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性环氧树脂改性的乳化沥青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25028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8:11
本申请涉及路面材料的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水性环氧树脂改性的乳化沥青及其制备方法。本申请的一种水性环氧树脂改性的乳化沥青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10~20份环氧树脂,5~10份三乙四胺,5~10份液体橡胶,2~5份二羧酸,80~100份乳化沥青,5~10份水;制备方法为将三乙四胺、液体橡胶与二羧酸逐步添加至环氧树脂中。本申请水性环氧树脂改性乳化沥青具有稳定度更好,抗车辙性更好,疲劳寿命均值更高的优点。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性环氧树脂改性的乳化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路面材料的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水性环氧树脂改性的乳化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当前常温下施工的液态沥青主要有稀释沥青和乳化沥青两种,稀释沥青通常通过在原沥青中添加稀释剂制备而成,由于所用稀释剂一般都是有害人体健康的物质且具有挥发性,因此使用时会有很大的安全隐患;而乳化沥青作为一种较为安全环保的道路材料,由于其具有可常温施工、节约能源、施工便利、环境友好、无毒副作用等优越性,已广泛应用于路面的铺筑中。
[0003]相关技术中,水性环氧树脂改性乳化沥青的制备原料包括基质沥青、乳化剂、水、水性环氧树脂、固化剂与增韧剂,一般采用如下步骤制备上述沥青:(1)将基质沥青进行预加热;(2)将乳化剂与水进行混合并加热,保证乳化剂均匀溶解在水中;(3)利用剪切仪将混合乳液剪切,剪切过程中将步骤(1)中预热后的基质沥青缓慢加入乳液中;(4)将基质沥青和乳液混合后得到混合物;(5)向混合物中加入水性环氧树脂和固化剂,继续进行剪切;(6)将增韧剂加入(5)的所得物中,并剪切,最终得到水性环氧树脂改性乳化沥青。
[0004]针对上述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上述水性环氧树脂直接通过固化剂对乳化后的沥青进行简单改性,改性的乳化沥青的质量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改善上述水性环氧树脂改性的乳化沥青质量差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水性环氧树脂改性的乳化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水性环氧树脂改性的乳化沥青,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水性环氧树脂改性的乳化沥青,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10~20份环氧树脂,5~10份三乙四胺,5~10份液体橡胶,2~5份二羧酸,80~100份乳化沥青,5~10份水。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三乙四胺为含有四个氨基的小分子,环氧树脂为长链大分子,三乙四胺可以使环氧树脂交联聚合;其次,液体橡胶含有较多羟基与羧基,且橡胶原有的立体结构由于溶解变成长链结构,因此液体橡胶长链会结合环氧树脂反应后游离的氨基,使得液体橡胶与环氧树脂形成多条水平连接并相互缠绕的长链;而二羧酸的加入,由于二羧酸可以交联多条长链,因此,二羧酸和上述的长链能够形成具有稳定的立体网状结构的改性环氧树脂;而改性环氧树脂可以将乳化沥青包围缠绕,最终形成稳定度更好、抗车辙性能更好、疲劳寿命均值更高的改性乳化沥青。
[0008]可选的,所述液体橡胶是液体乙烯丙烯橡胶、液体氢化丁腈橡胶、液体硅橡胶、液体丁基橡胶和液体氟树脂橡胶中的一种或多种。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液体乙烯丙烯橡胶、液体氢化丁腈橡胶、液体硅橡胶、液体丁基橡胶和液体氟树脂橡胶的耐热安全温度均在110℃以上,耐寒极限温度均在

