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彩膜基板以及显示面板技术

技术编号:33199236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4 00:32
本申请公开了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彩膜基板以及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基板,基板的一侧表面上形成有黑矩阵;在第一基板设置有黑矩阵的一侧表面上设置色阻层,色阻层上形成有多个色阻,多个色阻分别被黑矩阵隔开;利用透过率渐变的掩膜板对每一个色阻进行曝光,以在色阻上形成具有渐变角度的凸起部。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不仅能够避免额外植入不透光的突起物,以提升显示面板的穿透率,还能够保证液晶分子在像素上的各个位置均具有预倾角,从而缩短响应时间。而缩短响应时间。而缩短响应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彩膜基板以及显示面板


[0001]本申请涉及显示
,尤其是涉及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彩膜基板以及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光电显示技术和半导体制造技术的发展,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简称TFT

LCD)凭借其轻薄、节能、显示品质高以及制作工艺成熟稳定等优势,已经成为显示面板的主流。TFT

LCD主要包括阵列(Array)基板和彩膜基板(Color Filter,CF),以及配置于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间的液晶层(Liquid Crystal,LC)。
[0003]TFT

LCD常用的一种液晶显示模式是垂直配向模式(Vertically Alignment,VA),作为VA显示的共性,不同视野角下的色偏(colorshift)现象是必须解决的问题。现有技术中,为了改善VA显示的色偏,通常是在像素中额外植入凸起物,以使凸起物两侧的液晶取向不同,从而实现多畴显示。
[0004]然而,由于植入的凸起物不透光,会导致像素的开口率下降,继而会造成显示面板的穿透率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彩膜基板以及显示面板,利用透过率渐变的掩膜板对像素上的每一个色阻进行曝光,并在色阻上形成具有渐变角度凸起部,能够解决额外植入凸起导致的穿透率下降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第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基板,基板的一侧表面上形成有黑矩阵;在第一基板设置有黑矩阵的一侧表面上设置色阻层,色阻层上形成有多个色阻,多个色阻分别被黑矩阵隔开;利用透过率渐变的掩膜板对每一个色阻进行曝光,以在色阻上形成具有渐变角度的凸起部。
[0007]其中,利用透过率渐变的掩膜板对每一个色阻进行曝光,以在色阻上形成具有渐变角度的凸起部的步骤,具体包括:获取透过率从中部向两侧逐渐降低的掩膜板;利用透过率从中部向两侧逐渐降低的掩膜板对色阻进行曝光,以在色阻上形成一个具有渐变角度且中间厚度大于两侧厚度的凸起部。
[0008]其中,利用透过率渐变的掩膜板对每一个色阻进行曝光,以在色阻上形成具有渐变角度的凸起部的步骤,具体包括:获取透过率从对角线区域向其余区域逐渐降低的掩膜板;利用透过率从对角线区域向其余区域逐渐降低的掩膜板对色阻进行曝光,以在色阻的对角线区域形成四个具有渐变角度且中间厚度大于两侧厚度的凸起部。
[0009]其中,利用透过率渐变的掩膜板对每一个色阻进行曝光,以在色阻上形成具有渐变角度的凸起部的步骤,具体包括:获取透过率从设定图案区域向其余区域逐渐降低的掩膜板;利用透过率从设定图案区域向其余区域逐渐降低的掩膜板对色阻进行曝光,以在色
阻的设定图案区域形成多个具有渐变角度且中间厚度大于两侧厚度的凸起部。
[0010]其中,设定图案区域包括菱形区域;菱形区域由透过率从设定图案区域向其余区域逐渐降低的掩膜板上两两相邻的侧边的中点连线所形成。
[0011]其中,色阻层包括多个红色色阻、多个绿色色阻以及多个蓝色色阻;显示面板制备方法还包括:在第一基板设置有黑矩阵的一侧表面上形成多个红色色阻;利用透过率渐变的第一掩膜板对每一个红色色阻进行曝光,以在红色色阻上形成具有渐变角度的凸起部;在第一基板设置有黑矩阵的一侧表面上形成多个绿色色阻;利用透过率渐变的第二掩膜板对每一个绿色色阻进行曝光,以在绿色色阻上形成具有渐变角度的凸起部;在第一基板设置有黑矩阵的一侧表面上形成多个蓝色色阻;利用透过率渐变的第三掩膜板对每一个蓝色色阻进行曝光,以在蓝色色阻上形成具有渐变角度的凸起部。
[0012]其中,显示面板制备方法进一步包括:获取第二基板;在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上均进行配向膜涂布,以形成第一配向膜与第二配向膜;在第一基板或第二基板上注入液晶,并对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进行对盒,以形成显示面板。
[001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第二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彩膜基板,彩膜基板上形成有黑矩阵以及色阻层,色阻层被黑矩阵分隔成多个色阻,每个色阻均形成有具有渐变角度的凸起部。
[0014]其中,每个色阻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具有渐变角度且中间厚度大于两侧厚度的凸起部。
[001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第三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以及液晶层,液晶层位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第一基板上形成有黑矩阵以及色阻层,色阻层被黑矩阵分隔成多个色阻,每个色阻均形成有具有渐变角度的凸起部。
[0016]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制备方法以及显示面板,利用透过率渐变的掩膜板对像素上的多个色阻进行曝光,并在每一个色阻上形成具有渐变角度凸起部,能够避免额外植入不透光的突起物,从而提升了显示面板的穿透率。进一步地,由于色阻整体形成了具有渐变角度的凸起部,还能够保证液晶分子在像素上的各个位置均具有预倾角,从而缩短响应时间。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是本申请彩膜基板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图1彩膜基板中单个像素的俯视图;
[0020]图3是本申请彩膜基板第二实施例的第一种情况中单个像素的俯视图;
[0021]图4是本申请彩膜基板第二实施例的第二种情况中单个像素的俯视图;
[0022]图5是本申请显示面板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是本申请显示面板制备方法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0024]图7是图6中步骤S63第一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0025]图8是图7中步骤S72中形成凸起部的流程示意图;
[0026]图9是图6中步骤S63第二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0027]图10是图6中步骤S63第三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0028]附图标记说明:
[0029]100

