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绕组电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6632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绕组电感器,包括壳体,壳体的顶部安装有电感器,壳体的底部安装有底座,壳体的内部中心处安装有安装柱体,安装柱体的内部中心处安装有连接轴,连接轴的外侧套装有扭转弹簧,安装柱体的两侧设有开口,扭转弹簧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均穿过开口,安装柱体的外侧设有一对连接杆,且一对连接杆的一侧分别与扭转弹簧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相连接,一对连接杆的一侧均连接有卡环,壳体的内部在靠近安装柱体的两侧均设有开槽,且连接杆安装在开槽的内部,安装柱体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凹槽;该种单绕组电感器,与外界电器元件进行连接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结构简单合理,具有较高的实用性,便于广泛推广使用。便于广泛推广使用。便于广泛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绕组电感器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子元件
,具体为一种单绕组电感器。

技术介绍

[0002]电感器是能够把电能转化为磁能而存储起来的元件,现有的单绕组电感器,是利用磁芯将导线绕制出一定的匝数,形成绕组缠绕在磁芯的外侧,再通过导线的两端与连接引脚相连接,最后利用电感器与电器元件进行连接,但是大多数单绕组电感器的连接引脚,在与电器元件进行连接时,连接引脚没有进行固定,电感器工作一段时间后,内部会出现晃动和颤动的现象,会导致内部不稳定,使一对连接引脚会出现相互碰撞的情况,影响电感器的使用寿命,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单绕组电感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4]本技术一种单绕组电感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安装有电感器,所述壳体的底部安装有底座,所述壳体的内部中心处安装有安装柱体,所述安装柱体的内部中心处安装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外侧套装有扭转弹簧,所述安装柱体的两侧设有开口,所述扭转弹簧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均穿过开口,所述安装柱体的外侧设有一对连接杆,且一对所述连接杆的一侧分别与扭转弹簧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相连接,一对所述连接杆的一侧均连接有卡环,所述壳体的内部在靠近安装柱体的两侧均设有开槽,且所述连接杆安装在开槽的内部,所述安装柱体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凹槽,一对所述凹槽与开槽之间均设有安装槽,一对所述卡环的一端均穿过开槽、安装槽和凹槽,所述底座的内部设有一对环形槽,一对所述连接杆的底部均连接有移动块,且一对所述移动块的底部均穿过环形槽。
[000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感器包括绕组,绕组的内部套装有磁芯,所述磁芯的顶部安装有磁帽,所述绕组的底部安装有一对引脚,且一对所述引脚均穿过凹槽。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壳体的内部在靠近凹槽的一侧均设有放置槽,且所述放置槽远离安装槽,一对所述卡环的一端能与放置槽的内部相互贴合。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柱体的上下两侧均连接有固定块。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一对所述开槽呈扇形。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一对所述安装槽和环形槽均呈环状的圆弧形。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座和壳体的内部均设有螺纹孔,且所述螺纹孔可通过外连螺钉,完成底座与壳体的连接。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通过凹槽和卡环的配合使用,实现了卡环对引脚的固定,再通过扭转弹簧和连接
杆的配合使用,使连接杆在开槽内进行转动后,达到了可快速返回原位的效果,最后通过移动块和环形槽的配合使用,使移动块在环形槽内滑动后,便于卡环对引脚和壳体之间的固定和拆卸,有效避免该种单绕组电感器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内部出现晃动或者颤动的情况,导致引脚与引脚之间发生碰撞,影响单绕组电感器的使用;该种单绕组电感器,与外界电器元件进行连接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结构简单合理,具有较高的实用性,便于广泛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001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4]图1是本技术一种单绕组电感器的立体图;
[0015]图2是本技术一种单绕组电感器的电感器内部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一种单绕组电感器壳体与卡环的闭合示意图;
[0017]图4是本技术一种单绕组电感器壳体的顶部剖视图;
[0018]图5是本技术一种单绕组电感器底座的示意图;
[0019]图6是本技术一种单绕组电感器连接轴和扭转弹簧的立体图;
[0020]图7是本技术一种单绕组电感器连接杆和移动块的示意图。
[0021]图中:1、电感器;101、绕组;102、磁芯;103、磁帽;104、引脚;2、壳体;3、底座;4、安装柱体;5、连接轴;6、扭转弹簧;7、开口;8、连接杆;9、卡环;10、安装槽;11、开槽;12、凹槽;13、放置槽;14、固定块;15、螺纹孔;16、环形槽;17、移动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3]实施例:如图1

