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稳定性调制乳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283330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稳定性调制乳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乳制品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调制乳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生牛乳8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稳定性调制乳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乳制品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高稳定性调制乳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GB25191

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调制乳》中调制乳的定义为“不低于80%的生牛(羊)乳或复原乳为主要原料,添加其他原料或食品添加剂或营养强化剂,采用适当的杀菌或灭菌等工艺制成的液体产品”,每100g要求脂肪大于等于2.5g(全脂产品),蛋白质大于等于2.3g。
[0003]调制乳体系中影响稳定性的最主要因素分别是乳脂肪的上浮以及酪蛋白的絮凝。生牛(羊)乳或复原乳的主要成分包括脂肪、蛋白质、乳糖,还有一些矿物质等。脂肪以3μm直径的球滴形式存在,约30%为不饱和脂肪,对所在体系的物理稳定性和酶的敏感性影响明显。蛋白质为酪蛋白和乳清蛋白,酪蛋白是由磷酸丝氨酸组成,β

酪蛋白可以强烈地结合钙,影响其在所在体系的稳定性,乳清蛋白对热较为敏感,在65℃时发生变性,影响体系稳定性。因此,调制乳中选择合适的稳定剂确保产品在保质期内的稳定性非常重要。
[0004]卡拉胶是调制乳等中性液态乳制品中常用的亲水胶体,常用作稳定剂添加在调制乳体系中,通过与蛋白结合而保护蛋白,提升调制乳体系的稳定性。但是经过高温灭菌的灭菌乳体系中蛋白质和脂质体结构相较于生奶更容易发生变化,脂肪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聚集并产生浮油,蛋白质球会发生沉淀。卡拉胶可与酪蛋白络合形成弱凝胶网络体系,起到悬浮和稳定乳蛋白的作用,然而,乳脂肪依旧容易发生脂肪聚集以及浮油现象,牛乳属于水包油体系,选择合适的乳化机是决定调制乳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如图1所示,磷脂酰乙醇胺作为大豆磷脂的主要组分,在水相体系中分散性较差,作为乳化剂添加到调制乳体系中乳化能力不足,依旧需要添加较高剂量的乳化剂和稳定性来维持调制乳中脂肪球的稳定性,但是现有的稳定剂一般通过提升溶液体系的粘度增加液体的稳定性,降低调制乳的口感。因此,本申请利用花色苷对磷脂酰乙醇胺进行改性得到一种新型乳化剂,赋予调制乳优良的稳定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稳定性调制乳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以下技术问题:
[0006]现有的大豆磷脂作为乳化剂亲水性弱、乳化性能差。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8]一种高稳定性调制乳,调制乳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生牛乳80

90%、稳定剂0.1

0.4%、乳化剂0.1

0.3%、酸度调节剂0.4

0.6%、花色苷改性磷脂酰乙醇胺0.05

0.1%、水余量。
[0009]其中,稳定剂为质量比2

4:0.4

0.8:0.2

0.8的羧甲基纤维素钠、微晶纤维素、卡拉胶混合得到。
[0010]其中,乳化剂为质量比1

2:0.5

1:0.2

0.5:0.3

0.8的单双甘油脂肪酸酯、蔗糖脂
肪酸酯、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乳酸脂肪酸甘油酯混合得到。
[0011]其中,酸度调节剂为质量比为1

1.5:1.5

3.2的柠檬酸、乳酸混合得到。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花色苷改性磷脂酰乙醇胺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3](1)将磷脂酰乙醇胺、去离子水加入反应瓶中,机械搅拌均匀,加入氢氧化钠,机械搅拌均匀,加入马来酸酐,机械搅拌均匀,升温至40

60℃,保温反应0.5

1h,得到羧基化磷脂酰乙醇胺;
[0014](2)将羧基化磷脂酰乙醇胺、四氢呋喃组分一、去离子水组分一混合得到混合液A,将花色苷、四氢呋喃组分二、去离子水组分二混合得到混合液B;
[0015](3)将步骤(2)中制备的混合液A和混合液B依次加入反应瓶中,升温至40

