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侧面自动压紧减振的精密锻造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7556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侧面自动压紧减振的精密锻造模具,涉及模块锻造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面压紧组件,侧面压紧组件包括立板,立板底部固定连接在底座上表面,立板左侧上方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支撑块左端转动连接有斜臂,斜臂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杆,顶杆上方滑动连接有压杆,压杆右端固定连接有压块,压块左侧固定连接有减振弹簧,减振弹簧左端固定连接在顶杆右侧,立板左侧下方固定连接有两个轨道板,两个所述轨道板之间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左侧固定连接有两个承接板,两个所述承接板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侧面压紧组件,保证锻造模块始终保持在模具的中间。造模块始终保持在模具的中间。造模块始终保持在模具的中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侧面自动压紧减振的精密锻造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模块锻造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可侧面自动压紧减振的精密锻造模具。

技术介绍

[0002]锻造模具是指一种能使坯料成形为模锻件的工具。锻造模具是模锻件生产中必需的关键工艺装备,是设备每一行程都需要使用的工具,在模锻件生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模具锻造是指先将金属加热,烧红成为可塑形的状态,再把它放入模具中,通过模具的上下模的靠近,在模块上下表面产生相应形状,在锻造过程中,上模具会反复被砸下,使得模块上下表面成型。
[0003]模块在锻造过程中,必须位于模具中央,否则模块上下表面产生的形状会偏离模块预定位置,导致锻造失败,但现有模块大多靠人工夹持,上模具反复砸下后,模块振动,会产生偏离,误差较大,锻造效果不好。为解决上述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可侧面自动压紧减振的精密锻造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侧面自动压紧减振的精密锻造模具,本技术方案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模块在锻造过程中,必须位于模具中央,否则模块上下表面产生的形状会偏离模块预定位置,导致锻造失败,但现有模块大多靠人工夹持,上模具反复砸下后,模块会偏离,误差较大,锻造效果不好的问题。
[0005]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可侧面自动压紧减振的精密锻造模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面压紧组件,侧面压紧组件包括立板,立板底部固定连接在底座上表面,立板左侧上方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支撑块左端转动连接有斜臂,斜臂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杆,顶杆上方滑动连接有压杆,压杆右端固定连接有压块,压块左侧固定连接有减振弹簧,减振弹簧左端固定连接在顶杆右侧,立板左侧下方固定连接有两个轨道板,两个所述轨道板之间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左侧固定连接有两个承接板,两个所述承接板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臂,转动臂左端转动连接在斜臂底端。
[0007]优选的,所述转动臂左端斜向下固定连接有转动把手。
[0008]优选的,所述轨道板底部固定连接有挡块,挡块右侧固定连接在立板左侧。
[0009]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表面中间固定连接有模台,模台顶部中间固定连接有下模具,下模具上表面设置有锻造模块。
[0010]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表面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顶板下表面中间固定连接有气缸,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上模具。
[0011]优选的,所述压杆左端固定连接有防脱片。
[0012]优选的,所述轨道板俯视截面为L形。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侧面自动压紧减振的精密锻造模具,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4]1、通过设置侧面压紧组件,两个侧面压紧组件同时向内挤压,保证滑块在轨道板中的高度相同,则根据两个侧面压紧组件的对称性,侧面压紧组件将锻造模块压紧到下模具和上模具的正中间,并且在上模具与下模具对锻造模块锻压过程中,对锻造模块左右挤压固定,使得锻造模块不会在上模具反复砸落锻造的挤压过程中位置偏移,从而能以较高精度对锻造模块进行锻造,得到锻造效果较好的锻造模块;
[0015]2、通过设置减振弹簧,使得整个挤压过程较为缓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挤压过程中,不会对锻造模块造成损伤,同时,压缩后的减振弹簧仍具有一定弹性,锻造模块被挤压的过程中,锻造模块的横向振动对侧面压紧组件的反作用力,能很好的被减振弹簧吸收。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正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侧面压紧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标号为:
[0019]101、上模具;102、底座;103、模台;104、下模具;105、锻造模块;106、气缸;107、顶板;108、支撑杆;
[0020]200、侧面压紧组件;201、压杆;202、顶杆;203、斜臂;204、转动把手;205、转动臂;206、挡块;207、减振弹簧;208、压块;209、支撑块;210、立板;211、滑块;212、承接板;213、轨道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技术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技术。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0022]参照图1

2所示,一种可侧面自动压紧减振的精密锻造模具,包括底座102,所述底座102上表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面压紧组件200,侧面压紧组件200包括立板210,立板210底部固定连接在底座102上表面,立板210左侧上方固定连接有支撑块209,支撑块209左端转动连接有斜臂203,斜臂203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杆202,顶杆202上方滑动连接有压杆201,压杆201右端固定连接有压块208,压块208左侧固定连接有减振弹簧207,减振弹簧207左端固定连接在顶杆202右侧,立板210左侧下方固定连接有两个轨道板213,两个所述轨道板213之间滑动连接有滑块211,滑块211左侧固定连接有两个承接板212,两个所述承接板212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臂205,转动臂205左端转动连接在斜臂203底端;
[0023]参照图1和图2,使用时,将锻造模块105放置在下模具104上,最初未对锻造模块105夹持时,滑块211位于轨道板213下方,转动臂205倾斜设置,此时,下压转动把手204,则转动臂205带动滑块211沿轨道板213向上滑动,转动臂205会向水平状态靠近,由此,使得斜臂203底端到立板210的距离变大,于是,在支撑块209的作用下,顶杆202会被压向立板210,由此,压块208会靠近锻造模块105,在接触到锻造模块105时,因为压块208与顶杆202滑动连接,所以会反向压缩减振弹簧207,当减振弹簧207被压缩到足够紧时,压块208对锻造模块105形成固定,只要保证两个对称的滑块211位于同一高度,就能保证锻造模块105位于中
心位置,之后,上模具101反复砸落,对锻造模块105进行锻造。
[0024]具体的,转动臂205左端斜向下固定连接有转动把手204。
[0025]轨道板213底部固定连接有挡块206,挡块206右侧固定连接在立板210左侧。
[0026]底座102上表面中间固定连接有模台103,模台103顶部中间固定连接有下模具104,下模具104上表面设置有锻造模块105。
[0027]底座102上表面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08,支撑杆108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107,顶板107下表面中间固定连接有气缸106,气缸10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上模具101。
[0028]压杆201左端固定连接有防脱片。
[0029]轨道板213俯视截面为L形。
[0030]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通过设置侧面压紧组件200,两个侧面压紧组件200同时向内挤压,保证滑块211在轨道板213中的高度相同,则根据两个侧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侧面自动压紧减振的精密锻造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02),所述底座(102)上表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面压紧组件(200),侧面压紧组件(200)包括立板(210),立板(210)底部固定连接在底座(102)上表面,立板(210)左侧上方固定连接有支撑块(209),支撑块(209)左端转动连接有斜臂(203),斜臂(203)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杆(202),顶杆(202)上方滑动连接有压杆(201),压杆(201)右端固定连接有压块(208),压块(208)左侧固定连接有减振弹簧(207),减振弹簧(207)左端固定连接在顶杆(202)右侧,立板(210)左侧下方固定连接有两个轨道板(213),两个所述轨道板(213)之间滑动连接有滑块(211),滑块(211)左侧固定连接有两个承接板(212),两个所述承接板(212)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臂(205),转动臂(205)左端转动连接在斜臂(203)底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侧面自动压紧减振的精密锻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臂(205)左端斜向下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林
申请(专利权)人:金湖鑫润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