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冠状病毒突变株的检测试剂盒及其应用
[0001]本申请属于生物医药
,具体涉及一种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的试剂盒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新冠病毒进入人群传播后产生的多种突变让全球建立起来的疫苗免疫防线岌岌可危,自Omicron出现后变异株很可能具有感染小鼠等啮齿类动物的能力形成跨种传播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我们必须在Omicron致病力降低的表象中,警惕由于非人宿主免疫压力带来的新型突变,导致产生对人类既能免疫逃逸又致病力加强的大流行毒株。面对未来新冠突变压力,广谱治疗手段与抗突变的检测手段亟待同时开展。
[0003]抗体研发在应对新冠暴发后治疗与预防手段的紧急研发中起到了开路先锋作用,据统计目前已有4213个抗体序列被发表公开,然而在一片繁荣景象的背后,值得注意的是2988个抗体利用了康复病人外周血细胞测序产出的抗体,仅有几个被证明是新冠突变株具有广谱结合效果,Omicron暴发后,全部8个上市抗体仅存S309尚可以继续抵御,通过全世界多位学者根据抗体结合位置、结合特性、抗突变能力进行的归类中我们不难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盒包括IMCAS
‑
364抗体和IMCAS
‑
123抗体,所述抗体包括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所述重链可变区包括HCDR1、HCDR2和HCDR3,所述的轻链可变区包含LCDR1、LCDR2和LCDR3;其中,IMCAS
‑
123抗体的HCDR1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5所示,HCDR2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 26所示,HCDR3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7所示;LCDR1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9所示,LCDR2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 30所示,且LCDR3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 31所示;IMCAS
‑
364抗体的HCDR1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 7所示,HCDR2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 9所示,HCDR3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 11所示; LCDR1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 16所示,LCDR2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 15所示,LCDR3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 20所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IMCAS
‑
123抗体重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8所示,且轻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2所示;IMCAS
‑
364抗体重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3所示,且轻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2所示。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盒还包括:裂解液和采样拭子。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裂解液为含有0.05%
‑
2% NaCl、20mM
‑
200mM Tris缓冲液、0.05%
‑
2%的Triton X
‑
100或Tween20的缓冲液。5.如权利要求1
‑
4任一项所述的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盒为免疫层析试剂盒、酶联免疫试剂盒或化学发光试剂盒。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免疫层析试剂盒包括检测卡,检测卡包括:底板、样品垫、结合垫、硝酸纤维素膜和吸水纸;底板为PVC板;所述的样品垫、结合垫、硝酸纤维素膜和吸水纸依次互相交错搭接后粘贴在所述的底板上;结合垫上喷涂有IMCAS
‑
364抗体标记的示踪标志物,示踪标志物为包括胶体金、乳胶微球、荧光微球在内的纳米颗粒,划线位置从吸水纸往加样孔方向依次为:C线、T线,其中C线固定鼠抗人IgG抗体,T线固定的抗体为IMCAS
‑
123。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盒还包括外壳,检测卡组装在上壳和下壳扣合而成的外壳中,上壳上设置有加样孔和观察窗,加样孔对应于样品垫,观察窗对应于T线和C线。8.如权利要求6
‑
7任一项所述的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IMCAS
‑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仝舟,孙康俊,高福,刘科芳,马素芳,谢谊,邓玲玲,童本福,潘为民,程志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