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把手陶瓷芯轴半自动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8070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把手陶瓷芯轴半自动线,包括人工装载底座工位和自动加硅脂工位,所述自动加硅脂工位安装在人工装载底座工位的下一级,所述自动加硅脂工位的下一级设置有人工装载轴承工位,通过对市面上现有的陶瓷芯轴加工生产线进行改进,主要针对生产线的结构加以改进,优化整套装置结构,改进优化后的单把手陶瓷芯轴半自动线通过以上的多点优化改进能够实现单把手陶瓷芯轴的装配和检测的自动化工艺,且该新型以机械设备和机器人可代替人工,降低人工劳动,并提高产品质量,且本新型在工作时,芯轴在制造过程中,通过柔性皮带将夹具传送到每个工位,从而忽略传统生产线的传输带和定位机构等磨损影响。传输带和定位机构等磨损影响。传输带和定位机构等磨损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把手陶瓷芯轴半自动线


[0001]本技术属于生活卫生用品相关
,具体涉及一种单把手陶瓷芯轴半自动线。

技术介绍

[0002]陶瓷芯轴是摩恩的专利产品,这个芯轴是没有铅含量的,该芯轴主要供货国内市场的龙头所需,每年的出货在400
‑‑
500万个以上,使用陶瓷芯轴超过600万个,这些芯轴全部都在常熟工厂进行生产,每年需要十几个员工进行生产,摩恩常熟工厂有20多年的此芯轴的加工制造经验,及其使用的龙头整装经验。
[0003]现有的单把手陶瓷芯轴生产线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单把手陶瓷芯轴生产线在生产、装配和检测单把手陶瓷芯轴的过程中基本都是采用人工操作实现的,而单把手陶瓷芯轴每年的出货以及生产量均超过五百万,而整个单把手陶瓷芯轴生产线单纯依靠人工进行生产不仅会增加人工劳动成本,同时在通过人工检测时,容易出现产品质量检验出错等情况,从而会大大降低生产出来的成品的单把手陶瓷芯轴质量,且单把手陶瓷芯轴在制造过程中,都是采用传输带将夹具传送到每个工位,从而极易造成传输带和定位机构等过度磨损,从而会增加生产线的投入和维修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把手陶瓷芯轴半自动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整个单把手陶瓷芯轴生产线单纯依靠人工进行生产会增加人工劳动成本、容易出现产品质量检验出错情况和在制造过程中采用传输带将夹具传送到每个工位,从而极易造成传输带和定位机构等过度磨损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单把手陶瓷芯轴半自动线,包括人工装载底座工位和自动加硅脂工位,所述自动加硅脂工位安装在人工装载底座工位的下一级,所述自动加硅脂工位的下一级设置有人工装载轴承工位,所述人工装载轴承工位的下一级设置有人工装载把手杆工位,所述人工装载把手杆工位的下一级设置有自动组装销钉工位,所述自动组装销钉工位的下一级设置有光学视觉系统进行检验工位,所述光学视觉系统进行检验工位的下一级设置有人工组装上陶瓷片并放入夹具工位,所述人工组装上陶瓷片并放入夹具工位的下一级设置有机器人进行硅脂涂抹工位,所述机器人进行硅脂涂抹工位的下一级设置有组装陶瓷片工位,所述组装陶瓷片工位的下一级设置有组装外壳工位,所述组装外壳工位的下一级设置有自动试气工位,所述自动试气工位的下一级设置有镭射工位。
[0006]优选的,所述机器人进行硅脂涂抹工位具体采用六轴机器人进行硅脂涂抹,且六轴机器人进行硅脂涂抹是在3D方向对硅脂进行控制,所述自动试气工位采用自动双工位试气测试设计,且双工位并行缓存。
[0007]优选的,所述人工装载底座工位在使用时需人工将底座、下陶瓷片和轴承放入到
夹具对应位置上,所述自动加硅脂工位会在对应的位置上加入硅脂。
[0008]优选的,所述人工装载轴承工位在使用时需通过人工将轴承和销钉放入到夹具对应位置上,所述人工装载把手杆工位会将把手杆和外壳放入到夹具对应位置上并通过机器确认外壳的位置。
