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融合器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19528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4 0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椎间融合器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容纳部,所述容纳部可撑开,所述容纳部上设有开口,所述容纳部的外侧面上包覆有药物吸附层,所述药物吸附层的材料为医用凝胶;所述药物吸附层所吸附的药物为能够吸附促进骨生长的物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椎间融合器具有可以微创植入,骨结合能力好,融合更彻底,术后即时稳定性好,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椎间融合器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植入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椎间融合器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常见的椎间融合手术中,椎间融合器是当前椎间融合手术最常用的装置。根据其手术入路不同,后方入路常用子弹头型融合器;侧后方入路常用肾型融合器;前方入路和侧前方入路用楔形融合器。当前的融合器材料为聚醚醚酮,它的骨结合能力差,植入体内之后,聚醚醚酮本身不会有骨长入,所以后期的融合主要靠植骨。另外,由于微创手术具有切口小、软组织损伤小、出血少、术后康复快等优点成为当前脊柱外科手术的热门发展方向。如何涉及一种骨结合能力好,可以微创植入的椎间融合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的椎间融合器。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椎间融合器,包括:容纳部,所述容纳部可撑开,所述容纳部上设有开口,所述容纳部的外侧面上包覆有药物吸附层。
[0005]优选地,所述药物吸附层的材料为医用凝胶。
[0006]进一步地,所述药物吸附层所吸附的药物为能够吸附促进骨生长的药物。
[0007]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椎间融合器,包括:容纳部,所述容纳部可撑开,所述容纳部上设有开口,所述容纳部的外侧面上包覆有药物吸附层,所述药物吸附层的材料为医用凝胶;所述药物吸附层所吸附的药物为能够吸附促进骨生长的药物。
[0008]优选地,所述药物吸附层所吸附的药物为骨形态发生蛋白或者干细胞。
[0009]优选地,所述容纳部为囊袋。
[0010]优选地,所述的椎间融合器,还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开口连接,沿着所述连接杆的轴向设有中间通孔,所述中间通孔与所述开口连通。
[0011]优选地,所述的椎间融合器,还包括撑开支架,所述撑开支架可插入于所述容纳部中;所述撑开支架包括:支架主体和支撑杆;
[0012]所述支架主体为长条状结构,所述支架主体的外周侧面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开槽面、第一支撑面、第二开槽面和第二支撑面;所述第一开槽面与所述第二开槽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支撑面与所述第二支撑面相对设置;
[0013]所述支架主体在长度方向上的前端上设有安装部,所述支架主体在长度方向上的后端上设有驱动部;
[0014]所述支架主体上设有贯通孔,所述贯通孔的两端分别贯通至所述安装部的前端和所述驱动部的后端,所述贯通孔的轴向与所述支架主体的长度方向同向;
[0015]所述支撑杆依次穿过所述安装部、所述支架主体和所述驱动部,所述支撑杆与所
述贯通孔为间隙配合,所述支撑杆与所述安装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具有中空通道,所述中空通道贯通至所述支撑杆的后端;
[0016]在所述第一开槽面上的宽度方向上的中部具有中间长条槽,所述中间长条槽贯通至所述第二开槽面,所述中间长条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开槽面的长度方向同向;
[0017]沿着所述第一开槽面上的宽度方向,在所述中间长条槽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辅助槽组和第二辅助槽组;所述第一辅助槽组和所述第二辅助槽组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辅助槽组包括沿着所述第一开槽面上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前端辅助槽和后端辅助槽,所述前端辅助槽和所述后端辅助槽之间具有间隔,所述前端辅助槽的后端与所述后端辅助槽的前端之间的连线的中点连接所述中间长条槽的长度的中点的连线与所述支架主体的宽度方向同向;
[0018]所述第一支撑面通过第一连接块与第一支撑板连接;所述第二支撑面通过第二连接块与第二支撑板连接;
[0019]所述支撑杆的外侧壁上具有侧壁通孔,所述侧壁通孔与所述中空通道连通,所述侧壁通孔处于所述贯通孔与所述中间长条槽连通所构成的主腔室中,且将所述支架主体的前端和后端相比较,所述侧壁通孔较靠近所述支架主体的前端;
[0020]顶住所述支撑杆的前端,推动所述驱动部向着靠近所述安装部的方向移动,所述支架主体伸展为六边形结构。
[0021]优选地,所述的椎间融合器,还包括撑开部件,所述撑开部件为弹性板件,所述弹性板件卷曲回转形成由内至外依次环绕的多个圈层结构,所有圈层结构的中轴线共线。
[0022]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椎间融合器的使用方法,将权利要求中所述的椎间融合器的药物吸附层浸泡在骨形态发生蛋白或者干细胞中,使得所述药物吸附层吸附骨形态发生蛋白或者干细胞。
