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钢锚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8936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1 0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钢锚桩,所述钢桩基础由底板、加劲肋、钢管桩、三角锥形肋板和桩尖组成;所述底板焊接在钢管桩的顶端,所述加劲肋焊接在底板的底面和钢管桩的外表面上,所述三角锥形肋板分为多组,每组中三角锥形肋板的数量为4个,且圆周均布地焊接在钢管桩上,所述桩尖焊接在钢管桩的底部。标准冻深以下桩体由于桩周土被挤密,增加其侧阻力,同时锥形肋板的存在,使桩身范围内抵抗冻胀力的有效土体半径增加,桩身侧阻力及桩周有效土体半径内土体自重共同抵抗土体冻胀产生的切向应力从而提高桩体的锚固力,有效解决了冻土地区桩基冻拔的问题。有效解决了冻土地区桩基冻拔的问题。有效解决了冻土地区桩基冻拔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钢锚桩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土木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钢锚桩。

技术介绍

[0002]严寒地区由于冬季时间长,土地冻结历时较长,所以在进行建筑等基础施工时,必须考虑冻土冻胀和溶沉带来的影响。当冻区土壤发生冻胀现象时,埋于土内的建(构)筑物基础将会受到冻胀力的影响,并且随着冻深增加,作用在桩周的切向冻胀力不断增大。当切向冻胀力大于桩基的自重、外部荷载和下卧融土层的摩擦阻力时,桩基就会失去竖向稳定,引起桩体上移。因此需要增大桩体与地基的摩擦阻力,从而进一步减少冻土冻胀引起的冻拔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的钢锚桩,主要由钢管和锥形肋板组成,标准冻深以下桩体由于桩身周土被挤密,增加其侧阻力,同时锥形肋板的存在,使桩身范围内抵抗冻胀力的有效土体半径增加,桩身侧阻力及桩周有效土体半径内土体自重共同抵抗土体冻胀产生的切向应力从而提高桩体的锚固力,有效解决了冻土地区桩基冻拔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的钢锚桩,所述钢桩基础由底板、加劲肋、钢管桩、三角锥形肋板和桩尖组成;所述底板焊接在钢管桩的顶端,所述加劲肋焊接在底板的底面和钢管桩的外表面上,所述三角锥形肋板分为至少三组,每组中三角锥形肋板的数量为4个,且圆周均布地焊接在钢管桩上,所述桩尖焊接在钢管桩的底部。
[0005]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上开有圆周均布的安装孔。
[0006]进一步的,所述的至少三组三角锥形肋板中,每组之间的距离为500mm。
[0007]进一步的,所述的至少三组三角锥形肋板中,最下方的三角锥形肋板的锥尖与桩尖顶部的距离为100mm。
[0008]进一步的,所述三角锥形肋板的高度为170mm,宽度为46mm。
[0009]进一步的,所述钢管桩为Q235B镀锌钢管,其外径为76mm。
[0010]进一步的,所述加劲肋的数量为4个,其圆周均布地排布在钢管桩的外圆周上。
[0011]进一步的,所述桩尖的高度为200mm。
[0012]进一步的,所述底板、加劲肋、钢管桩、三角锥形肋板和桩尖的表面镀锌。
[0013]进一步的,镀锌厚度最小应满足如下要求,当壁厚大于6mm时镀锌局部厚度大于等于70微米,平均厚度大于等于85微米。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提供了一种新型的钢锚桩,主要由钢管和锥形肋板组成,标准冻深以下桩体由于桩身土被挤密,增加其侧阻力,同时锥形肋板的存在,使桩身范围内抵抗冻胀力的有效土体半径增加,桩身侧阻力及桩周有效土体半径内土体自重共同抵抗土体冻胀产生的切向应力从而提高桩体的锚固力,有效解决了冻土地区桩基冻拔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

A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实施例一参照图1和图2,一种新型的钢锚桩,所述钢桩基础由底板1、加劲肋2、钢管桩3、三角锥形肋板4和桩尖5组成;所述底板1焊接在钢管桩3的顶端,所述加劲肋2焊接在底板1的底面和钢管桩3的外表面上,所述三角锥形肋板4分为三组,每组中三角锥形肋板4的数量为4个,且圆周均布地焊接在钢管桩3上,所述桩尖5焊接在钢管桩3的底部;所述底板1上开有圆周均布的安装孔;所述的三组三角锥形肋板4中,每组之间的距离为500mm,三组三角锥形肋板4中,最下方的三角锥形肋板4的锥尖与桩尖5顶部的距离为100mm,三角锥形肋板的高度为170mm,宽度为46mm;所述钢管桩3为Q235B镀锌钢管,其外径为76mm;所述加劲肋2的数量为4个,其圆周均布地排布在钢管桩3的外圆周上;所述桩尖5的高度为200mm;所述底板1、加劲肋2、钢管桩3、三角锥形肋板4和桩尖5的表面镀锌。
[0017]新型的钢锚桩主要由钢管与锥形肋板组合成一种新的桩型,以此满足冻土地区抗冻拔的要求。主要应用于严寒冻土地区,钢锚桩由钢管桩与三角锥形肋板组成,锥形肋板位于标准冻深以下,每个桩截面处有4块锥形肋板与钢管焊接,该桩由桩机设备采用静压法施工,在压入土里过程中钢锚桩通过其桩身肋板,对桩周土进行挤密提升桩身侧摩阻力从而提高桩抗压承载力特征值。待土体冻胀产生冻胀力后,冻胀力引起桩体上移,在此过程中,标准冻深以下桩体由于桩身土被挤密,增加其侧阻力,其次锥形肋板的存在,使桩身范围内抵抗冻胀力的有效土体半径增加,桩身侧阻力及桩周有效土体半径内土体自重共同抵抗土体冻胀产生的切向应力从而提高桩体的锚固力。利用桩周的三角锥形肋板,增加钢桩的抗冻拔能力,以解决冻土地区冬季因桩基冻拔而导致的基础上升及倾斜问题,适用于上部结构为轻质钢结构的构筑物,如光伏,路灯,标识牌等的桩基础设计,为解决严寒冻土地区基础因冻拔作用而导致的不均匀沉降问题提供了新的桩型。
[0018]施工时,作业人员使用平板车将桩运输至桩点位两侧,保持桩尖朝向作业运动方向、且能够避开打桩机两边的轮带行走范围,以方便施工、加快作业速度。运用小型装载机带动式打桩机,采用静压法的方式,将桩打入土层。
[0019]以上内容仅为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专利技术专利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实用专利技术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钢锚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桩基础由底板(1)、加劲肋(2)、钢管桩(3)、三角锥形肋板(4)和桩尖(5)组成;所述底板(1)焊接在钢管桩(3)的顶端,所述加劲肋(2)焊接在底板(1)的底面和钢管桩(3)的外表面上,所述三角锥形肋板(4)分为至少三组,每组中三角锥形肋板(4)的数量为4个,且圆周均布地焊接在钢管桩(3)上,所述桩尖(5)焊接在钢管桩(3)的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钢锚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开有圆周均布的安装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钢锚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至少三组三角锥形肋板(4)中,每组之间的距离为500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的钢锚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至少三组三角锥形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栋王莉莉庞秀岚赵雪峰庞志庆孟岚张洁姜伟刘功良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投集团青海光伏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