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型跑道粘接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6826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粘接剂技术,提供一种预制型跑道粘接剂,包括甲组和乙组,按质量分数计,所述甲组包括石蜡700~800份、聚醚220 2000~2200份、聚醚330 1000~1200份、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1000~1200份,所述乙组包括石蜡1700~1800份、聚醚1000 400~500份、扩链剂150~160份、降粘剂10~15份、色粉400~500份。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采用聚醚多元醇、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和扩链剂进行混合反应生成的聚氨酯粘接剂,有机挥发物少,气味小,粘接性能好,环保无污染,是一种新型的环保型跑道粘接剂。是一种新型的环保型跑道粘接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型跑道粘接剂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粘接剂
,特别涉及一种预制型跑道粘接剂。

技术介绍

[0002]预制型跑道在铺设前,需要将简介及由甲组、乙组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搅拌一段时间后,加入催干剂继续搅拌,再倒入定好的卷材铺设位置即可。粘接剂使用一段时间后常常会变黄,以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为原料制备的聚氨酯粘接剂,在紫外线的作用下,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的亚甲基会发生氧化,形成不稳定的请过氧化物,从而形成发色基团醌酰亚胺结构,导致跑道色泽暗淡;粘接剂在光和氧气的氧化作用下,粘接性能也会下降,导致跑道产生裂缝或破损。
[0003]授权公告号为CN106189236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环保跑道,其含有75~85重量份的聚合物,1~3重量份的填料,1~2重量份的促进剂,0.5~0.8重量份的防老剂,2~5重量份的油脂,3~6重量份的聚醚多元醇,0.05~0.1重量份的抗氧化剂,0.05~0.1重量份的紫外线吸收剂。所述材料形成跑道时,机械性能好,表干时间和固化时间短,耐磨性好,耐候性、防水性佳,不易老化。该申请采用的抗氧剂和紫外线吸收剂均为有机化合物,稳定性较差,难以起到长时间的抗老化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制型跑道粘接剂,具有抗紫外线效果好、能够长时间保持跑道色彩的效果。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预制型跑道粘接剂,包括甲组和乙组,按质量分数计,所述甲组包括石蜡700~800份、聚醚220 2000~2200份、聚醚330 1000~1200份、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1000~1200份,所述乙组包括石蜡1700~1800份、聚醚1000 400~500份、扩链剂150~160份、降粘剂10~15份、色粉400~500份。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聚醚多元醇、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和扩链剂进行混合反应生成的聚氨酯粘接剂,有机挥发物少,气味小,粘接性能好,环保无污染,是一种新型的环保型跑道粘接剂。
[0007]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甲组还包括抗氧剂20~40份、抗紫外线吸收剂20~40份,所述乙组还包括抗氧剂20~40份、抗紫外线吸收剂20~40份。
[0008]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抗氧剂包括抗氧剂1010 10~20份、抗氧剂168 10~20份。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抗氧剂1010和抗氧剂168复配,可是粘接剂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抗氧剂1010为四[β

(3,5

二叔丁基
‑4‑
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可消除有机物降解过程中的自由基,阻止一系列的自由基链式反应,达到抗氧化的效果,抗氧剂168为亚磷酸酯抗氧剂,可分解过氧化物,阻止自由基的产生,二者结合,可从多方面减缓粘接剂氧化。
[0010]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抗紫外线吸收剂包括改性纳米抗紫外线氧化物200~300份,所述改性纳米抗紫外线氧化物为改性纳米TiO2或改性纳米ZnO。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改性纳米抗紫外线氧化物作为抗紫外线剂,相对于有机的紫外线吸收剂,纳米抗紫外线氧化物不易挥发,不易分解,吸收紫外线后不会变色,可长时间起到抗紫外线的作用,且不会导致粘接剂黄变。纳米TiO2和纳米ZnO可对紫外线进行散射和吸收,从而避免粘接剂中其他的有机物在紫外线作用下分解。
[0012]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改性纳米抗紫外线氧化物由纳米紫外线抗紫外线氧化物与偶联剂、多巴胺混合改性制得。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纳米抗紫外线氧化物粒径小,表面能高,常常发生团聚现场,采用偶联剂KH

