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光晕电子纸模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4142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7: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光晕电子纸模组结构,涉及电子显示技术领域,包括电子纸模组、泡棉和盖板;所述盖板通过所述泡棉与所述电子纸模组贴合;所述盖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增透减反射膜和第二增透减反射膜;所述第一增透减反射膜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增透减反射膜的厚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电子纸模组在强光出现镜面反射的问题,避免了发生晕光或者出现彩色波纹的现象发生。者出现彩色波纹的现象发生。者出现彩色波纹的现象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光晕电子纸模组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子显示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光晕电子纸模组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液晶显示器是一种电流刺激液晶分子产生点、线、面配合背景灯管构成画面的超薄显示设备,由于其质地轻盈、耗电量小、辐射低、画面柔和等特点,广受消费者的喜欢,被广泛应用于电视、笔记本、计算机、行动电话、个人数据助理等现代化信息设备中。
[0003]随着人们对于数字化信息处理设备的功能多样化的需求,市面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触摸显示器,这些触摸显示器通常由液晶显示器与触摸屏组建而成,使得原本功能单一的液晶显示器具备触摸功能,功能更为多样化,然而在液晶显示器上安装触摸板后,电子纸模组在强光环境下使用会出现镜面反射问题,经常会发生晕光或者出现彩色波纹等现象,不仅影响美观性,且长期以往也会对液晶显示器中的液晶显示层造成损害,减少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克服电子纸模组在强光出现镜面反射的问题,避免发生晕光或者出现彩色波纹的现象发生。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防光晕电子纸模组结构,包括:
[0006]电子纸模组、泡棉和盖板;
[0007]所述盖板通过所述泡棉与所述电子纸模组贴合;
[0008]所述盖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增透减反射膜和第二增透减反射膜;
[0009]所述第一增透减反射膜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增透减反射膜的厚度。
[0010]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在盖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分别增加一层不同厚度的减反射增透膜,在采用泡棉框贴将盖板与电子纸模组贴合在一起,光从光疏物质射向光密物质时,反射光会有半波损失,在盖板上增加第一增透减反射膜和第二增透减反射膜后,盖板表面的反射光比之前表面反射光的光程差相差半个波长,薄膜前后两个表面的反射光相消,消除盖板表面的反射光,从而增加盖板的透光量,消除了杂散光。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增透减反射膜的厚度为50

100nm。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增透减反射膜的厚度为100

150nm。
[0013]采用上述结构后,在盖板上增加的第一增透减反射膜和第二增透减反射膜分别采用优选地50

100nm和100

150nm厚度,此时盖板表面的反射光比没有增加增透减反射膜之前表面反射光的光程差相差半个波长。
[0014]进一步地,还包括柔性电路板;
[0015]所述柔性电路板设置在所述电子纸模组的一侧。
[0016]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柔性电路板方便电子纸模组与NFC功能模块连接。
[0017]进一步地,所述柔性电路板通过银胶块与所述电子纸模组连接。
[0018]采用上述结构后,柔性电路板通过银胶走线与电子纸模组连接,既焊接牢固,又节省材料布局的空间。
[0019]进一步地,所述电子纸模组与所述泡棉和所述盖板之间形成液晶显示区。
[0020]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21]本技术在盖板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增加一层增透减反射膜,再通过泡棉来框贴将盖板与电子纸模组贴合在一起。光从光疏物质射向光密物质时,反射光会有半波损失,在盖板上增加减反射增透膜后,表面的反射光比未增加之前反射光的光程差相差半个波长,薄膜前后两个表面的反射光相消,消除盖板表面的反射光,增加盖板的透光量,消除杂散光,从而克服电子纸模组在强光出现镜面反射的问题,避免发生晕光或者出现彩色波纹的现象发生。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光晕电子纸模组结构示意图一;
[0023]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光晕电子纸模组结构示意图二;
[0024]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光晕电子纸模组结构的盖板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
[0026]1‑
电子纸模组、2

泡棉、3

盖板、4

柔性电路板、5

银胶块、6

液晶显示区、7

第一增透减反射膜、8

第二增透减反射膜。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0028]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9]本实施例
[0030]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光晕电子纸模组结构,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电子纸模组1、泡棉2和盖板3;
[0031]参阅图2,盖板3通过泡棉2与电子纸模组1贴合;
[0032]参阅图3,盖板3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增透减反射膜7和第二增透减反射膜8;
[0033]第一增透减反射膜7的厚度小于第二增透减反射膜8的厚度。
[0034]具体的,通过在盖板3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分别增加一层不同厚度的减反射增透膜,在采用泡棉2框贴将盖板3与电子纸模组1贴合在一起,光从光疏物质射向光密物质时,反射光会有半波损失,在盖板3上增加第一增透减反射膜7和第二增透减反射膜8后,盖板3表面的反射光比之前表面反射光的光程差相差半个波长,薄膜前后两个表面的反射光相消,消除盖板3表面的反射光,从而增加盖板3的透光量,消除了杂散光。
[0035]其中,第一增透减反射膜7的厚度为50

100nm。
[0036]其中,第二增透减反射膜8的厚度为100

150nm。
[0037]具体的,在盖板3上增加的第一增透减反射膜7和第二增透减反射膜8分别采用优
选地50

100nm和100

150nm厚度,此时盖板3表面的反射光比没有增加增透减反射膜之前表面反射光的光程差相差半个波长。
[0038]参阅图1,其中,防光晕电子纸模组结构还包括柔性电路板4;柔性电路板4设置在电子纸模组1的一侧。
[0039]具体的,通过柔性电路板4方便电子纸模组1与NFC功能模块连接。
[0040]其中,柔性电路板4通过银胶块5与电子纸模组1连接。
[0041]具体的,柔性电路板4通过银胶走线与电子纸模组1连接,既焊接牢固,又节省材料布局的空间。
[0042]其中,电子纸模组1与泡棉2和盖板3之间形成液晶显示区6。
[0043]本技术在盖板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增加一层增透减反射膜,再通过泡棉来框贴将盖板与电子纸模组贴合在一起。光从光疏物质射向光密物质时,反射光会有半波损失,在盖板上增加减反射增透膜后,表面的反射光比未增加之前反射光的光程差相差半个波长,薄膜前后两个表面的反射光相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光晕电子纸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子纸模组(1)、泡棉(2)和盖板(3);所述盖板(3)通过所述泡棉(2)与所述电子纸模组(1)贴合;所述盖板(3)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增透减反射膜(7)和第二增透减反射膜(8);所述第一增透减反射膜(7)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增透减反射膜(8)的厚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光晕电子纸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增透减反射膜(7)的厚度为50

100n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光晕电子纸模组结构,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子奇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兴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