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极化和带隙可调的铁电光伏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28333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功能薄膜和储能信息科技领域,涉及一种极化和带隙可调的铁电光伏薄膜及其制备方法。该铁电光伏薄膜为铁电极化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Nature Photonics, 2014, 9(1):61

67.]同年,Prakash Chandra Sati等人发现随着Eu浓度的增加,光学带隙从2.25 eV减小到2.16 eV。并且能有效改善磁性和介电性能,其中剩余磁化强度由0.0003 emu/g 升高到0.087 emu/g。[Chhoker S , Kumar M , Sati P C , et al. Influence of Eu substitution on structural, magnetic, optical and dielectric properties of BiFeO
3 multiferroic ceramics[J]. Ceramics International, 2015, 41(2):2389

2398.]综上所述,由于BFO薄膜有漏电流大,产生的光生电流较小等问题,在应用方面一直倍受限制,采用适当的A/B位取代可以有效改善BFO的漏电流,增大极化,并能有效减小带隙,因此我们设计了一种结构,可让BFO薄膜在保持高剩余极化的同时,又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化和带隙可调的铁电光伏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极化和带隙可调的铁电光伏薄膜结构包括:上铁电极化层、光吸收层和下铁电极化层;其中,所述光吸收层设置在所述上铁电极化层和下铁电极化层之间,构成为“三明治”同质结构;所述上铁电极化层、光吸收层和下铁电极化层的厚度均为50

200n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化和带隙可调的铁电光伏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结构为三方相

伪立方相

正交相复合的钙钛矿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化和带隙可调的铁电光伏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铁电极化层、光吸收层和下铁电极化层均为同质成分Bi1‑
x
Re
x
FeO3基薄膜,其中,所述上铁电极化层和下铁电极化层中的x 的取值为0 %≤x≤50 %;所述光吸收层中的x 的取值为15 %≤x≤5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极化和带隙可调的铁电光伏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Re为镧系盐类。5.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

4任意一项所述的极化和带隙可调的铁电光伏薄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的具体工艺如下:S1)制备铁电极化层的前驱体溶液和光吸收层的前驱体溶液;S2)将S1)得到的前驱体溶液旋涂在基片上,得到无定形膜结构;S3)对S2)得到无定形膜结构进行退火处理,在空气中冷却至室温,即得到目标厚度的极化和带隙可调的铁电光伏薄膜。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的具体步骤为:S1.1)将铋盐加入溶剂中,搅拌均匀,得到含铋盐溶液;S1.2)将稀土金属盐加入含铋盐溶液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溶液;S1.3)将铁盐加入到S1.2)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林兴程昕蕊席国强田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