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插片与塑料骨架组装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7737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金属插片与塑料骨架组装设备,所述塑料骨架上设有供金属插片插入的插槽,包括加工平台、设置于加工平台上的分度盘以及围绕分度盘依次设置的骨架上料机构、骨架及插片铆接机构、插片整形机构、CCD相机检测机构、卸载除尘机构;所述骨架上料机构包括第一上料组件以及用于搬运塑料骨架的第一搬运组件,所述骨架及插片铆接机构包括下压组件、第一上顶组件、两组第二上料组件、设置在加工平台上用于将金属插片插入塑料骨架插槽中的顶推组件以及用于将两组第二上料组件上的金属插片送至顶推组件上的两组插片移位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显著提升组装效率,组装形态实现全检,保证没有不合格品输出,打造数据化与智能化生产系统,实现无人化生产。实现无人化生产。实现无人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金属插片与塑料骨架组装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家电行业阀门生产用辅助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磁阀线圈的金属插片与塑料骨架组装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电磁阀线圈一般包括金属插片和塑料骨架,线圈骨架上开设有插槽,组装时,需要将金属插片插设在对应的插槽中。市场上存在一种关于金属插片与塑料骨架的组装设备,其采用振动盘直线上料,直线移栽,金属插片采用上下移动方式插入,采用位移传感器检测深度,分选排料方式。这种方式不能有效检测组装形态,生产效率只有13只/分钟,速度比较慢,品质可控性不全面,没有数据采集及大数据监控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金属插片与塑料骨架组装设备,本专利技术能显著提升组装效率,组装形态实现全检,保证没有不合格品输出,打造数据化与智能化生产系统,实现无人化生产。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金属插片与塑料骨架组装设备,所述塑料骨架上设有供金属插片插入的插槽,包括加工平台、设置于加工平台上的分度盘以及围绕分度盘依次设置的骨架上料机构、骨架及插片铆接机构、插片整形机构、CCD相机检测机构、卸载除尘机构;所述分度盘包括驱动组件以及设置于驱动组件上的固定盘和转动盘,所述驱动组件与转动盘联动连接并驱动转动盘转动,所述转动盘上沿周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定位座;所述骨架上料机构包括第一上料组件以及用于搬运塑料骨架的第一搬运组件,所述第一上料组件包括用于塑料骨架出料的第一出料振动盘、第一直振器、用于传输塑料骨架的第一输送轨道,所述第一输送轨道安装于第一直振器上,第一输送轨道的一端与第一出料振动盘的出口端相连接,第一输送轨道的另一端设置在第一搬运组件下方,当塑料骨架被输送至第一搬运组件下方时,第一搬运组件将塑料骨架搬运至对应的定位座上;所述骨架及插片铆接机构包括设置于对应定位座上方用于压紧塑料骨架的下压组件、设置在对应定位座下方用于抵住定位座的第一上顶组件、设置在加工平台一侧的两组第二上料组件、设置在加工平台上用于将金属插片插入塑料骨架插槽中的顶推组件以及用于将两组第二上料组件上的金属插片送至顶推组件上的两组插片移位组件;当分度盘上对应的定位座带动插接有金属插片的塑料骨架到达插片整形机构下方时,所述插片整形机构对插接在塑料骨架上的金属插片进行压平;当分度盘上对应的定位座带动插接有金属插片的塑料骨架到达CCD相机检测机构下方时,所述CCD相机检测机构对插接有金属插片的塑料骨架进行形态检测;检测完成并且合格的插接有金属插片的塑料骨架通过卸载除尘机构进行出料。
[000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度盘上的转动盘带动定位座转动,使其依次经过骨架
上料机构、骨架及插片铆接机构、插片整形机构、CCD相机检测机构、卸载除尘机构,定位座被运送至骨架上料机构时,骨架上料机构的第一搬运组件将第一上料组件上的塑料骨架搬运至定位座上,接着装有塑料骨架的定位座被运送至骨架及插片铆接机构,通过下压组件和第一上顶组件分别作用于塑料骨架和定位座,将塑料骨架压紧在定位座上,两组第二上料组件进行插片的双通道上料,两组插片移位组件分别将两组第二上料组件上的插片同时运送至顶推组件上,顶推组件加工对应的两个金属插片推入塑料骨架的两个插槽中完成塑料骨架与金属插片的组装,生产效率达到了28只/分钟。当分度盘上对应的定位座带动插接有金属插片的塑料骨架到达插片整形机构下方时,所述插片整形机构对插接在塑料骨架上的金属插片进行压平,保证左右插片的平行度,当分度盘上对应的定位座带动插接有金属插片的塑料骨架到达CCD相机检测机构下方时,所述CCD相机检测机构对插接有金属插片的塑料骨架进行形态检测,让产品形态全面展现,实现形态尺寸、角度、深度及变形管控,检测完成并且合格的插接有金属插片的塑料骨架通过卸载除尘机构进行边除尘边出料,实现不影响效率的同时进行除尘。因此,本专利技术能显著提升组装效率,组装形态实现全检,保证没有不合格品输出,打造数据化与智能化生产系统,实现无人化生产。
