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裸眼3D显示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5398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2:53
本公开涉及裸眼3D显示领域,并且具体涉及一种裸眼3D导光板裸眼3D显示器件。该种裸眼3D显示器件,包括:第一基板,以及第一基板一侧上依次涂覆的金属反射层和树脂光栅层,所述树脂光栅层包括间隔布置的多个树脂光栅层图案,所述多个树脂光栅层图案是通过纳米印刷工艺形成光栅结构、并通过对树脂层进行掩模对齐得到。所述金属反射层包括间隔布置的多个金属反射层图案,所述多个金属反射层图案与所述多个树脂光栅层图案一一对应。树脂光栅层图案一一对应。树脂光栅层图案一一对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裸眼3D显示器件


[0001]本技术涉及裸眼3D显示领域,并且具体涉及一种裸眼3D3D显示器件。

技术介绍

[0002]裸眼3D显示器件通常是在玻璃上直接形成光敏树脂光栅层,然后在树脂光栅层上蚀刻金属反射层。但是这种设计容易导致光从树脂光栅层入射经过玻璃时会存在一定的光损耗,由此影响裸眼3D显示器件的3D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以上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裸眼3D显示器件。
[0004]本公开的裸眼3D显示器件包括:第一基板,以及第一基板一侧上依次涂覆的金属反射层和树脂光栅层,所述树脂光栅层包括间隔布置的多个树脂光栅层图案,所述多个树脂光栅层图案是通过纳米印刷工艺形成光栅结构、并通过对树脂光栅层进行掩膜对齐得到的,所述金属反射层包括间隔布置的多个金属反射层图案,所述多个金属反射层图案与所述多个树脂光栅层图案一一对应。
[0005]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所述树脂光栅层是光敏树脂光栅层。
[0006]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例,裸眼3D显示器件还包括在所述金属反射层和树脂光栅层之间涂覆的导电膜层。
[0007]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所述树脂光栅层的厚度为10um~200um。
[0008]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所述金属反射层的厚度为200nm~300um。
附图说明
[0009]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公开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公开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公开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或步骤。
[0010]图1示出了现有的裸眼3D显示器件的结构图;
[0011]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裸眼3D显示器件的结构图;
[0012]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裸眼3D显示器件的另一结构图;
[0013]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裸眼3D显示器件的另一结构图;
[0014]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裸眼3D显示器件的又一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公开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取的所有其他实
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0016]如图1所示是现有的裸眼3D显示器件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裸眼3D显示器件通常是在玻璃基板上直接形成树脂光栅层,然后在树脂光栅层上蚀刻金属反射层10(例如,金属反射层由银或铜组成)。由于玻璃会对光线产生折射作用,因此在光线从树脂光栅层入射经过玻璃时会存在一定的光损耗,由此影响裸眼3D显示器件的3D显示效果和串扰。
[0017]本公开提出了一种裸眼3D显示器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18]下面将参照图2

图5描述根据本公开的裸眼3D显示器件。
[0019]如图2所示,本公开的裸眼3D显示器件包括:第一基板20,以及第一基板20一侧上依次涂覆的金属反射层21和树脂光栅层22。
[0020]例如,该第一基板20可以是玻璃基板,树脂光栅层22可以是光敏树脂光栅层,这里不做限制。
[0021]例如,该树脂光栅层22的厚度可以为10um~100um,该金属反射层21的厚度可以为200nm~300nm。应当认识到,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树脂光栅层和金属反射层的厚度,这里不做限制。
[0022]例如,裸眼3D显示器件还包括在所述金属反射层21和树脂光栅层22之间涂覆的ITO(Indium

Tin Oxide)层(未示出),该ITO导电膜层的厚度可以为10

30nm。
[0023]例如,所述树脂光栅层包括间隔布置的多个树脂光栅层图案,所述多个树脂光栅层图案是通过纳米印刷工艺形成光栅结构,然后通过对树脂层进行掩模对齐得到,所述金属反射层包括间隔布置的多个金属反射层图案,所述多个金属反射层图案与所述多个树脂光栅层图案一一对应。
[0024]例如,如图2所示,可以在金属反射层21上涂覆整层的光敏(UV)树脂以形成树脂光栅层22,并使光敏树脂保持液态。
[0025]接下来,例如,如图3所示,针对涂覆了金属反射层和UV树脂光栅层的第一基板20,通过纳米印刷工艺处理UV树脂光栅层以形成光栅结构、同时用金属反射层掩膜40对UV树脂光栅层进行掩膜对齐,并用准直光对UV树脂光栅层进行曝光。由于UV树脂的光敏特性,因此掩膜对齐后的某些UV树脂区域(透光的区域)30被固化并保留,而掩膜对齐后的其他区域(不透光的区域)50仍保持液态,同时在固化的树脂区域上形成光栅结构80。然后,用诸如溶剂和去离子水等冲洗液态的UV树脂区域50,并烘烤基板,由此形成具有图3所示的多个树脂光栅层图案(即UV树脂区域30)的裸眼3D显示器件。
[0026]接下来,例如,如图4所示,可以对没有被UV树脂区域(透光的区域)30覆盖的金属反射层区域进行蚀刻,以形成与多个树脂光栅层图案一一对应的多个金属反射层图案60。可以利用任何合适的现有技术对金属反射层进行蚀刻,这里不做限制。
[0027]接下来,可以将经过图4形成的裸眼3D显示器件用于下一阶段的处理,例如,如图5所示,可以在树脂光栅层图案上依次涂覆OCA(Optically Clear Adhesive)胶水52和FOG雾面屏幕53。
[0028]如图5所示,通过本公开的裸眼3D显示器件可以看出,光可以从第一基板侧面入射经过多个金属反射层图案60后直接到达多个树脂光栅层图案30,然后继续入射到裸眼3D显示器件的屏幕上。由于光线在经过树脂光栅层后没有经过玻璃,因此可以减少光损耗,从而提高裸眼3D显示器件的3D显示效果。
[0029]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各方式/实施方式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还可以在执行过程中进行切换来使用。此外,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各方式/实施方式的处理步骤、序列、流程图等只要没有矛盾,就可以更换顺序。例如,关于本说明书中说明的方法,以示例性的顺序给出了各种各样的步骤单元,而并不限定于给出的特定顺序。
[0030]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根据”这样的记载,只要未在其它段落中明确记载,则并不意味着“仅根据”。换言之,“根据”这样的记载是指“仅根据”和“至少根据”这两者。
[0031]本说明书中使用的对使用“第一”、“第二”等名称的单元的任何参照,均非全面限定这些单元的数量或顺序。这些名称可以作为区别两个以上单元的便利方法而在本说明书中使用。因此,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的参照并不意味着仅可采用两个单元或者第一单元必须以若干形式占先于第二单元。
[0032]在本说明书或权利要求书中使用“包括(including)”、“包含(comprising)”、以及它们的变形时,这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裸眼3D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基板,以及第一基板一侧上依次涂覆的金属反射层和树脂光栅层,所述树脂光栅层包括间隔布置的多个树脂光栅层图案,所述多个树脂光栅层图案是通过对树脂光栅层进行掩膜对齐得到的,所述金属反射层包括间隔布置的多个金属反射层图案,所述多个金属反射层图案与所述多个树脂光栅层图案一一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裸眼3D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光栅层是光敏树脂光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晖
申请(专利权)人:镭亚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