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器及内燃机的窜缸混合气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26244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12
热交换器(1)包括:内管(2);形成于内管(2)的内部的第1流路(3);在内管(2)的径向外侧同轴状地配置的外管(4);形成于内管(2)与外管(4)之间的第2流路(5);在外管(4)的轴向上将第2流路(5)分隔成多个空间(S1)~(S5)的环状的分隔壁(P1)~(P4);以及形成于分隔壁(P1)~(P4)的周向的一个部位的空间出口(E),空间(S1)~(S5)构成为使第2流体绕第2轴(Y)旋转,该第2轴(Y)与位于外管(4)的中心的第1轴(X)正交。交。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热交换器及内燃机的窜缸混合气处理装置


[0001]本公开涉及热交换器及内燃机的窜缸混合气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作为热交换器,具备内管和外管的双重管结构的热交换器是公知的。在该热交换器中,在内管的内部形成有第1流路,在内管与外管之间形成有第2流路,在各流路中流动的流体彼此进行热交换。
[0003]另一方面,在内燃机中,将从活塞与气缸的间隙漏出到曲轴箱内的窜缸混合气向大气排放的窜缸混合气处理装置是公知的。
[0004]在先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

9092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8]在窜缸混合气处理装置中,考虑利用由压缩机生成的压缩空气,从窜缸混合气中分离机油的油分离器。在这样的窜缸混合气处理装置中,通过使用上述的热交换器,例如能够将被导入油分离器的压缩空气与从EGR冷却器排出的引擎冷却水进行热交换。由此,能够抑制因压缩空气的热导致的油分离器的损伤。
[000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管,第1流路,其形成于所述内管的内部,供第1流体流动,外管,其在所述内管的径向外侧同轴状地配置,第2流路,其形成于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之间,供第2流体流动,环状的分隔壁,其在所述外管的轴向上将所述第2流路分隔成多个空间,以及空间出口,其形成于所述分隔壁的周向的一个部位,用于使所述第2流体从上游侧的所述空间向下游侧的所述空间流动;所述空间构成为使所述第2流体绕第2轴旋转,该第2轴与位于所述外管的中心的第1轴正交。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所述分隔壁形成为C字状。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还包括入口部,其形成于所述外管的外周面,用于向所述第2流路内导入所述第2流体;位于所述入口部的中心的第3轴与所述第1轴及所述第2轴正交。4.如权利要求1至3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所述第1轴的轴向上的所述空间的长度被设定为与所述外管的内径相同的长度。5.如权利要求1至4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所述分隔壁设有多个;相邻的所述分隔壁的空间出口彼此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冰室佑树木村康太郎渡边博之
申请(专利权)人:五十铃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