[0009]优选的,所述组装外壳工位将外壳和底座组装完成之后会通过机器将完成的芯轴放入到自动试气工位的试气夹具上并完成试气,所述自动试气工位对组装完成的芯轴试气完成之后会通过机器将不良品丢入到不良品通道上。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单把手陶瓷芯轴半自动线,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1]本技术通过对市面上现有的陶瓷芯轴加工生产线进行改进,主要针对生产线的结构加以改进,优化整套装置结构,且改进优化后的新型单把手陶瓷芯轴半自动线主要包含以下几点,一、该新型的单把手陶瓷芯轴半自动线结构相较于原有的陶瓷芯轴生产线结构更加科学简单,便于安装和维保,二、该新型的单把手陶瓷芯轴半自动线传输采用柔性传输,且采用硬性定位方式,三、该新型的单把手陶瓷芯轴半自动线采用光学视觉系统进行检验安装位置,使组装更加精确,四、该单把手陶瓷芯轴半自动线采用六轴机器人进行硅脂涂抹,在3D方向对硅脂进行控制,这样相比于人工控制精确度更高,五、采用自动双工位试气测试设计,且双工位并行缓存,这样能够减少人工试气的失误率,同时双工位并行缓存能够一次性对更对的芯轴进行试气测试,本新型的单把手陶瓷芯轴半自动线通过以上的多点优化改进能够实现单把手陶瓷芯轴的装配和检测的自动化工艺,且该新型以机械设备和机器人可代替人工,降低人工劳动,并提高产品质量,尤为重要的是本新型的单把手陶瓷芯轴半自动线在工作时,芯轴在制造过程中,通过柔性皮带将夹具传送到每个工位,从而忽略传统生产线的传输带和定位机构等磨损影响。
附图说明
[0012]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3]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单把手陶瓷芯轴半自动线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人工装载底座工位;2、自动加硅脂工位;3、人工装载轴承工位;4、人工装载把手杆工位;5、自动组装销钉工位;6、光学视觉系统进行检验工位;7、人工组装上陶瓷片并放入夹具工位;8、机器人进行硅脂涂抹工位;9、组装陶瓷片工位;10、组装外壳工位;11、自动试气工位;12、镭射工位。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6]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单把手陶瓷芯轴半自动线,包括人工装载底座工位1和自动加硅脂工位2,自动加硅脂工位2安装在人工装载底座工位1的下
一级,人工装载底座工位1在使用时需人工将底座、下陶瓷片和轴承放入到夹具对应位置上,自动加硅脂工位2会在对应的位置上加入硅脂,自动加硅脂工位2的下一级设置有人工装载轴承工位3,人工装载轴承工位3的下一级设置有人工装载把手杆工位4,人工装载轴承工位3在使用时需通过人工将轴承和销钉放入到夹具对应位置上,人工装载把手杆工位4会将把手杆和外壳放入到夹具对应位置上并通过机器确认外壳的位置,人工装载把手杆工位4的下一级设置有自动组装销钉工位5,自动组装销钉工位5的下一级设置有光学视觉系统进行检验工位6,光学视觉系统进行检验工位6的下一级设置有人工组装上陶瓷片并放入夹具工位7,人工组装上陶瓷片并放入夹具工位7的下一级设置有机器人进行硅脂涂抹工位8,机器人进行硅脂涂抹工位8具体采用六轴机器人进行硅脂涂抹,且六轴机器人进行硅脂涂抹是在3D方向对硅脂进行控制,在3D方向对硅脂进行控制,这样相比于人工控制精确度更高,自动试气工位11采用自动双工位试气测试设计,且双工位并行缓存,双工位并行缓存能够减少人工试气的失误率,同时双工位并行缓存能够一次性对更对的芯轴进行试气测试,机器人进行硅脂涂抹工位8的下一级设置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把手陶瓷芯轴半自动线,包括人工装载底座工位(1)和自动加硅脂工位(2),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加硅脂工位(2)安装在人工装载底座工位(1)的下一级,所述自动加硅脂工位(2)的下一级设置有人工装载轴承工位(3),所述人工装载轴承工位(3)的下一级设置有人工装载把手杆工位(4),所述人工装载把手杆工位(4)的下一级设置有自动组装销钉工位(5),所述自动组装销钉工位(5)的下一级设置有光学视觉系统进行检验工位(6),所述光学视觉系统进行检验工位(6)的下一级设置有人工组装上陶瓷片并放入夹具工位(7),所述人工组装上陶瓷片并放入夹具工位(7)的下一级设置有机器人进行硅脂涂抹工位(8),所述机器人进行硅脂涂抹工位(8)的下一级设置有组装陶瓷片工位(9),所述组装陶瓷片工位(9)的下一级设置有组装外壳工位(10),所述组装外壳工位(10)的下一级设置有自动试气工位(11),所述自动试气工位(11)的下一级设置有镭射工位(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把手陶瓷芯轴半自动线,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希方李智敏马振华浦松涛
申请(专利权)人:摩恩常熟厨卫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