[0023]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椎间融合器及其使用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4]本专利技术的椎间融合器中,容纳部在未撑开时进入人体,当容纳部达到椎体之间后,容纳部再撑开;则该椎间融合器可以微创手术的方式经小通道植入中;容纳部的外侧面上包覆有药物吸附层,药物吸附层在术前浸入促进骨生长的物质中,则药物吸附层能够吸附促进骨生长的物质;待容纳部在椎体之间撑开后,药物吸附层能够附着在椎体之间,药物吸附层上的促进骨生长的物质能够提高骨的结合能力;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带涂层的椎间融合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椎间融合器具有可以微创植入,骨结合能力好,融合更彻底,术后即时稳定性好,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25]图1显示为实施例1的椎间融合器插入椎体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显示为实施例1的椎间融合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3显示为实施例1的椎间融合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8]图4显示为实施例2的椎间融合器的容纳部的内部插入撑开支架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5显示为实施例2的椎间融合器的撑开支架处于初始状态的侧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6显示为实施例2的椎间融合器的撑开支架处于初始状态的前侧立体结构示意
图。
[0031]图7显示为实施例2的椎间融合器的撑开支架处于初始状态的后侧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2]图8显示为实施例2的椎间融合器的撑开支架处于初始状态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33]图9显示为图8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4]图10显示为实施例2的椎间融合器的撑开支架的支架主体处于初始状态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35]图11显示为图10的B-B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6]图12显示为实施例2的椎间融合器的撑开支架的支撑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7]图13显示为实施例2的椎间融合器的撑开支架的处于展开状态的立体侧面结构示意图。
[0038]图14显示为实施例3的椎间融合器的撑开部件的处于收紧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9]图15显示为实施例3的椎间融合器的撑开部件的处于舒展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0]附图标号说明
[0041]10
ꢀꢀꢀꢀꢀꢀꢀꢀꢀꢀꢀꢀꢀꢀꢀꢀꢀꢀꢀꢀꢀꢀ
容纳部
[0042]11
ꢀꢀꢀꢀꢀꢀꢀꢀꢀꢀꢀꢀꢀꢀꢀꢀꢀꢀꢀꢀꢀꢀ
开口
[0043]20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容纳部(10),所述容纳部(10)可撑开,所述容纳部(10)上设有开口(11),所述容纳部(10)的外侧面上包覆有药物吸附层(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吸附层(20)的材料为医用凝胶。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吸附层(20)所吸附的药物为能够吸附促进骨生长的物质。4.一种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容纳部(10),所述容纳部(10)可撑开,所述容纳部(10)上设有开口(11),所述容纳部(10)的外侧面上包覆有药物吸附层(20),所述药物吸附层(20)的材料为医用凝胶;所述药物吸附层(20)所吸附的药物为能够吸附促进骨生长的物质。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吸附层(20)所吸附的药物为骨形态发生蛋白或者干细胞。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部(10)为囊袋。7.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杆(30),所述连接杆(30)的一端与所述开口(11)连接,沿着所述连接杆(30)的轴向设有中间通孔(31),所述中间通孔(31)与所述开口(11)连通。8.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撑开支架,所述撑开支架可插入于所述容纳部(10)中;所述撑开支架包括:支架主体(100)和支撑杆(200);所述支架主体(100)为长条状结构,所述支架主体(100)的外周侧面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开槽面(101)、第一支撑面(102)、第二开槽面(103)和第二支撑面(104);所述第一开槽面(101)与所述第二开槽面(103)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支撑面(102)与所述第二支撑面(104)相对设置;所述支架主体(100)在长度方向上的前端上设有安装部(110),所述支架主体(100)在长度方向上的后端上设有驱动部(120);所述支架主体(100)上设有贯通孔(130),所述贯通孔(130)的两端分别贯通至所述安装部(110)的前端和所述驱动部(120)的后端,所述贯通孔(130)的轴向与所述支架主体(100)的长度方向同向;所述支撑杆(200)依次穿过所述安装部(110)、所述支架主体(100)和所述驱动部(120),所述支撑杆(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超李长青周跃郑文杰黄博刘明岩郑卜纵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三友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