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距离的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27503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33
本公开提出一种井下距离的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具体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其中,应用于定位基站的方法包括:在接收到定位标签发送的第一数据包的情况下,向定位标签发送第二数据包;接收并解析定位标签发送的第三数据包;将第三数据包进行解析,以确定时间参数中包含的第一时长及第二时长,第一时长为定位标签发送第一数据包至接收第二数据包间的时长,第二时长为定位标签接收第二数据包至发送第三数据包间的时长;确定接收第一数据包至发送第二数据包间的第三时长、以及确定发送第二数据包至接收第三数据包间的第四时长;基于第一时长、第二时长、第三时长及第四时长,确定定位标签与定位基站间的距离。确定定位标签与定位基站间的距离。确定定位标签与定位基站间的距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井下距离的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0001]本公开涉及计算机
,具体涉及一种井下距离的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通常,煤矿井下环境复杂,为了尽量保证煤矿人员的安全,可以对进行的煤矿人员或设备进行实时追踪、定位,以及时获知煤矿人员或设备的实时位置。
[0003]相关技术中,通常采用基于飞行时间的双边双向测距方法,也即进行一次煤矿人员携带的定位标签与定位基站间的测距,需要进行四次消息的发送与接收,从而使得通信过程较长,可能占用较多的时隙,测距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公开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5]本公开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井下距离的确定方法,应用于定位基站,所述方法包括:在接收到定位标签发送的第一数据包的情况下,向所述定位标签发送第二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含所述定位标签的标识,所述第二数据包中包含所述定位基站的标识;接收所述定位标签发送的第三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三数据包中包含时间参数;将所述第三数据包进行解析,以确定所述时间参数中包含的第一时长及第二时长,其中,所述第一时长为所述定位标签发送第一数据包至接收第二数据包间的时长,所述第二时长为所述定位标签接收所述第二数据包至发送所述第三数据包间的时长;根据接收第一数据包的时刻、发送第二数据包的时刻及接收第三数据包的时刻,确定第三时长及第四时长,其中,所述第三时长为接收所述第一数据包至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包间的时长,所述第四时长为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包至接收所述第三数据包间的时长;基于所述第一时长、所述第二时长、所述第三时长及所述第四时长,确定所述定位标签与所述定位基站间的距离。
[0006]可选的,所述向所述定位标签发送第二数据包,包括:将所述第一数据包进行解析;在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含定位标签标识的情况下,向所述定位标签标识对应的定位标签发送第二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二数据包中包含所述定位基站的标识。
[0007]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时长、所述第二时长、所述第三时长及所述第四时长,确定所述定位标签与所述定位基站间的距离,包括:基于所述第一时长与所述第三时长间的第一差值,确定所述定位标签与所述定位基站间的距离;或者,
基于所述第四时长与所述第二时长作差间的第二差值,确定所述定位标签与所述定位基站间的距离。
[0008]可选的,所述定位基站包含两个测距模块,在所述确定所述定位标签与所述定位基站间的距离之后,还包括:将接收所述第一数据包靠前时刻的测距模块确定为第一测距模块,将接收所述第一数据包靠后时刻的测距模块确定为第二测距模块;在所述第一测距模块与所述定位基站中初始第一模块的位置相同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定位标签位于所述初始第一模块的方向;在所述第一测距模块与所述定位基站中初始第二模块的位置相同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定位标签位于所述初始第二模块的方向。
[0009]本公开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井下距离的确定方法,应用于定位标签,包括:发送第一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含所述定位标签的标识;接收定位基站发送的第二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二数据包中包含所述定位基站的标识;对所述第二数据包进行解析,以确定对应的定位基站标识;向所述定位基站标识对应的定位基站发送第三数据包,以使所述定位基站通过对所述第三数据包进行解析,确定所述定位基站与所述定位标签间的距离,其中,所述第三数据包中包含时间参数。
[0010]可选的,在所述向所述定位基站发送第三数据包之前,还包括;确定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时刻、接收第二数据包的时刻、及发送第三数据包的时刻;将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至接收所述第二数据包间的时长确定为第一时长;将接收所述第二数据包至发送所述第三数据包间的时长确定为第二时长;将所述第一时长、第二时长作为时间参数添加至所述第三数据包中。
[0011]可选的,所述发送第一数据包,包括:按照设定的周期发送第一数据包。
[0012]本公开第三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井下距离的确定装置配置在定位基站侧,所述装置包括:发送模块,用于在接收到定位标签发送的第一数据包的情况下,向所述定位标签发送第二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含所述定位标签的标识,所述第二数据包中包含所述定位基站的标识;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定位标签发送的第三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三数据包中包含时间参数;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三数据包进行解析,以确定所述时间参数中包含的第一时长及第二时长,其中,所述第一时长为所述定位标签发送第一数据包至接收第二数据包间的时长,所述第二时长为所述定位标签接收所述第二数据包至发送所述第三数据包间的时长;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接收第一数据包的时刻、发送第二数据包的时刻及接收第三数据包的时刻,确定第三时长及第四时长,其中,所述第三时长为接收所述第一数据包
