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泰曼
‑
格林干涉仪的非接触式激光测速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激光测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泰曼
‑
格林干涉仪的非接触式激光测速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激光测速就是能通过激光对物体运行速度的测量,利用光学技术确定速度有两种基本原理,一种是基于测量目标物散射粒子的多普勒频移,另一种是飞行时间法,即测量粒子穿越确定空间间隔所用的时间。分别利用多普勒频移和飞行时间确定被测物体的速度。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的测量设备已不能满足现状的需求,已渐渐地被淘汰,而激光测速传感器已被广泛使用,它在很多领域中测量有着重要意义。
[0003]现有激光多普勒测速仪主要采用的双光束
‑
双散射模式,双光束差动模式的激光多普勒测速系统中要求探测光在待测点严格交叉,导致此类系统对光机稳定性要求极高,在部分严苛环境(水下高压环境、跨界面测量且存在一定界面波动的环境等)使用时,探测光在待测点容易出现不交叉的现象,如测量深海热液的流速时,随着海水压力的增加,压力舱光窗的变形使得双光束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泰曼
‑
格林干涉仪的非接触式激光测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光器(1)、扩束器(3)、分束棱镜(4)、一号反射镜(5)、二号反射镜(6)、偏振分束器(7)、四分之一波片(8)、电荷耦合元件(14)、一号光电探测器(12)、一号透镜、二号透镜(11)、三号透镜(13),在垂直于待测物(10)的光路上距离待测物(10)由近及远依次设置一号透镜(9)、四分之一波片(8)、偏振分束器(7)、分束棱镜(4)、一号反射镜(5),在分束棱镜(4)下方的光路上距离分束棱镜(4)由近及远依次设置扩束器(3)、激光器(1),在分束棱镜(4)上方的光路上设置二号反射镜(6),在偏振分束器(7)下方的光路上距离偏振分束器(7)由近及远依次设置二号透镜(11)、一号光电探测器(12),在偏振分束器(7)上方的光路上距离偏振分束器(7)由近及远依次设置三号透镜(13)、电荷耦合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静静,张磊,涂郭洁,甄胜来,曹志刚,张国生,俞本立,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