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井操作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66327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梯井操作平台,包括框架主体和操作台面。框架主体包括支撑框架和立架。支撑框架的一端与操作台面可拆卸地连接。立架的一端与操作台面可拆卸地连接,立架的另一端与支撑框架通过活动轴相连。立架能够沿着活动轴朝向支撑框架的一侧折叠,且支撑框架能够沿其一端朝向操作台面一侧折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电梯井操作平台,通过框架主体上的立架能够沿着活动轴朝向支撑框架的一侧折叠,然后支撑框架能够沿其一端朝向操作台面一侧折叠,将减小了框架主体在不使用时的占用空间,在使用时,将折叠处打开最后将立架固定在操作台面上即可,该操作台面结构简单,能够快捷方便的进行运输,搭设和拆除节省时间,劳动强度较小,施工效率高。施工效率高。施工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井操作平台


[0001]本技术涉及土建施工建筑
,尤其涉及一种电梯井操作平台。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工具式电梯井操作平台是一种用于电梯井施工过程中,进行电梯井内模板施工,以便于施工效率更好更安全的辅助装置,其在电梯井施工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0003]现有的电梯井操作平台包括多根钢管和多个扣件,多根钢管通过多个扣件连接支设形成脚手架,脚手架上设置有操作板,其在使用时,首先在电梯井的每层通过钢管与扣件连接支设脚手架,并将操作板与脚手架相连,实现电梯井内模板的施工。然而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中仍存在以下缺陷,其搭设和拆除较为费时,劳动强度较大,施工效率较低,占料较多,使用灵活性较低,经济效益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梯井操作平台,其解决了其搭设和拆除较为费时,劳动强度较大,施工效率较低,占料较多,使用灵活性较低,经济效益较差的技术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0008]一种电梯井操作平台,包括框架主体和操作台面;
[0009]所述框架主体包括支撑框架和立架;
[0010]所述支撑框架的一端与所述操作台面可拆卸地连接;
[0011]所述立架的一端与所述操作台面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立架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框架通过活动轴相连;
[0012]所述立架能够沿着活动轴朝向所述支撑框架的一侧折叠,且所述支撑框架能够沿其一端朝向所述操作台面一侧折叠。
[0013]可选地,所述操作台面包括平面板,所述平面板的一侧用以支撑操作,所述平面板的另一侧四周固定连接有边框架,所述边框架的内部设置有调节组件,且所述调节组件与所述平面板固定连接,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调节组件和第二调节组件,所述第一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所述支撑框架在所述平面板上的位置,所述第二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所述立架在所述平面板上的位置。
[0014]可选地,所述操作台面还包括平行于所述边框架一侧边框设置的两个横向框架以及垂直于所述横向框架设置的支撑梁。
[0015]可选地,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两组互相平行设置的调节架,两个所述调节架设置于其中一个所述横向框架与所述边框架的一侧边框之间。
[0016]可选地,所述调节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连接板,其中一个所述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边框架的一侧边框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横向框架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板的侧壁上均开设有连接孔,两个所述连接板上的连接孔一一对应。
[0017]可选地,所述支撑框架包括支撑座、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连接端头和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支撑杆;
[0018]所述连接端头的一端具有安装间隙,所述安装间隙用于插接所述调节架,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端头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座相连。
[0019]可选地,所述第二调节组件与所述第一调节组件的结构及其连接关系均相同。
[0020]可选地,所述连接端头呈弧形。
[0021]可选地,所述支撑杆的折叠角度为0

45
°

[0022](三)有益效果
[002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一种电梯井操作平台,通过框架主体上的立架能够沿着活动轴朝向支撑框架的一侧折叠,然后支撑框架能够沿其一端朝向操作台面一侧折叠,将减小了框架主体在不使用时的占用空间,在使用时,将折叠处打开最后将立架固定在操作台面上即可,该操作台面结构简单,定位方便,能够快捷方便的进行运输,搭设和拆除节省时间,劳动强度较小,施工效率高,使用灵活性较高,进而提高了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的电梯井操作平台的操作台面与地面接触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图1所圈出的“A”处的细节放大示意图;
[0026]图3为本技术的电梯井操作平台的操作台面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图3折叠后的收纳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8]【附图标记说明】
[0029]1:框架主体;11:支撑框架;111:支撑座;112:连接端头;113:支撑杆;12:立架;13:活动轴;
[0030]2:操作台面;21:平面板;22:边框架;23:第一调节组件;231:调节架;231

