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电缆全环境载流量校核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199237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4 0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力电缆全环境载流量校核方法及系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应用于不同敷设方式和不同敷设环境下的电力电缆散热情况研究的温度测量系统。该系统包括:环境模拟箱,电力电缆的至少一部分热力稳定线路段设置在环境模拟箱中,在沿电力电缆径向的至少一个方向上,电力电缆的中心线与环境模拟箱的边界之间的距离不小于电力电缆径向上的热传递距离;以及测温点,测温点设置在电缆导体、电缆表皮、环境模拟箱的内部和周围。这样,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力电缆及其敷设环境的温度测量系统,其能够对敷设条件进行更换,从而实现对电缆不同敷设方式和不同敷设环境下的的散热情况和热传递过程进行模拟和测试。传递过程进行模拟和测试。传递过程进行模拟和测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电缆全环境载流量校核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力电缆全环境载流量校核方法及系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应用于不同敷设方式及不同敷设环境下的电力电缆散热情况研究的温度测量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电缆输电能力是电缆线路的基本参数之一,影响电缆输电能力的因素较多,电缆输电能力的影响因素除了导体截面等自身的固有属性以外,还包括周围介质温度、环境热阻,热容等外界环境因素。电缆周围环境散热条件的好坏主要由电缆的敷设方式及其外部环境媒质热特性参数反映。不同敷设方式下,电缆载流量有较大差异。实际运行中电缆数量众多,且不同电缆运行环境条件不一,电力电缆的敷设方式主要有穿管敷设,土壤直埋敷设,电缆沟敷设,电缆隧道敷设等。若想对所有电缆周围媒质的热特性有充分的了解,实现起来需要电力部门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电力部门为保障运行安全,往往基于最恶劣敷设环境条件(如太阳光直射、高环境温度、无空气对流、高土壤热阻等)来估算周围媒质热阻、热容,进而计算电缆的输电能力,并以此作为调度的依据,最终导致线路输电能力取值偏低,电力电缆线路利用率不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电缆全环境载流量校核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电力电缆的至少一部分热力稳定的线路段设置在环境模拟箱中;其中,在沿所述电力电缆的径向的至少一个方向上,所述电力电缆的中心线与所述环境模拟箱的边界之间的距离不小于所述电力电缆的径向上的热传递影响距离,所述环境模拟箱的长度不小于所述电力电缆的轴向上的热传递影响距离;在电缆导体、电缆表皮、环境模拟箱的内部和周围设置测温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电缆全环境载流量校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点包括中心测温点组,所述中心测温点组设置在所述环境模拟箱的长度方向上的中心位置处,所述中心测温点组包括在垂直于所述电力电缆的长度方向的一截面内分别设置在所述电力电缆的导体、电力电缆表皮和所述电力电缆的外部的多个第一测温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电缆全环境载流量校核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力电缆的导体上设置三个所述第一测温点,相邻两个测温点间所成的角度为120
°
;在所述电力电缆的表皮上设置三个所述第一测温点,相邻两个测温点间所成的角度为120
°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电缆全环境载流量校核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力电缆的外部,环境模拟箱内,多个所述第一测温点设置在沿所述电力电缆的径向延伸的三条直线上,其中,相邻两条直线之间所成的角度为120
°
,多个所述第一测温点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电力电缆的外壁上,所述电力电缆的外部的多个所述第一测温点沿所述电力电缆的径向之间的间距为0.2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电缆全环境载流量校核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力电缆的导体及表皮的所述第一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教卞佳音许继葵张钰单鲁平郑志豪贺伟徐研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