7所示,本技术一种单绕组电感器,包括壳体2,壳体2的顶部安装有电感器1,壳体2的底部安装有底座3,壳体2的内部中心处安装有安装柱体4,安装柱体4的内部中心处安装有连接轴5,连接轴5的外侧套装有扭转弹簧6,安装柱体4的两侧设有开口7,扭转弹簧6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均穿过开口7,安装柱体4的外侧设有一对连接杆8,且一对连接杆8的一侧分别与扭转弹簧6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相连接,一对连接杆8的一侧均连接有卡环9,壳体2的内部在靠近安装柱体4的两侧均设有开槽11,且连接杆8安装在开槽11的内部,安装柱体4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凹槽12,一对凹槽12与开槽11之间均设有安装槽10,一对卡环9的一端均穿过开槽11、安装槽10和凹槽12,底座3的内部设有一对环形槽16,一对连接杆8的底部均连接有移动块17,且一对移动块17的底部均穿过环形槽16。
[0024]其中,电感器1包括绕组101,绕组101的内部套装有磁芯102,磁芯102的顶部安装有磁帽103,绕组101的底部安装有一对引脚104,且一对引脚104均穿过凹槽12,通过安装有的电感器1,实现了电能转化为磁能进行存储的功能。
[0025]其中,壳体2的内部在靠近凹槽12的一侧均设有放置槽13,且放置槽13远离安装槽10,一对卡环9的一端能与放置槽13的内部相互贴合,通过放置槽13的设置,实现了对卡环9的固定,从而达到对引脚104的固定。
[0026]其中,安装柱体4的上下两侧均连接有固定块14,通过安装有的固定块14,防止连接杆8转动的力度过大,影响扭转弹簧6的使用寿命。
[0027]其中,一对开槽11呈扇形,通过开槽11呈扇形,实现了连接杆8与开槽11的转动安装。
[0028]其中,一对安装槽10和环形槽16均呈环状的圆弧形,通过一对安装槽10和环形槽16均呈环状的圆弧形,使卡环9和移动块17分别在安装槽10和环形槽16的内部进行转动,从而实现了卡环9在凹槽12内进行卡合,进而实现了对引脚104的固定。
[0029]其中,底座3和壳体2的内部均设有螺纹孔15,且螺纹孔15可通过外连螺钉,完成底座3与壳体2的连接,通过螺纹孔15的配合使用,使底座3和壳体2通过外连螺钉进行固定。
[0030]工作原理:安装时,将扭转弹簧6安装在安装柱体4的内部,然后将扭转弹簧6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穿过开口7,扭转弹簧6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一侧与连接杆8相连接,然后将卡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绕组电感器,包括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的顶部安装有电感器(1),所述壳体(2)的底部安装有底座(3),所述壳体(2)的内部中心处安装有安装柱体(4),所述安装柱体(4)的内部中心处安装有连接轴(5),所述连接轴(5)的外侧套装有扭转弹簧(6),所述安装柱体(4)的两侧设有开口(7),所述扭转弹簧(6)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均穿过开口(7),所述安装柱体(4)的外侧设有一对连接杆(8),且一对所述连接杆(8)的一侧分别与扭转弹簧(6)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相连接,一对所述连接杆(8)的一侧均连接有卡环(9),所述壳体(2)的内部在靠近安装柱体(4)的两侧均设有开槽(11),且所述连接杆(8)安装在开槽(11)的内部,所述安装柱体(4)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凹槽(12),一对所述凹槽(12)与开槽(11)之间均设有安装槽(10),一对所述卡环(9)的一端均穿过开槽(11)、安装槽(10)和凹槽(12),所述底座(3)的内部设有一对环形槽(16),一对所述连接杆(8)的底部均连接有移动块(17),且一对所述移动块(17)的底部均穿过环形槽(16)。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介亮任志江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市梦源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