[0006]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座包括设置于转动盘两侧的支撑板和下板,支撑板与下板之间通过多个导柱相连接,所述转动盘上还设有多个供所述导柱穿过的导管,所述下板与转动盘之间夹设有第一弹簧,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定位槽,定位槽上安装有用于塑料骨架定位的定位柱。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塑料骨架套设在定位柱上,能实现塑料骨架的有效定位。
[0008]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搬运组件包括安装于加工平台上的第一支柱,第一支柱上安装有第一横向气动滑台,第一横向气动滑台的移动端上安装有第一竖向气动滑台,第一竖向气动滑台的移动端上安装有用于抓取塑料骨架的第一气动夹爪。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气动夹爪抓取塑料骨架,通过第一横向气动滑台和第一竖向气动滑台实现对第一气动夹爪的位移,从而将塑料骨架搬运至对应的定位座上。
[001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压组件包括安装于固定盘上的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伸出端上连接有支撑臂,所述支撑臂上安装有用于压住塑料骨架的压杆件,所述压杆件包括固定管及沿轴向滑动设置在固定管上的伸出杆,所述伸出杆外端下端设有第一限位凸缘,并且伸出杆外周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上端抵在固定管的下端面上,第二弹簧的下端抵在第一限位凸缘的上端面上。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杆件可伸缩并附带弹簧缓冲的设计使其在抵住塑料骨架的瞬间不会对其产生刚性撞击,从而起到保护塑料骨架的效果。
[0012]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上顶组件包括固定座,固定座上安装有第二气缸,第二气缸的伸出端上连接有推板,推板上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固定座上还设有导向座,导向座上沿竖向滑动设置有用于抵紧定位座的顶杆,所述顶杆经轴转动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滚动设置在弧形槽中,第二气缸推动推板伸缩时,所述轴承在弧形槽中来回滚动,进而使顶杆上下位移。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起到抵紧定位座的作用,从而实现将塑料骨架夹紧在定位座上的效果。
[0014]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上料组件包括用于金属插片出料的第二出料振动
盘、第二直振器、用于传输金属插片的第二输送轨道,所述第二输送轨道安装于第二直振器上,第二输送轨道的一端与第二出料振动盘的出口端相连接,第二输送轨道的另一端设置在顶推组件的一侧。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实现金属插片的双通道输出,并且传输平稳有序,能够显著提升工作效率。
[0016]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推组件包括安装于加工平台上的支座,所述支座上安装有第三气缸以及导轨,所述导轨上沿长度方向滑动设置有对接滑台,所述对接滑台上安装有导座,所述导座上开设有导向通道,所述第三气缸的伸出端联动连接有联动块,所述联动块上设有贯穿导向通道的推杆,所述对接滑台上靠近导向通道外端的位置对称设有用于放置金属插片的两个安置槽。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气缸的伸出端带动联动块伸出,进而使推杆伸出,推杆伸出的过程中推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金属插片与塑料骨架组装设备,所述塑料骨架(1)上设有供金属插片(2)插入的插槽(3),其特征在于:包括加工平台(4)、设置于加工平台(4)上的分度盘(5)以及围绕分度盘(5)依次设置的骨架上料机构(6)、骨架及插片铆接机构(7)、插片整形机构(8)、CCD相机检测机构(9)、卸载除尘机构(10);所述分度盘(5)包括驱动组件(11)以及设置于驱动组件(11)上的固定盘(12)和转动盘(13),所述驱动组件(11)与转动盘(13)联动连接并驱动转动盘(13)转动,所述转动盘(13)上沿周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定位座(14);所述骨架上料机构(6)包括第一上料组件(15)以及用于搬运塑料骨架(1)的第一搬运组件(16),所述第一上料组件(15)包括用于塑料骨架(1)出料的第一出料振动盘(17)、第一直振器(18)、用于传输塑料骨架(1)的第一输送轨道(19),所述第一输送轨道(19)安装于第一直振器(18)上,第一输送轨道(19)的一端与第一出料振动盘(17)的出口端相连接,第一输送轨道(19)的另一端设置在第一搬运组件(16)下方,当塑料骨架(1)被输送至第一搬运组件(16)下方时,第一搬运组件(16)将塑料骨架(1)搬运至对应的定位座(14)上;所述骨架及插片铆接机构(7)包括设置于对应定位座(14)上方用于压紧塑料骨架(1)的下压组件(20)、设置在对应定位座(14)下方用于抵住定位座(14)的第一上顶组件(21)、设置在加工平台(4)一侧的两组第二上料组件(22