55℃,加入催化剂,保温反应24

30h,旋转蒸发、微孔过滤、冷冻干燥,得到花色苷改性磷脂酰乙醇胺。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步骤(1)中磷脂酰乙醇胺、去离子水、氢氧化钠、马来酸酐的质量比为100:2

5:0.1

0.5:5

10。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步骤(2)中羧基化磷脂酰乙醇胺、四氢呋喃组分一、去离子水组分一的质量比为100:600

900:700

1000。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步骤(2)中花色苷、四氢呋喃组分二、去离子水组分二的质量比为100:1500

2500:2000

3500。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催化剂为Novozyme 435脂肪酶。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步骤(3)中羧基化磷脂酰乙醇胺、花色苷、催化剂的质量比为100:25

45:8

11。
[0021]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高稳定性调制乳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2](1)将生牛乳预热至70

80℃,加入乳化剂、稳定剂、花色苷改性磷脂酰乙醇胺,搅拌10

15min,得到第一混合乳;
[0023](2)将第一混合乳与酸度调节剂混合,并加水定容,得到第二混合乳;
[0024](3)将第二混合乳依次均质、杀菌、包装,得到调制乳。
[0025]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高稳定性调制乳的脂肪含量为2.5

3.5%,蛋白质含量为3.0

5.0%。
[002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7]本专利技术首先利用马来酸酐为酰化试剂,对磷脂酰乙醇胺进行酰化反应,在磷脂酰乙醇胺支链上接枝羧基,得到羧基化磷脂酰乙醇胺。再通过酶法将羧基化磷脂酰乙醇胺接枝到花色苷分子上,得到花色苷改性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乙醇胺作为大豆磷脂的主要组分,在水相体系中分散性较差,通过改性将花色苷分子接枝在磷脂酰乙醇胺分子链上,提升磷脂酰乙醇胺的亲水性和表面活性。而花色苷分子通过酰化接枝磷脂酰乙醇胺,提高了花色苷分子在调制乳中的疏水性和抗氧化活性,扩展花色苷在调制乳中的应用。本申请将制备得到的花色苷改性磷脂酰乙醇胺作为新型乳化剂加入调制乳中,不仅提升调制乳中脂肪球在体系中的稳定性,而且降低体系中稳定剂的添加量,特别是羧甲基纤维素、卡拉胶的添加量,进而降低调制乳的粘度,赋予调制乳口感清爽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9]图1是磷脂酰乙醇胺化学结构式;...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稳定性调制乳,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制乳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生牛乳80

90%、稳定剂0.1

0.4%、乳化剂0.1

0.3%、酸度调节剂0.4

0.6%、花色苷改性磷脂酰乙醇胺0.05

0.1%、水余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稳定性调制乳,其特征在于,所述花色苷改性磷脂酰乙醇胺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磷脂酰乙醇胺、去离子水加入反应瓶中,机械搅拌均匀,加入氢氧化钠,机械搅拌均匀,加入马来酸酐,机械搅拌均匀,升温至40

60℃,保温反应0.5

1h,得到羧基化磷脂酰乙醇胺;(2)将羧基化磷脂酰乙醇胺、四氢呋喃组分一、去离子水组分一混合得到混合液A,将花色苷、四氢呋喃组分二、去离子水组分二混合得到混合液B;(3)将步骤(2)中制备的混合液A和混合液B依次加入反应瓶中,升温至40

55℃,加入催化剂,保温反应24

30h,旋转蒸发、微孔过滤、冷冻干燥,得到花色苷改性磷脂酰乙醇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稳定性调制乳,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磷脂酰乙醇胺、去离子水、氢氧化钠、马来酸酐的质量比为100:2

5:0.1

0.5:5

1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房宇张新新李堃李锋李正张芸
申请(专利权)人:蚌埠市和平乳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