570等对纳米抗紫外线氧化物表面进行改性,可使纳米抗紫外线氧化物由亲水性变为亲油性,可使纳米粒子在有机相中充分分散。多巴胺在偶联剂的作用下可与石蜡相容,多巴胺上的羟基可与纳米抗紫外线氧化物表面的羟基形成氢键,在偶联剂的作用下,多巴胺与纳米抗紫外线氧化物结合,分散在粘接剂中,甲组与乙组混合形成粘接剂与橡胶颗粒混合,喷涂在跑道表面后,多巴胺与氧气发生自聚反应,沾附在橡胶颗粒和跑道表面,多巴胺与纳米抗紫外线氧化物结合紧密,从而可将纳米抗紫外线氧化物沉积到橡胶颗粒和跑道表面,形成一层抗紫外线纳米氧化物层,从而达到良好的抗紫外线效果。
[0014]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甲组还包括甲基丙烯酸乙酯200~400份。
[0015]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乙组还包括引发剂,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钾或过硫酸钠。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甲基丙烯酸乙酯与聚醚多元醇、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反应,聚醚多元醇先与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扩链形成聚氨酯,再利用甲基丙烯酸乙酯对其进行封端,引入不饱和双键,在甲基丙烯酸乙酯的作用下,粘接剂干燥后会具有良好的成膜特性,可在跑道表层颗粒表面附着一层膜,可阻止氧气渗入,并提高跑道表面光泽度。
[0017]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乙组还包括800目滑石粉2500~3000份、400滑石粉500~1000份、高岭土300~500份、二氧化硅100~300份。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粘接剂中添加滑石粉一方面可降低材料成本,另一方面可改善聚氨酯粘接剂的抗冲击性能,提高粘接剂力学性能,降低固化收缩率,起到补强的效果;二氧化硅可提高粘接剂的硬度,降低收缩率和热膨胀系数。
[0019]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乙组还包括2

丙烯酰胺
‑2‑
甲基丙磺酸100~200份。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2

丙烯酰胺
‑2‑
甲基丙磺酸中的磺酸基团可与滑石粉、高岭土、二氧化硅的表面结合,对这些填料起到分散、活化的效果。
[0021]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乙组还包括锌粉2~4份、铋粉1~3份。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锌粉和铋粉可对甲组、乙组混合后,起到催化作用,加快聚醚多元醇与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的反应。
[002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4]1.由于纳米抗紫外线氧化物粒径小,表面能高,常常发生团聚现场,采用偶联剂KH

570等对纳米抗紫外线氧化物表面进行改性,可使纳米抗紫外线氧化物由亲水性变为亲油性,可使纳米粒子在有机相中充分分散。多巴胺在偶联剂的作用下可与石蜡相容,多巴胺
上的羟基可与纳米抗紫外线氧化物表面的羟基形成氢键,在偶联剂的作用下,多巴胺与纳米抗紫外线氧化物结合,分散在粘接剂中,甲组与乙组混合形成粘接剂与橡胶颗粒混合,喷涂在跑道表面后,多巴胺与氧气发生自聚反应,生成高粘度的聚多巴胺,沾附在橡胶颗粒和跑道表面,多巴胺与纳米抗紫外线氧化物结合紧密,从而可将纳米抗紫外线氧化物沉积到橡胶颗粒和跑道表面,形成一层抗紫外线纳米氧化物层,从而达到良好的抗紫外线效果。...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型跑道粘接剂,其特征在于:包括甲组和乙组,按质量分数计,所述甲组包括石蜡700~800份、聚醚220 2000~2200份、聚醚330 1000~1200份、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1000~1200份,所述乙组包括石蜡1700~1800份、聚醚1000 400~500份、扩链剂150~160份、降粘剂10~15份、色粉400~50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型跑道粘接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甲组还包括抗氧剂20~40份、抗紫外线吸收剂20~40份,所述乙组还包括抗氧剂20~40份、抗紫外线吸收剂20~40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制型跑道粘接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剂包括抗氧剂1010 10~20份、抗氧剂168 10~20份。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制型跑道粘接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紫外线吸收剂包括改性纳米抗紫外线氧化物200~300份,所述改性纳米抗紫外线氧化物为改性纳米TiO2或改性纳米Z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冷新兰王敏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晟弘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