)、设置在加工平台(4)上用于将金属插片(2)插入塑料骨架(1)插槽(3)中的顶推组件(23)以及用于将两组第二上料组件(22)上的金属插片(2)送至顶推组件(23)上的两组插片移位组件(24);当分度盘(5)上对应的定位座(14)带动插接有金属插片(2)的塑料骨架(1)到达插片整形机构(8)下方时,所述插片整形机构(8)对插接在塑料骨架(1)上的金属插片(2)进行压平;当分度盘(5)上对应的定位座(14)带动插接有金属插片(2)的塑料骨架(1)到达CCD相机检测机构(9)下方时,所述CCD相机检测机构(9)对插接有金属插片(2)的塑料骨架(1)进行形态检测;检测完成并且合格的插接有金属插片(2)的塑料骨架(1)通过卸载除尘机构(10)进行出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插片与塑料骨架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座(14)包括设置于转动盘(13)两侧的支撑板(25)和下板(26),支撑板(25)与下板(26)之间通过多个导柱(27)相连接,所述转动盘(13)上还设有多个供所述导柱(27)穿过的导管(28),所述下板(26)与转动盘(13)之间夹设有第一弹簧(29),所述支撑板(25)上开设有定位槽(30),定位槽(30)上安装有用于塑料骨架(1)定位的定位柱(3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插片与塑料骨架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搬运组件(16)包括安装于加工平台(4)上的第一支柱(32),第一支柱(32)上安装有第一横向气动滑台(33),第一横向气动滑台(33)的移动端上安装有第一竖向气动滑台(34),第一竖向气动滑台(34)的移动端上安装有用于抓取塑料骨架(1)的第一气动夹爪(3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插片与塑料骨架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组件(20)包括安装于固定盘(12)上的第一气缸(36),第一气缸(36)的伸出端上连接有支撑臂(37),所述支撑臂(37)上安装有用于压住塑料骨架(1)的压杆件(38),所述压杆件(38)包括固定管(39)及沿轴向滑动设置在固定管(39)上的伸出杆(40),所述伸出杆(40)外端下端设有第一限位凸缘(41),并且伸出杆(40)外周套设有第二弹簧(42),所述第二弹簧(42)的上端抵在固定管(39)的下端面上,第二弹簧(42)的下端抵在第一限位凸缘(41)的上端面上;
所述第一上顶组件(21)包括固定座(43),固定座(43)上安装有第二气缸(44),第二气缸(44)的伸出端上连接有推板(45),推板(45)上开设有弧形槽(46),所述固定座(43)上还设有导向座(47),导向座(47)上沿竖向滑动设置有用于抵紧定位座(14)的顶杆(48),所述顶杆(48)经轴转动连接有轴承(49),所述轴承(49)滚动设置在弧形槽(46)中,第二气缸(44)推动推板(45)伸缩时,所述轴承(49)在弧形槽(46)中来回滚动,进而使顶杆(48)上下位移。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插片与塑料骨架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料组件(22)包括用于金属插片(2)出料的第二出料振动盘(50)、第二直振器(51)、用于传输金属插片(2)的第二输送轨道(52),所述第二输送轨道(52)安装于第二直振器(51)上,第二输送轨道(52)的一端与第二出料振动盘(50)的出口端相连接,第二输送轨道(52)的另一端设置在顶推组件(23)的一侧。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插片与塑料骨架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推组件(23)包括安装于加工平台(4)上的支座(53),所述支座(53)上安装有第三气缸(54)以及导轨(55),所述导轨(55)上沿长度方向滑动设置有对接滑台(56),所述对接滑台(56)上安装有导座(57),所述导座(57)上开设有导向通道(58),所述第三气缸(54)的伸出端联动连接有联动块(59),所述联动块(59)上设有贯穿导向通道(58)的推杆(60),所述对接滑台(56)上靠近导向通道(58)外端的位置对称设有用于放置金属插片(2)的两个安置槽(61);所述对接滑台(56)上还设有与安置槽(61)相连通的导槽(62),所述推杆(60)的底部嵌设在导槽(62)中,所述导槽(62)上沿长度方向设有限位凸筋(63),所述推杆(60)上设有与限位凸筋(63)相配合的限位凹槽(64);所述顶推组件(23)还包括第三弹簧(65),所述联动块(59)上开设有第一圆槽(66),所述导座(57)上开设有第二圆槽(67),所述第三弹簧(65)的两端分别嵌设在第一圆槽(66)和第二圆槽(67)中;所述第三气缸(54)的伸出端上安装有连接螺丝(68),所述联动块(59)上开设有供连接螺丝(68)嵌入的第一T形槽(69);所述对接滑台(56)的底部开设有一对第一气道(70),所述第一气道(70)的上端与对应的安置槽(61)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仁余杨春亿向世才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科博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