至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包间的时长,所述第四时长为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包至接收所述第三数据包间的时长;第三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时长、所述第二时长、所述第三时长及所述第四时长,确定所述定位标签与所述定位基站间的距离。
[0013]可选的,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第一数据包进行解析;在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含定位标签标识的情况下,向所述定位标签标识对应的定位标签发送第二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二数据包中包含所述定位基站的标识。
[0014]可选的,所述第三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时长与所述第三时长间的第一差值,确定所述定位标签与所述定位基站间的距离;或者,基于所述第四时长与所述第二时长作差间的第二差值,确定所述定位标签与所述定位基站间的距离。
[0015]可选的,所述定位基站包含两个测距模块,所述第三确定模块,还用于:将接收所述第一数据包靠前时刻的测距模块确定为第一测距模块,将接收所述第一数据包靠后时刻的测距模块确定为第二测距模块;在所述第一测距模块与所述定位基站中初始第一模块的位置相同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定位标签位于所述初始第一模块的方向;在所述第一测距模块与所述定位基站中初始第二模块的位置相同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定位标签位于所述初始第二模块的方向。
[0016]本公开第四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井下距离的确定装置,包括:配置在定位标签侧,所述装置包括: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发送第一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含所述定位标签的标识;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定位基站发送的第二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二数据包中包含所述定位基站的标识;确定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二数据包进行解析,以确定对应的定位基站标识;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定位基站标识对应的定位基站发送第三数据包,以使所述定位基站通过对所述第三数据包进行解析,确定所述定位基站与所述定位标签间的距离,其中,所述第三数据包中包含时间参数。
[0017]可选的,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确定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时刻、接收第二数据包的时刻、及发送第三数据包的时刻;将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至接收所述第二数据包间的时长确定为第一时长;将接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下距离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定位基站,所述方法包括:在接收到定位标签发送的第一数据包的情况下,向所述定位标签发送第二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含所述定位标签的标识,所述第二数据包中包含所述定位基站的标识;接收所述定位标签发送的第三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三数据包中包含时间参数;将所述第三数据包进行解析,以确定所述时间参数中包含的第一时长及第二时长,其中,所述第一时长为所述定位标签发送第一数据包至接收第二数据包间的时长,所述第二时长为所述定位标签接收所述第二数据包至发送所述第三数据包间的时长;根据接收第一数据包的时刻、发送第二数据包的时刻及接收第三数据包的时刻,确定第三时长及第四时长,其中,所述第三时长为接收所述第一数据包至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包间的时长,所述第四时长为发送所述第二数据包至接收所述第三数据包间的时长;基于所述第一时长、所述第二时长、所述第三时长及所述第四时长,确定所述定位标签与所述定位基站间的距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定位标签发送第二数据包,包括:将所述第一数据包进行解析;在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含定位标签标识的情况下,向所述定位标签标识对应的定位标签发送第二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二数据包中包含所述定位基站的标识。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时长、所述第二时长、所述第三时长及所述第四时长,确定所述定位标签与所述定位基站间的距离,包括:基于所述第一时长与所述第三时长间的第一差值,确定所述定位标签与所述定位基站间的距离;或者,基于所述第四时长与所述第二时长作差间的第二差值,确定所述定位标签与所述定位基站间的距离。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基站包含两个测距模块,在所述确定所述定位标签与所述定位基站间的距离之后,还包括:将接收所述第一数据包靠前时刻的测距模块确定为第一测距模块,将接收所述第一数据包靠后时刻的测距模块确定为第二测距模块;在所述第一测距模块与所述定位基站中初始第一模块的位置相同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定位标签位于所述初始第一模块的方向;在所述第一测距模块与所述定位基站中初始第二模块的位置相同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定位标签位于所述初始第二模块的方向。5.一种井下距离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定位标签,包括:发送第一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包含所述定位标签的标识;接收定位基站发送的第二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二数据包中包含所述定位基站的标识;对所述第二数据包进行解析,以确定对应的定位基站标识;向所述定位基站标识对应的定位基站发送第三数据包,以使所述定位基站通过对所述第三数据包进行解析,确定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起伟陈伟王子龙苗可彬陈浩温良付元孟庆勇邵甜甜华冬龙秉政朱文硕
申请(专利权)人: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