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施朝宗专利>正文

导线夹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7338 阅读:3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导线夹头,尤指导线夹头是由一弹性导电材料弯折于绝缘容体内而成,促使导线夹制头固定是抵于容体中定位,而活动端则是预留弹性位移空间并凸伸一延伸片以抵触一端已接地的阻抗,且两端经由朝向活动端的重叠弯折后而再开放构成一V型开口区,将导线经由V型开口区容入后由导线夹头夹固,以提高活动端的单向弹性位移量,并确保达到可相对于阻抗作移动的目的。(*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导线夹头,尤其指导线夹头由一弹性导电材料弯折于绝缘体内而成的导线夹头。在各家有电视台林立的竞争下,在生活周围中除了单纯输送电力的导线之外,就是属于声音、影像、资料等目的的信号传输导线最为常见。然而由于导线的配设效能趋于广泛而复杂的应用,所以如何令导线可在最简便的状态下获得连接及维持良好信号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课题,而在常用端子接头的导线夹头设计中,由于仅是以一弹性导电材料直接对折后,而在开口端以相对连续弯折成V形的形态而形成弹性夹合区(如图1所示),所以在使用上具有下述的问题和缺点一、常用导线夹头由于弹性夹合区仅是构成点接触而已,因此不仅夹持力较差;而且容易产生弹性疲乏无法恢复的问题,所以具有接点不良的缺点。二、以常用导线夹头做为端子接头的内部固定元件时,由于此导线夹头的结构并无自动接触阻抗的设计,所以在现今使用的过程中必须于日后使用的扩充信号端子处另外再匹配一阻抗;藉以防止信号流失及回授驻波的问题,然而此一程序往往为施工人员所忘记或深觉麻烦,造成信号传输效果不良的现象,再者亦可能因大楼住户往来搬迁问题,而在接设设备导线时将阻抗拔离,且在日后搬离后因为未再将阻抗重新匹配而产生信号流失的缺点。本创作人鉴于上述的各项缺点,深觉常用导线夹头在结构设计上未能审慎考虑到实际实施时所产生的问题点,因此引发极多不良问题,所以遂以其多年从事创作设计的经验,积极研发改良在各方条件的审慎考虑之下,终于开创出本技术的结构,将以解决常用技术的各项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导线夹头,尤指导线夹头是由一弹性导电材料弯折于绝缘容体内而成,促使导线夹头固定端抵于容体中定位;而活动端则是预留弹性位移空间并凸伸一延伸片以抵触阻抗,并令两端经由朝向活动端的重叠弯折后而再开放构成一V型开口区,使导线经由V型开口区容入后受到导线夹头夹固,以并提高活动端的单向弹性位移量,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接触不良,信号易流失等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导线夹头,尤指导线夹头由一弹性导线材料弯折于端子接头中的绝缘容体内而成,其特征是导线夹头固定端抵于绝缘容体中定位,而活动端则是预留弹性位移空间并凸伸一延伸片以抵触一端已接地的阻抗,且导线夹头两端经由朝向活动端的重叠弯折后再开放构成一V型开口区。此外,回路导线悬设于活动端的延伸片上方,活动端与回路导线成一可供导线容入后而令延伸片与回路导线接触,并藉以形成达到控制接通回路导线目的的常开状态。本技术的优点一、由于本技术的导线夹头设计已直接于端子接头中结合一阻抗,因此可在常态中保持具有匹配一阻抗形成终端效应,防止导线内部的信号流失或者回授驻波的问题;此外,由于导线结合入端子接头的导线夹头后更可自动令导线夹头脱离阻抗,达到信号传输无误的目的。二、由于在导线夹头的活动端上方预设一阻抗,促使阻抗与延伸片呈常开状态,当活动端与固定端的夹合距离受到导线伸入而扩张时;将可使活动端与预设阻抗接触而形成另一回路。三、由于导线夹头的两端是经由朝向活动端的重叠弯折后而开放构成一V型开口区,所以在导线经由V型开口区容入时;活动端必先在产生重叠弯折部份完全分离的位移量之后才可供导线容入,因此可以增大导线夹头活动端与固定端的位移量(位移量=重叠弯折高度+导线线径),促使活动端在明确的位移变化下而与阻抗产生接触或分离的动作,确保导线夹头产生预定的效能,可防止导线线径太小时而影响活动端动作位移量的问题,否则在活动端动作过小的情况下;可能造成与阻抗接触与否不明确的现象,致而造成失效。