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出风结构、空调系统和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27018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26
本文公开了一种出风结构、空调系统和车辆。出风结构包括外壳体和内壳体,所述内壳体设置有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的出风方向不同;所述外壳体与所述内壳体滑动连接,所述内壳体相对所述外壳体滑动时能够改变所述第二风道的出风口的面积。出风结构能够灵活调整出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验。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出风结构、空调系统和车辆


[0001]本申请涉及但不限于空调出风技术,特别是一种出风结构、空调系统和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空调出风口多是通过拨片加挡风片调整出风的方向,但这种出风口结构无法调整出风量和减小吹风强度:将出风口关小时,由于出风量不变,会导致吹风强度增加,用户使用体验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出风结构、空调系统和车辆,能够灵活调整出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000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出风结构,出风结构包括外壳体和内壳体,所述内壳体设置有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的出风方向不同;
[0005]所述外壳体与所述内壳体滑动连接,所述内壳体相对所述外壳体滑动时能够改变所述第二风道的出风口的面积。
[0006]进一步,所述第一风道的出风口设置于所述内壳体的可伸出所述外壳体的端面上,所述第二风道的出风口设置于所述内壳体的沿滑动方向延伸的侧面上;
[0007]所述内壳体相对所述外壳体滑动时,所述外壳体能够开启或封闭所述第二风道的出风口。
[0008]进一步,所述第一风道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水平段、第一倾斜段和第二水平段,所述第一水平段的前端开口构成所述第一风道的进风口,所述第二水平段的末端开口构成所述第一风道的出风口;
[0009]所述第二风道包括相连的第三水平段和第二倾斜段,所述第三水平段的前端开口构成所述第二风道的进风口,所述第二倾斜段的末端开口构成所述第二风道的出风口;所述第一倾斜段和第二倾斜段的倾斜方向相同。
[0010]进一步,所述外壳体内设置有连通的滑动腔和进风腔,所述内壳体安装在所述滑动腔中;所述进风腔内设置有第一叶片,所述第一叶片能够转动以封闭所述进风腔;
[0011]所述第一风道的进风口和所述第二风道的进风口均与所述进风腔连通。
[0012]进一步,所述第一风道的进风口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一风道的出风口的面积,和/或,所述第二风道的进风口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风道的进风口的面积。
[0013]进一步,出风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壳体上的第一驱动装置;
[0014]所述内壳体包括风道主体、连接段和齿条,所述齿条通过所述连接段安装在所述风道主体的表面;所述外壳体的侧面设置有滑动槽,所述连接段穿设于所述滑动槽中;
[0015]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通过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传动,以控制所述内壳体相对所述外壳体滑动。
[0016]进一步,出风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内壳体上的第二驱动装置;
[0017]所述第一倾斜段内设置有第二叶片,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带动所述第二叶片旋转以调整所述第一风道的出风方向;和/或,所述第二倾斜段内设置有第二叶片,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带动所述第二叶片旋转以调整所述第二风道的出风方向。
[0018]进一步,出风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风道的出风口处的出风面板,所述出风面板包括出风区和位于所述出风区下方的遮挡区,所述出风区上设置有出风孔。
[0019]进一步,外壳体和风壳体均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所述筒状结构的外轮廓为矩形,所述内壳体的一端位于所述外壳体内,另一端伸出所述外壳体外,所述内壳体设置的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通过一中间隔板分隔。
[0020]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空调系统包括出风管和前述的出风结构,所述出风结构设置在所述出风管的末端。
[0021]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车辆包括车载空调系统,所述车载空调系统采用如前述的空调系统。
[0022]相比于一些技术,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出风结构,包括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通过改变第二风道的出风口面积,进而调整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的出风强度、出风速度等。设置两个风道进行吹风,调节灵活,在第二风道完全关闭后仍可由第一风道进行吹风,在保证吹风的情况下可避免对用户直吹,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且外壳体和内壳体相对滑动的方式,动作稳定,消除了现有技术中出风口处叶片转动容易卡住等情况。
[002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系统,能够灵活调整出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002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用户的驾驶体验好,可满足用户快速升温、降温以及无感吹风等多种需求。
[0026]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
附图说明
[0027]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制。
[0028]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出风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9]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出风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二(第二风道出风口面积最大状态);
[0030]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出风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三(剖视图);
[0031]图4为图2中A

A剖视图;
[0032]图5为图4中B部结构的放大图。
[0033]图示说明:
[0034]1‑
外壳体,11

滑动腔,12

进风腔,13

滑动槽,2

内壳体,21

第一风道,211

第一水平段,212

第一倾斜段,213

第二水平段,22

第二风道,221

第三水平段,222

第二倾斜段,23

中间隔板,24

风道主体,25

连接段,26

齿条,3

出风面板,31

出风区,311

出风孔,32

遮挡区,41

第一叶片,42

第二叶片,51

第一驱动装置,52

第二驱动装置,53

第三驱动装置,54

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0036]在目前使用的空调系统中,出风口处通过设置可转动的挡风片以调整出风方向及关闭出风。但当用户希望减小吹风强度时,挡风片并不能实现该效果,单一的出风通道仅能够通过挡风片改变吹风方向,不能通过减小出风口面积达到减小吹风强度的效果。
[0037]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出风结构,如图1至图5所示,出风结构包括外壳体1和内壳体2,内壳体2设置有第一风道21和第二风道22,第一风道21和第二风道22的出风方向不同;外壳体1与内壳体2滑动连接,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和内壳体,所述内壳体设置有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的出风方向不同;所述外壳体与所述内壳体滑动连接,所述内壳体相对所述外壳体滑动时能够改变所述第二风道的出风口的面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道的出风口设置于所述内壳体的可伸出所述外壳体的端面上,所述第二风道的出风口设置于所述内壳体的沿滑动方向延伸的侧面上;所述内壳体相对所述外壳体滑动时,所述外壳体能够开启或封闭所述第二风道的出风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道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水平段、第一倾斜段和第二水平段,所述第一水平段的前端开口构成所述第一风道的进风口,所述第二水平段的末端开口构成所述第一风道的出风口;所述第二风道包括相连的第三水平段和第二倾斜段,所述第三水平段的前端开口构成所述第二风道的进风口,所述第二倾斜段的末端开口构成所述第二风道的出风口;所述第一倾斜段和第二倾斜段的倾斜方向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内设置有连通的滑动腔和进风腔,所述内壳体安装在所述滑动腔中;所述进风腔内设置有第一叶片,所述第一叶片能够转动以封闭所述进风腔;所述第一风道的进风口和所述第二风道的进风口均与所述进风腔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道的进风口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一风道的出风口的面积,和/或,所述第二风道的进风口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风道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明张强王李敏周春亮王辉辉
申请(专利权)人: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