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具制备方法、模具及轨道车辆连接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般车辆
,尤其是涉及一种模具制备方法、模具及轨道车辆连接件。
技术介绍
[0002]模具是现代工业生产中的重要装备,其制造水平直接决定产品的质量、效益和新产品的研发能力。传统模具制造的方法很多,如数控铣削加工、成形磨削、电火花加工等。但是,这些方法在制造复杂结构模具时存在周期长、成本高等问题。随着国际竞争加剧和市场全球化发展,产品更新换代加快,多品种、小批量成为模具行业的重要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要求缩短模具制造周期、降低模具制造成本。
[0003]增材制造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字化制造技术,可以由三维数字模型直接成形任意复杂实体结构,省去了传统的材料去除(减材制造)方法中使用的刀具、工装、冷却液和其他辅助装置,在产品单件或小批量生产方面具有显著的成本和效率优势。因此,增材技术广泛应用于模具工业,推动了复杂结构模具数字化制造的技术进步。
[0004]立体光固化成型技术属于增材技术的重要分支,是较早出现、技术相对成熟和应用较广泛的快速原型技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模具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工艺设计,根据产品的形状、结构进行工艺设计及模具设计,将模具分为模具主体与非主体模具两部分,模具主体分为直接成型产品表面及结构模具部分,非主体模具部分为辅助成型产品模具部分;S2:模具设计制造,根据S1设计的形状对模具主体进行加工以及非主体模具部分的制备,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2.1:模具主体加工,采用立体光固化成型法对模具主体进行加工并在其分型面加工成敞开式;S2.2:模具主体硬化,将加工成的模具主体放入紫外线烘箱进行硬化:S2.3:模具主体粗打磨,利用砂纸对模具主体表面的毛刺进行粗打磨;S2.4:模具主体细打磨,利用砂纸对模具主体的表面进行细打磨;S2.5:对非主体模具和型板进行加工;S3:模具组装,将非主体模具和型板与模具主体进行组装,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3.1:非主体模具与模具主体安装,将模具主体的分型面朝上并水平放置,由分型面内填充填充物,将填充物在模具主体内侧填实,将分型面刮平,然后将型板放置在分型面上,用螺栓将模具主体模具固定在型板上,并将非主体模具与模具主体相连接;S3.2:型板与模具主体进行密封,将分型面与型板相粘结,防止模具主体变形后填充物外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模具主体的外表面积S与立体光固化成型部分的厚度Δd的关系为,外表面积S在100000
‑
300000mm
²
之间的模具主体部分立体光固化模具厚度Δd设置为S/120000≤Δd≤S/100000,外表面积S在300000
‑
500000mm
²
之间的模具主体部分立体光固化模具厚度Δd设置为S/100000≤Δd≤S/80000,外表面积S在500000
‑
技术研发人员:周峰,夏少华,谭东,陈亚飞,李娄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