彩膜基板;11

玻璃基板;12

黑矩阵;13

色阻;
[0030]22

黑矩阵;23

色阻;32

黑矩阵;33

色阻;
[0031]200

显示面板;10

第一基板;20

第二基板;30

液晶层;101

玻璃基板;102...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第一基板,所述基板的一侧表面上形成有黑矩阵;在所述第一基板设置有所述黑矩阵的一侧表面上设置色阻层,所述色阻层上形成有多个色阻,多个所述色阻分别被所述黑矩阵隔开;利用透过率渐变的掩膜板对每一个色阻进行曝光,以在所述色阻上形成具有渐变角度的凸起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透过率渐变的掩膜板对每一个色阻进行曝光,以在所述色阻上形成具有渐变角度的凸起部的步骤,具体包括:获取透过率从中部向两侧逐渐降低的掩膜板;利用所述透过率从中部向两侧逐渐降低的掩膜板对所述色阻进行曝光,以在所述色阻上形成一个具有渐变角度且中间厚度大于两侧厚度的凸起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透过率渐变的掩膜板对每一个色阻进行曝光,以在所述色阻上形成具有渐变角度的凸起部的步骤,具体包括:获取透过率从对角线区域向其余区域逐渐降低的掩膜板;利用所述透过率从对角线区域向其余区域逐渐降低的掩膜板对所述色阻进行曝光,以在所述色阻的对角线区域形成四个具有渐变角度且中间厚度大于两侧厚度的凸起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透过率渐变的掩膜板对每一个色阻进行曝光,以在所述色阻上形成具有渐变角度的凸起部的步骤,具体包括:获取透过率从设定图案区域向其余区域逐渐降低的掩膜板;利用所述透过率从设定图案区域向其余区域逐渐降低的掩膜板对所述色阻进行曝光,以在所述色阻的设定图案区域形成多个具有渐变角度且中间厚度大于两侧厚度的凸起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图案区域包括菱形区域;所述菱形区域由所述透过率从设定图案区域向其余区域逐渐降低的掩膜板上两两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七四专利代理机构
申请(专利权)人: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