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对本技术的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图1是常用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的组成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示意图之一;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示意图之二。请参阅图2、3,本技术的导线夹头1是由一弹性导线材料弯折于端子接头10中的绝缘容体2内而成,其中导线夹头1固定端11是抵于容体2中定位;而活动端12则是预留弹性位移空间并凸伸一延伸片13以抵触一端已接地的阻抗3,以令导线夹头1两端经由朝向活动端12的重叠弯折后而再开放形成一V型开口区14而构成。藉由上述结构的组成,当本技术于实施时,由于可令端子接头10常态保持具有匹配阻抗3,所以不虞预留用的端子接头10会产生信号流失或者回授驻波的问题,而在将导线4(见图4)经由端子接头10的V型开口区14插置入时,则可令导线4顺着V型开口区14产生一推移力量以抵开活动端12,此时由于导线夹头1的固定端11已固定;而活动端12将会产生单向开放的趋势,但是由于在固定端11与活动端12是经由朝向活动端12重叠弯折后才开放构成V型开口区14的设计下,所以活动端12的位移量必须在大于重叠弯折高度后才可供导线4容入(位移量至少等于重叠弯折高度+导线线径),因此在导线4容入后的导线夹头1将可提供较大的夹固力,并且提高活动端12的单向弹性位移量以确保可相对于阻抗3作移动的目的。举例来说,如果活动端12的位移量仅有1mm以决定是否与阻抗3造成接触时,则活动端12与阻抗3的接触与否便在这1mm的间距范围所产生的,所以当导线4的线径有误差时,则很可能造成活动端12的位移量不足1mm而失效,反之;本技术由于经由重叠弯折设计而可加大活动端12在导线4容入后的位移量,所以可在重叠弯折高度中充裕的设定出活动端12与阻抗3接触与否的误差值,因此可以达到较佳的效能稳定性,且不受到导线4线径误差所影响。而且在上述的实施例中亦可令回路导线5(见图5)悬设于活动端12的延伸片13上方,使活动端12与回路导线5构成常开状态,使可在导线夹头1供导线4容入后而令延伸片13接触回路导线5,藉以达到控制接通回路导线5的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导线夹头,尤指导线夹头由一弹性导线材料弯折于端子接头中的绝缘容体内而成,其特征是导线夹头固定端抵于绝缘容体中定位,而活动端则是预留弹性位移空间并凸伸一延伸片以抵触一端已接地的阻抗,且导线夹头两端经由朝向活动端的重叠弯折后再开放构成一V型开口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线夹头,其特征是回路导线悬设于活动端的延伸片上方,活动端与回路导线成一可供导线容入后而令延伸片与回路导线接触,并藉以形成达到控制接通回路导线目的的常开状态。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导线夹头,尤指导线夹头是由一弹性导电材料弯折于绝缘容体内而成,促使导线夹制头固定是抵于容体中定位,而活动端则是预留弹性位移空间并凸伸一延伸片以抵触一端已接地的阻抗,且两端经由朝向活动端的重叠弯折后而再开放构成一V型开口区,将导线经由V型开口区容入后由导线夹头夹固,以提高活动端的单向弹性位移量,并确保达到可相对于阻抗作移动的目的。文档编号H02G7/08GK2432711SQ0023870公开日2001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00年6月15日 优先权日2000年6月15日专利技术者施朝宗 申请人:施朝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导线夹头,尤指导线夹头由一弹性导线材料弯折于端子接头中的绝缘容体内而成,其特征是导线夹头固定端抵于绝缘容体中定位,而活动端则是预留弹性位移空间并凸伸一延伸片以抵触一端已接地的阻抗,且导线夹头两端经由朝向活动端的重叠弯折后再开放构成一V型开口区。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朝宗
申请(专利权)人:施朝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