固装设置,所述黑色玻璃仿形于产品设置有内凹定位槽,产品置于内凹定位槽内固定,确保CCD镜头对于产品的边缘捕捉稳定可靠。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快速检外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导向下凹槽、第二边导向下凹槽、第三边导向下凹槽、第四边导向下凹槽组合形成目字形整体下凹槽。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快速检外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字形整体下凹槽包括一对第一长端边槽、一对第二短端边槽以及一对内侧端边槽。5.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生吉祥石建平赵九之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安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