30℃以
下,采用上述几种液体橡胶制备得到的改性乳化沥青的稳定度更好。
[0010]可选的,所述二羧酸是反

丁烯二酸或戊烯二酸。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反

丁烯二酸与戊烯二酸均含有两个羧基,且两个羧基分别位于二羧酸分子的两端,因此反

丁烯二酸的两端、戊烯二酸的两端均可以交联不同的或相同的物质,避免了空间位阻对交联产生的影响;而交联反应后,更易于形成具有空间立体网状结构的改性环氧树脂。
[0012]可选的,所述乳化沥青是乳化天然沥青、乳化石油沥青和乳化页岩沥青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乳化天然沥青、乳化石油沥青和乳化页岩沥青均为温度稳定性较好且不易挥发出有害气体的乳化沥青,长期使用对环境较好,且不会对生物体造成伤害。
[0014]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水性环氧树脂改性的乳化沥青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性环氧树脂改性的乳化沥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I,将环氧树脂、三乙四胺混合均匀,得到初级改性环氧树脂;步骤Ⅱ,将液体橡胶与初级改性环氧树脂混合均匀,得到中级改性环氧树脂;步骤Ⅲ,将二羧酸与中级改性环氧树脂混合均匀,得到改性环氧树脂;步骤Ⅳ,将改性环氧树脂、水与乳化沥青混合均匀,得到改性乳化沥青。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步骤I中三乙四胺首先对环氧树脂进行开环,并连接开环后的多个环氧树脂链,从而形成携带有氨基的长链环氧树脂,与此同时,环氧树脂还会被三乙四胺连接成简单的网状结构;步骤Ⅱ中将液体橡胶加入到初级改性环氧树脂中后,使得液体橡胶通过三乙四胺进一步连接至长链环氧树脂上,则进一步扩大了环氧树脂的网状结构;步骤Ⅲ中加入二羧酸,含有两个羧基的二羧酸会结合液体橡胶上游离的羟基和/或三乙四胺上游离的氨基,最终形成具有空间立体网状结构的改性环氧树脂;最后一步将此改性环氧树脂与乳化沥青进行充分搅拌混合,通过机械外力以及分子的自身运动,使乳化沥青与改性环氧树脂相互缠绕在一起,形成化学交联和物理交联后,改性环氧树脂分子将乳化沥青包裹起来,形成一个稳定的整体,通过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改性乳化沥青稳定度更好,抗车辙性更好,疲劳寿命均值更高。
[0016]可选的,所述步骤I中,将环氧树脂、三乙四胺在60~80℃的温度条件下以700~1000r/min的速度搅拌,得到初级改性环氧树脂。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三乙四胺可以断开环氧树脂两端的环,并连接环氧树脂小分子;在适宜的搅拌速度下,三乙四胺与环氧树脂能够充分混合,从而进行充分的反应,形成稳定性好的环氧树脂长链,为后续制备得到具有空间立体网状结构的改性环氧树脂提供良好的预备反应。
[0018]可选的,所述步骤Ⅲ中,将二羧酸与中级改性环氧树脂在40~60℃的温度条件下搅拌,得到改性环氧树脂。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二羧酸与中级改性环氧树脂中的游离羧基与氨基能够进行充分的反应,进一步促进改性环氧树脂立体网状结构的形成。
[0020]可选的,所述步骤Ⅳ中,将改性环氧树脂与乳化沥青在室温下搅拌混合1~3h,得
到改性乳化沥青。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改性环氧树脂与乳化沥青在相当长的时间被搅拌混匀,则改性环氧树脂可以与乳化沥青发生充分的化学交联与物理交联,使得乳化沥青粒子被稳定性较高的网状改性环氧树脂均匀地包裹,最终制备得到稳定度更好、抗车辙性能更好、疲劳寿命均值更高的改性乳化沥青。
[0022]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申请采用三乙四胺、液体橡胶、二羧酸与环氧树脂对乳化沥青进行改性,最终制备得到稳定度更好,抗车辙性更好,疲劳寿命均值高的改性乳化沥青;2、本申请的二羧酸选择为反

丁烯二酸或戊烯二酸,由于反

丁烯二酸或戊烯二酸的两个羧基均位于该分子的两端,可以与不同的物质或相同的物质进行交联,避免了空间位阻对交联产生的影响;3、本申请采用对环氧树脂逐步改性的方法,使得最终制得的改性环氧树脂形成稳定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性环氧树脂改性的乳化沥青,其特征在于,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10~20份环氧树脂,5~10份三乙四胺,5~10份液体橡胶,2~5份二羧酸,80~100份乳化沥青,5~10份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性环氧树脂改性的乳化沥青,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橡胶是液体乙烯丙烯橡胶、液体氢化丁腈橡胶、液体硅橡胶、液体丁基橡胶和液体氟树脂橡胶中的一种或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性环氧树脂改性的乳化沥青,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羧酸是反

丁烯二酸或。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性环氧树脂改性的乳化沥青,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沥青是乳化天然沥青、乳化石油沥青和乳化页岩沥青中的一种或多种。5.一种如权利要求1

4任一所述的水性环氧树脂改性乳化沥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Ⅰ,将环氧树脂、三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群娣张海军杨彦龙张祥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国琳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