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椎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4496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7: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人工椎体,所述人工椎体包括壳体、转动体和支撑件,壳体的内周面具有第一配合部,转动体可转动地设在壳体内,转动体的外周面具有第二配合部,第一配合部能够与第二配合部配合,以限制转动体仅能够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支撑件贯穿转动体且与转动体螺接,转动体相对于壳体可转动以带动支撑件沿转动体的轴向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人工椎体具有结构简单、能够实现自锁机制、结构稳定等优点。结构稳定等优点。结构稳定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人工椎体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地,涉及一种人工椎体。

技术介绍

[0002]人工椎体用于治疗椎体爆裂骨折、脊柱后凸畸形、脊柱肿瘤等疾病,在手术中需要将患者受损或病变的椎体进行切除,切除后使用椎体替代物移植以维持正常的脊柱载荷及生理曲度。
[0003]相关技术中,人工椎体调节不方便、结构不稳定、在使用过程中终板易沉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是基于专利技术人对以下事实和问题的发现和认识做出的:
[0005]相关技术中,人工椎体的类型有钛笼和可撑开人工椎体,钛笼有以下缺点:术中需要根据实际高度裁剪钛笼,高度匹配性不强,此外钛笼容易导致塌陷,即使钛笼安装上下端盖,也需要螺丝等固定,操作较为繁琐。
[0006]可撑开人工椎体不存在防退机制,在静止情况下能够实现稳定撑开,在震动情况下可能会导致终板沉陷,另外也有在可撑开人工椎体内安装锁紧机制,即由螺钉直接压迫撑开内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支撑件),此结构存在以下弊端:由于需要螺钉锁紧,导致撑开主体必须保证一定厚度,导致内部植骨窗结构偏小,同时占用椎体高度,螺钉直接压迫椎体撑开内芯,锁紧效果不太稳定,容易导致螺钉松脱,终板沉陷。
[0007]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调节方便、结构稳定、具有防退机制的人工椎体。
[000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人工椎体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周面具有第一配合部;转动体,所述转动体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转动体的外周面具有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能够与所述第二配合部配合,以限制所述转动体仅能够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贯穿所述转动体且与所述转动体螺接,所述转动体相对于所述壳体可转动以带动所述支撑件沿所述转动体的轴向移动。
[000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人工椎体,设置转动体、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通过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能够实现人工椎体撑开机制自锁,从而实现高度稳定保持,满足手术要求。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弹性部,所述弹性部与所述转动体在所述转动体的径向方向上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配合部形成在所述弹性部的内侧面,以便所述弹性部能够带动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分离。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具有基体和所述弹性部,所述基体具有腔室,所述转动体可转动地设在所述腔室内,所述基体邻近所述转动体的一端设有槽口,所述弹性部设在所述槽口内,所述弹性部沿所述壳体的周向延伸,所述弹性部的延伸方向的一端与所述壳体相连。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配合部包括多个棘齿,多个所述棘齿沿所述转动体的
外周面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配合部为凸起,所述凸起能够位于相邻两个所述棘齿之间,所述转动体沿顺时针或逆时针其中一个方向转动时,所述凸起能够从所述棘齿上滑过,且所述凸起能够限制所述转动体沿另一个相反方向转动。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人工椎体还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穿设在所述弹性部内,能够驱动所述弹性部移动以使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分离。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部上设有贯穿所述弹性部的通孔,所述驱动件通过螺纹配合在所述通孔内。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能够与所述转动体配合以限制所述转动体沿所述转动体的轴向脱出所述壳体。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为销轴,所述转动体的外周面设有沿其周向延伸的定位槽,所述销轴穿过所述壳体与所述定位槽配合,以便限制所述转动体沿所述转动体轴向移动。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为卡凸,所述卡凸设置于所述壳体邻近所述转动体的一端且沿所述转动体的径向向内延伸,所述卡凸与所述转动体远离所述壳体的一端相抵,以限制所述转动体沿所述转动体的轴向脱出所述壳体。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远离所述支撑件的一端和所述支撑件远离所述壳体的一端均设置有多个凸起部;或,所述人工椎体还包括第一终板和第二终板,所述第一终板可拆卸地设在所述支撑件远离所述壳体的一端,所述第二终板可拆卸地设在所述壳体远离所述支撑件的一端,所述第一终板背离所述支撑件的一端为第一端部,所述第二终板背离所述壳体的一端为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均设有多个凸起部。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实施例的人工椎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实施例的人工椎体的支撑件和终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人工椎体的转动体和壳体的的爆炸图。
[0022]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人工椎体的转动体和壳体的装配图。
[0023]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人工椎体的转动体和壳体的俯视图。
[0024]图6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人工椎体的转动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7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人工椎体的转动体的剖视图。
[0026]图8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人工椎体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9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人工椎体的壳体的俯视图。
[0028]图10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人工椎体的转动体和壳体的爆炸图。
[0029]图11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人工椎体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12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人工椎体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1]附图标记:
[0032]人工椎体100;支撑件1;限位槽11;终板2;凸起部21;壳体3;第一配合部31;过渡面311;弹性部32;通孔321;基体33;腔室331;槽口34;卡凸35;操作孔36;转动体4;第二配合部41;定位槽42;第一部分43;第二部分44;操作齿45;旋转手柄5;销钉6。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4]下面参考附图1

12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人工椎体。
[0035]如图1

2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人工椎体包括壳体3、转动体4和支撑件1。
[0036]壳体3的内周面具有第一配合部31,具体地,如图8和图9所示,壳体3的上端部的内周面上设有第一配合部31。
[0037]转动体4可转动地设在壳体3内,转动体4的外周面具有第二配合部41,第一配合部31能够与第二配合部41配合,以限制转动体4仅能够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具体地,如图4

7所示,转动体4可转动的设在壳体3的上端部内,转动体4包括相连的第一部分43和第二部分44,第一部分43的外周面设有可与第一配合部31相配合的第二配合部41,通过第一配合部31和第二配合部41配合,使得转动体4能够顺时针转动且不能逆时针转动,或者使得转动体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椎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周面具有第一配合部;转动体,所述转动体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转动体的外周面具有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能够与所述第二配合部配合,以限制所述转动体仅能够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贯穿所述转动体且与所述转动体螺接,所述转动体相对于所述壳体可转动以带动所述支撑件沿所述转动体的轴向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椎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弹性部,所述弹性部与所述转动体在所述转动体的径向方向上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配合部形成在所述弹性部的内侧面,以便所述弹性部能够带动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分离。3.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工椎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基体和所述弹性部,所述基体具有腔室,所述转动体可转动地设在所述腔室内,所述基体邻近所述转动体的一端设有槽口,所述弹性部设在所述槽口内,所述弹性部沿所述壳体的周向延伸,所述弹性部的延伸方向的一端与所述壳体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工椎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配合部包括多个棘齿,多个所述棘齿沿所述转动体的外周面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配合部为凸起,所述凸起能够位于相邻两个所述棘齿之间,所述转动体沿顺时针或逆时针其中一个方向转动时,所述凸起能够从所述棘齿上滑过,且所述凸起能够限制所述转动体沿另一个相反方向转动。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工椎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穿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海源许书富张雪东张勋甄超董亚龙董骧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纳通医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