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源用特殊角度均光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5841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背光源用特殊角度均光层,均光层盖设在LED灯珠上方,包括扩散板,扩散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扩散膜,扩散膜上设置有多层复合扩散膜,复合扩散膜上还设置有棱镜片,棱镜片包括基材层、设置在基材层上端的棱角和粘合在基材层下端的透明珠子,棱镜片的棱角为90度,相邻棱镜片之间的距离在5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背光源用特殊角度均光层


[0001]本技术涉及照明元件领域,特别是涉及背光源用特殊角度均光层。

技术介绍

[0002]液晶显示屏在调整亮度色彩的时候会用到一个参数p

gamma,表示的是图象输出值与输入值关系的一种斜线。工厂往往需要对模组的伽马曲线进行调整,以达到更好地还原色彩、提升画质的目的。在p

gamma自动调校技术场合下,需要的背光源也有特定的要求:当液晶面板在GRAY255画面,亮度在300
±
50nit时,辉度计的探头与被测试的液晶面板在上下左右四个方面都成45
°
时的亮度值,除以90
°
时的亮度值,比值在20%

30%之间,而目前市面上的普通光源都只是在均匀度、色坐标、辉度值等方面有要求,并未涉及该参数。为此,需开发一种新的背光源。背光源的基本组成为LED灯板和光学膜片。光学膜片的作用就是将LED这种点光源发出的光均匀的扩散出来,达到雾化效果,现有的均光的膜片在不做特殊改进的情况下,45
°
时上、下、左、右四个方向上的辉度值与90
°
时的辉度值之比值都超出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背光源用特殊角度均光层,解决了背光源均光层不能满足特殊亮度比值的问题。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背光源用特殊角度均光层,所述均光层盖设在LED灯珠上方,其中,包括扩散板,所述扩散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扩散膜,所述扩散膜上设置有多层复合扩散膜,所述复合扩散膜上还设置有棱镜片,所述棱镜片包括基材层、设置在基材层上端的棱角和粘合在基材层下端的透明珠子,所述基材层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棱角的夹角角度为90度,所述棱角的顶端与棱镜片的侧面的夹角为45度,相邻所述棱角之间的距离在50
±
5μm范围内,所述棱镜片上还设置有第二扩散膜,所述第二扩散膜上还设置有光学玻璃。
[0006]优选地,所述棱镜片的厚度在280
±
10μm范围内,所述棱角的高度在25
±
5μm范围内。
[0007]优选地,所述第一扩散膜的和第二扩散膜的厚度不同,分别为210μm和188μm。
[0008]优选地,所述扩散板的另一端还设置有光学玻璃。
[0009]优选地,所述复合扩散膜至少设置有两层。
[0010]优选地,每层所述复合扩散膜的厚度在310
±
10μm范围内。
[0011]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0012]本技术的背光源用特殊角度均光层,盖设在LED灯珠上,使得灯珠发出均匀的光,包括扩散板,扩散板上端设置有第一扩散膜,扩散膜上设置有多层复合扩散膜,复合扩散膜上还设置有棱镜片,棱镜片包括基材层、设置在基材层上端的棱角和粘合在基材层下端的透明珠子,棱镜片的棱角为90度,棱角的顶端与棱镜片的侧面的夹角为45度,相邻棱镜片之间的距离为50
±
5μm范围内,棱镜片上还设置有第二扩散膜,第二扩散膜盖设在棱角
上,第二扩散膜上还设置有光学玻璃。棱角的顶端与棱镜片的侧面的夹角为45度,既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变上下,也可以改变左右方向的光通量,精准的控制了光通量在所需方向的大小,多层扩散膜和扩散板使得光均匀的扩散出来,达到雾化效果,复合扩散膜的光学辉度强可以获得更好的增光、扩散效果。满足客户的要求。成本低,安装简单方便,利于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0013]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0014]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的棱镜片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棱镜片的切割时的俯视图。
[0017]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18]1、扩散板;2、第一扩散膜、3、复合扩散膜;
[0019]4、棱镜片;41、基材层;42、棱角;43、透明珠子;
[0020]5、第二扩散膜;6、光学玻璃;7、LED灯板;8、现有基材。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3]如图1所示,本技术背光源用特殊角度均光层,这个均光层设置在LED灯板7上,灯板上设置有多个LED灯珠,均光层包括扩散板1,扩散板1的最大作用就是使得LED灯珠的散发出来的光源呈现雾面的感觉。扩散板1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扩散膜2,第一扩散膜2上还设置有复合扩散膜3,复合扩散膜3的数量一般不少于两层,本实施例中为2层,复合扩散膜3是在传统的扩散膜上增加可以增亮的膜层或者物质,形成多功能复合增亮膜,还可进行雾化,同时降低模组的总厚度,以及避免了多次组装的成本;复合扩散膜3上还盖设有棱镜片4,棱镜片4的横截面为矩形,棱镜片4的作用更多的是使光源发出的光经棱镜面反射后最终能以预期的固定角度射出。所以棱镜片4在普遍应用于增加背光的正视角亮度。棱镜片4上还设置有第二扩散膜5,第一扩散膜2和第二扩散膜5的作用都是为了使得光线更均匀,第一扩散膜2是使得LED灯珠散发出的光源更均匀,第二扩散膜5是为了让经过层层过滤之后的光线进行最后一次的扩散,保证均匀性。第二扩散膜5和扩散板1的一侧均设置有光学玻璃6,光学玻璃6将整个均光层包裹在内,避免膜层受损;防止水气进入。
[0024]如图3所示,棱镜片4包括基材层41、设置在基材层41上端的棱角42和粘合在基材
层41下端的透明珠子43,棱角顶端的夹角为90度,相邻棱角之间的距离为50
±
5μm范围内,透明珠子43的作用也是使得光源透过更均匀,棱镜片的横截面为矩形,在进行裁切时,棱镜片4的整体为矩形,棱镜片4的侧面与现有基材8的侧面所呈夹角也为45度,这样切下来的棱镜片4,棱角42的顶端与棱镜片4的侧面的夹角为45度,45度的棱角42既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变上下,也可以改变左右方向的光通量,使得辉度计的探头与被测试的液晶面板在上下左右四个方面都成45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源用特殊角度均光层,所述均光层盖设在LED灯珠上方,其特征在于,包括扩散板,所述扩散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扩散膜,所述扩散膜上设置有多层复合扩散膜,所述复合扩散膜上还设置有棱镜片,所述棱镜片包括基材层、设置在基材层上端的棱角和粘合在基材层下端的透明珠子,所述基材层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棱角的夹角角度为90度,所述棱角的顶端与棱镜片的侧面的夹角为45度,相邻所述棱角之间的距离在50
±
5μm范围内,所述棱镜片上还设置有第二扩散膜,所述第二扩散膜上还设置有光学玻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光源用特殊角度均光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棱镜片的厚度在28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留敏王玉伟许斌金伟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西杰易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