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燕山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多关节的上肢康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28662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上肢康复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多关节的上肢康复装置,包括机箱2内腔中设置传动机构1,传动机构1内设置关节抓握机构3,关节抓握机构3下方设置支托架4,支托架4固定于机箱2内部;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电机驱动,滑杆联结传动,实现对上肢多个关节进行大范围、多自由度的训练,对训练关节采用抓取气囊进行抓取,能够适应不同的上肢关节尺寸特征,且穿戴舒适度,适应性好,制造成本低。制造成本低。制造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关节的上肢康复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上肢康复
,尤其是一种多关节的上肢康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脑卒中,是一种因脑部供血受阻而引起的神经肌肉通路损伤类疾病,可导致运动、感觉、语言等功能障碍,已成为导致我国残疾率与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脑卒中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和致残率高的特点。临床发现,75%以上的脑卒中受试者表现为不同程度肢体运动功能障碍进而严重影响受试者的生活质量,给受试者、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人体的上肢功能占全身功能的60%。存活的脑卒中受试者55%

75%遗留有肢体功能障碍,严重影响受试者生活质量和活动能力。据相关实践证明,偏瘫受试者通过及时、主动的运动康复训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恢复肢体的简单运动能力、甚至痊愈。
[0003]一般来说传统的上肢康复装置存在着训练自由度低,训练部位少,舒适度不高的问题,且传统的康复装置机构较为复杂,造价昂贵,不易操作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目的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不足,设计一种由电机驱动的、滑杆结构联结传动,能够进行训练上肢大部分关节、运动空间大、自由度高,具有适应性抓握的上肢康复装置。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关节的上肢康复装置,包括机箱(2)内腔中设置传动机构(1),传动机构(1)内设置关节抓握机构(3),关节抓握机构(3)下方设置支托架(4),支托架(4)固定于机箱(2)内部。
[0006]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传动机构(1)由X轴滑杆(108)和Y轴滑杆(106)十字交叉贯穿于抓取气囊固定块(301)上半部,X轴滑杆(108)和Y轴滑杆(106)的两端末尾各安装滑套(107),滑套(107)各适配滑杆a(114)、滑杆b(116)、滑杆c(115)、滑杆d(109),滑杆d(109)一端与滑杆a(114)一端固定于滑块a(120)上,滑杆a(114)另一端与滑杆c(115)一端固定于滑块b(119)上,滑杆c(115)另一端与滑杆b(116)固定于滑块c(118)上,滑杆b(116)另一端与滑杆d(109)固定于滑块d(117)上。
[0007]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滑杆a(114)、滑杆b(116)、滑杆c(115)、滑杆d(109)的端末两两水平固定于滑块a(120)、滑块b(119)、滑块c(118)、滑块d(117)上。
[0008]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X轴滑杆(108)贯穿位置高于Y轴滑杆(106)贯穿位置,其两者间距为:3

6cm。
[0009]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滑块a(120)本体垂直设置穿孔并适配滑杆e(110),滑块b(119)本体垂直设置穿孔并适配滑杆f(111),滑块c(118)本体垂直设置穿孔并适配滑杆g(112),滑块d(117)本体垂直设置穿孔并适配滑杆h(113)。
[0010]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滑块c(118)内侧固定设置第一电机(101),第
一电机(101)履带通过固定圈(102)固定于X轴滑杆(108)端末的滑套(107)上,第一电机(101)连接电源。
[0011]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滑块b(119)外侧固定设置第二电机(105),第二电机(105)履带通过固定圈(102)固定于Y轴滑杆(106)端末的滑套(107)上,第二电机(105)连接电源。
[0012]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滑块d(117)内侧固定履带轴(103),履带轴(103)下延于第三电机(104)履带连接,第三电机(104)固定于机箱(2)内底部,第三电机(104)连接电源。
[0013]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履带轴(103)中部设置穿孔适配滑杆d(109)。
[0014]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关节抓握机构(3)由抓握气囊(302)固定于抓握气囊固定块(301)底面,抓握气囊固定块(301)中部空腔连接气管(304)一端,气管(304)另一端连接风机(303),风机(303)连接电源。
[0015]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抓握气囊固定块(301)本体的2/3为空腔。
[0016]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抓握气囊(302)为仿人手掌结构且表面设置凸点。
[0017]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支托架(4)由底座(404)上固定托架(403)底部,托架(403)顶部固定支框(402),支框(402)为空腔且两端开口处设置弹性带(401)。
[0018]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支框(402)为开口朝上的半弧形体。
[0019]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弹性带(401)两端设置结扣并固定于支框(402)内。
[0020]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滑杆e(110)、滑杆f(111)、滑杆g(112)、滑杆h(113)底端分别固定在机箱(2)内底面。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关节的上肢康复装置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多关节的上肢康复装置,该装置采用气囊式关节抓握机构,可有效地对需要训练的关节进行柔软舒适地抓取,抓取效果好,提高了使用者的舒适度。
[0022]2、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多关节的上肢康复装置,该装置可实现对不同关节部位的活动以及训练,相较于其他的康复装置,结构更加简单,制造成本更加低,且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多关节的上肢康复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多关节的上肢康复装置的传动机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多关节的上肢康复装置的关节抓握机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多关节的上肢康复装置的支托架示意图。
[0028]图中标号:1

传动机构;2

机箱;3

关节抓握机构;4

支托架;108

X轴滑杆;106

Y
轴滑杆;114

滑杆a;116

滑杆b;115

滑杆c;109

滑杆d;107

滑套;120

滑块a;119

滑块b;118

滑块c;117

滑块d;110

滑杆e;111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关节的上肢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2)内腔中设置传动机构(1),传动机构(1)内设置关节抓握机构(3),关节抓握机构(3)下方设置支托架(4),支托架(4)固定于机箱(2)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关节的上肢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传动机构(1)由X轴滑杆(108)和Y轴滑杆(106)十字交叉贯穿于抓取气囊固定块(301)上半部,X轴滑杆(108)和Y轴滑杆(106)的两端末尾各安装滑套(107),滑套(107)各适配滑杆a(114)、滑杆b(116)、滑杆c(115)、滑杆d(109),滑杆d(109)一端与滑杆a(114)一端固定于滑块a(120)上,滑杆a(114)另一端与滑杆c(115)一端固定于滑块b(119)上,滑杆c(115)另一端与滑杆b(116)固定于滑块c(118)上,滑杆b(116)另一端与滑杆d(109)固定于滑块d(117)上;滑杆a(114)、滑杆b(116)、滑杆c(115)、滑杆d(109)的端末两两水平固定于滑块a(120)、滑块b(119)、滑块c(118)、滑块d(117)上;X轴滑杆(108)贯穿位置高于Y轴滑杆(106)贯穿位置,其两者间距为:3

6c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多关节的上肢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滑块a(120)本体垂直设置穿孔并适配滑杆e(110),滑块b(119)本体垂直设置穿孔并适配滑杆f(111),滑块c(118)本体垂直设置穿孔并适配滑杆g(112),滑块d(117)本体垂直设置穿孔并适配滑杆h(113);滑块c(118)内侧固定设置第一电机(101),第一电机(101)履带通过固定圈(102)固定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义浩曹添福于金须范强常超群张延夫杜正吴晓光
申请(专利权)人:燕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