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天线及其制备方法、车载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24579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7:57
本公开提供一种车载天线及其制备方法、车载电子装置,属于车载通信技术领域,其可解决现有的车载天线的辐射性能较差的问题。本公开的车载天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衬底和第二衬底、位于第一衬底靠近第二衬底一侧的馈电走线层、及位于第二衬底靠近第一衬底一侧的辐射耦合层;其中,馈电走线层包括:至少一条馈电走线;辐射耦合层设置有开口;至少一条馈电走线在第一衬底上的正投影与开口在第一衬底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载天线及其制备方法、车载电子装置


[0001]本公开属于车载通信
,具体涉及一种车载天线及其制备方法、车载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当前汽车的智能化程度趋深,车载天线需求的类型越来越多,除了传统的收音机、导航等功能的电子装置外,车联网时代的多频通信、胎压监测、远程数据处理等需求,对车载天线的需求将逐步扩大。
[0003]基于车联网的发展,汽车集成的无线连接和定位技术将与日俱增,包括AM/FM、Wi

Fi、蓝牙、3G/LTE蜂窝、5G、GNSS定位等。在5G技术支持下,传统的车载天线已经不能满足车联网时代用户对于车载天线的要求,如何提高车载天线的辐射性能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公开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了一种车载天线及其制备方法、车载电子装置。
[0005]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载天线,所述车载天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衬底和第二衬底、位于所述第一衬底靠近所述第二衬底一侧的馈电走线层、及位于所述第二衬底靠近所述第一衬底一侧的辐射耦合层;其中,所述馈电走线层包括:至少一条馈电走线;所述辐射耦合层设置有开口;
[0006]至少一条所述馈电走线在所述第一衬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开口在所述第一衬底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
[0007]可选地,所述馈电走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开口的长度延伸方向相交。
[0008]可选地,所述辐射耦合层由交叉设置的多条第一金属线构成。
[0009]可选地,至少一条所述馈电走线由交叉设置的多条第二金属线构成。
[0010]可选地,所述第一金属线的线宽为2微米至30微米;相邻的所述第一金属线之间的距离为50微米至200微米;所述第一金属线的厚度为1微米至10微米;
[0011]所述第二金属线的线宽为2微米至30微米;相邻的所述第二金属线之间的距离为50微米至200微米;所述第二金属线的厚度为1微米至10微米。
[0012]可选地,交叉设置的多条所述第一金属线形成第一镂空结构,交叉设置的多条所述第二金属线形成第二镂空结构;
[0013]所述第一镂空结构在所述第一衬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镂空结构在所述第一衬底上的正投影重合。
[0014]可选地,所述开口的形状为U字形、一字形或环形。
[0015]可选地,所述车载天线安装于汽车玻璃上;所述汽车玻璃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玻璃和第二玻璃、及位于所述第一玻璃和所述第二玻璃之间的粘结层;所述第一玻璃用作所
述第一衬底,所述第二玻璃用作所述第二衬底。
[0016]可选地,所述车载天线还包括:接地层;汽车壳体用作所述接地层。
[0017]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载电子装置,所述车载电子装置包括如上述的车载天线。
[0018]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载天线的制备方法,所述车载天线的制备方法包括:
[0019]在第一衬底上形成馈电走线层;所述馈电走线层包括:至少一条馈电走线;
[0020]在第二衬底上形成辐射耦合层;所述辐射耦合层设置有开口;
[0021]将形成有所述馈电走线层的所述第一衬底和形成有所述辐射耦合层的所述第二衬底相对贴合,使得至少一条所述馈电走线在所述第一衬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开口在所述第一衬底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
[0022]可选地,所述在第二衬底上形成辐射耦合层,包括:
[0023]在第二衬底上形成第一金属层;
[0024]利用光刻工艺,对所述第一金属层进行处理,以形成交叉设置的多条第一金属线。
[0025]可选地,所述在第二衬底上形成辐射耦合层,包括:
[0026]在第二衬底上形成第一金属层;
[0027]利用压印工艺,对所述第一金属层进行处理,以形成交叉设置的多条第一金属线。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一种示例性的车载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图1所示的车载天线沿A

A

方向上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30]图3为图1所示的车载天线水平方向的垂直/水平极化方向图;
[0031]图4为图1所示的车载天线的回波损耗示意图;
[0032]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载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6为图5所示车载天线沿B

B

方向上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34]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天线水平方向的垂直/水平极化方向图;
[0035]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天线的回波损耗示意图;
[0036]图9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天线中的辐射耦合层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10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天线中的馈电走线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1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载天线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公开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40]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一”或者“该”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
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0041]图1为一种示例性的车载天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车载天线沿A

A

方向上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该车载天线安装于汽车玻璃上,汽车玻璃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玻璃101和第二玻璃102、及位于第一玻璃101和第二玻璃102之间的粘结层103;车载天线包括:馈电走线层201;馈电走线层201位于第一玻璃101靠近第二玻璃102的一侧;其中,馈电走线层201包括:多条馈电走线2011。
[0042]汽车玻璃一般采用双层结构,第一玻璃101与第二玻璃102之间通过粘结层103贴合在一起。具体地,粘结层103可以为聚乙烯醇缩丁醛(polyvinyl butyral,PVB)胶层。汽车玻璃的双层结构可以保证汽车具有良好的保温及降噪的性能,PVB胶层可以对第一玻璃101和第二玻璃102进行有效粘接,同时增加汽车玻璃的强度、保温及降噪的性能。
[0043]馈电走线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天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衬底和第二衬底、位于所述第一衬底靠近所述第二衬底一侧的馈电走线层、及位于所述第二衬底靠近所述第一衬底一侧的辐射耦合层;其中,所述馈电走线层包括:至少一条馈电走线;所述辐射耦合层设置有开口;至少一条所述馈电走线在所述第一衬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开口在所述第一衬底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走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开口的长度延伸方向相交。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耦合层由交叉设置的多条第一金属线构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天线,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条所述馈电走线由交叉设置的多条第二金属线构成。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线的线宽为2微米至30微米;相邻的所述第一金属线之间的距离为50微米至200微米;所述第一金属线的厚度为1微米至10微米;所述第二金属线的线宽为2微米至30微米;相邻的所述第二金属线之间的距离为50微米至200微米;所述第二金属线的厚度为1微米至10微米。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天线,其特征在于,交叉设置的多条所述第一金属线形成第一镂空结构,交叉设置的多条所述第二金属线形成第二镂空结构;所述第一镂空结构在所述第一衬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镂空结构在所述第一衬底上的正投影重合。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的形状为U字形、一字形或环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春楠金允男李勇鲍思慧张志锋马永生侯智车春城曲峰李必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京东方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