1:连接板;231

2:连接孔;24:第二调节组件;25:横向框架;26:支撑梁。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了更好的解释本技术,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其中,本文所提及的“上”、“下”、“左”、“右”、“内”和“外”等方位名词以图1的定向为参照。将图1中操作台面2所在的一侧定义为底部。
[0032]实施例1:
[0033]参照图1

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电梯井操作平台,包括框架主体1和操作台面2。在使用时,需要通过框架主体1的一端卡接在下一层的混凝土平台上,同时操作平台2搭接在上一层的混凝土平台上,由于有框架主体1的支撑,所以操作者便可踩踏在其上进行施工了,同时在施工完成以后,该框架主体1便于折叠运输方便。
[0034]框架主体1包括支撑框架11和立架12。
[0035]支撑框架11的一端与操作台面2可拆卸地连接。
[0036]立架12的一端与操作台面2可拆卸地连接,立架12的另一端与支撑框架11通过活动轴13相连。
[0037]立架12能够沿着活动轴13朝向支撑框架11的一侧折叠,且支撑框架11能够沿其一端朝向操作台面2一侧折叠。
[0038]本技术的一种电梯井操作平台,通过框架主体1上的立架12在使用时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二调节组件24的连接板231

1的连接孔231

2上,在不使用时,将螺栓拆除,进而解除立架12与连接板231

1的连接关系,然后立架12能够沿着活动轴13朝向支撑框架11的一侧折叠,接着,松动支撑杆113与连接板231

1的连接处,使得支撑框架11能够沿其一端朝向操作台面2一侧折叠,将减小了框架主体1在不使用时的占用空间,在使用时,将折叠处打开最后将立架12固定在操作台面2上即可,该操作台面结构简单,定位方便,能够快捷方便的进行运输,搭设和拆除节省时间,劳动强度较小,施工效率高,使用灵活性较高,进而提高了经济效益。
[0039]进一步地,操作台面2包括平面板21,平面板21的一侧用以支撑操作,平面板21的另一侧四周固定连接有边框架22,边框架22的内部设置有调节组件,且调节组件与平面板21固定连接,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调节组件23和第二调节组件24,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井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主体(1)和操作台面(2);所述框架主体(1)包括支撑框架(11)和立架(12);所述支撑框架(11)的一端与所述操作台面(2)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立架(12)的一端与所述操作台面(2)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立架(12)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框架(11)通过活动轴(13)相连;所述立架(12)能够沿着活动轴(13)朝向所述支撑框架(11)的一侧折叠,且所述支撑框架(11)能够沿其一端朝向所述操作台面(2)一侧折叠。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井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面(2)包括平面板(21),所述平面板(21)的一侧用以支撑操作,所述平面板(21)的另一侧四周固定连接有边框架(22),所述边框架(22)的内部设置有调节组件,且所述调节组件与所述平面板(21)固定连接,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调节组件(23)和第二调节组件(24),所述第一调节组件(23)用于调节所述支撑框架(11)在所述平面板(21)上的位置,所述第二调节组件(24)用于调节所述立架(12)在所述平面板(21)上的位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井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面(2)还包括平行于所述边框架(22)一侧边框设置的两个横向框架(25)以及垂直于所述横向框架(25)设置的支撑梁(26)。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井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组件(23)包括两组互相平行设置的调节架(231),两个所述调节架(231)设置于其中一个所述横向框架(25)与所述边框架(22)的一侧边框之间。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瑞和邱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欣恒荣晟建筑机械租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