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青混凝土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4303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7:48
本申请涉及沥青混凝土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沥青混凝土制备工艺。用以下方法得到,物料处理过程:收集骨料,炒料,振动筛分,得到筛分的骨料,备用;沥青物料进行加热熔融,得到熔融的改性沥青物料,备用;混料处理过程:将筛分的骨料和熔融的沥青物料进行混合,得到沥青混凝土;骨料由碎石、石屑以及矿粉,油石比为3.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沥青混凝土制备工艺


[0001]本申请涉及沥青混凝土的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沥青混凝土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沥青混凝土俗称沥青砼,人工选配具有一定级配组成的基础料,与相应比例的沥青材料,在一定的条件下混合而成;通常沥青混凝土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人工选配基础料,再将基础料与熔融的沥青物料放入搅拌机中进行混合,但是搅拌机在混合的过程中,熔融的沥青物料受限于沥青物料自身的粘度,使得熔融的沥青物料与基础料混合不均匀,同时搅拌机在翻滚是进行圆周运动,使得内部熔融的沥青物料和基础料无法得到充分的混合,使得沥青混凝土容易出现开裂和凹陷,从而降低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沥青混凝土制备工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沥青混凝土制备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沥青混凝土,用以下方法得到:物料处理过程:收集骨料,炒料,振动筛分,得到筛分的骨料,备用;沥青物料进行加热熔融,得到熔融的改性沥青物料,备用;混料处理过程:将筛分的骨料和熔融的沥青物料进行混合,得到沥青混凝土;所述骨料由粒径为碎石、石屑以及矿粉,所述油石比为3.8

6.0%。
[0004]以上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加工效率高的优点,通过收集骨料,使骨料统一进行炒料,且炒料能够提高骨料的温度,避免骨料的温度过低,进而影响与沥青物料的掺和,同时沥青物料进行加热熔融,该沥青物料的加热过程与骨料的处理过程同时进行,提高沥青混凝土的加工效率;再通过振动的方式进行筛分骨料,避免采用人力进行筛分,提高骨料的筛分效率,进而提高沥青混凝土的加工效率,再通过一定比例的油石比筛分的骨料和沥青物料进行混合均匀,使得到的沥青混凝土形成路面后具有较好的强度。
[0005]油石比是指沥青混凝土中沥青物料与骨料质量比的百分数;该沥青具有较好的分散性,且凝固后具有较好的粘合性,能够与很好地融合于筛分的骨料中,得到混合均匀的沥青混凝土,且该沥青混凝土凝固后,沥青物料与骨料能够紧密粘结,使得到的沥青混凝土形成路面后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强度,减少沥青混凝土路面出现凹陷或开裂的现象,提高沥青混凝土的持久性。
[0006]优选的,所述骨料包括粒径为0

4mm的石屑、粒径为4

7mm的碎石、粒径为7

11mm的碎石以及矿粉;所述粒径为0

4mm的石屑、粒径为4

7mm的碎石、粒径为7

11mm的碎石以及矿粉的重量份之比为25

28:30

35:18

22:2,所述油石比为5.7

6.0%。
[000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该骨料的组合、粒径范围均为本申请较佳范围,该油石比范围为本申请较佳油石比范围,且该范围的油石比下,该石屑、碎石以及矿粉容易掺和于熔融的沥青物料中,形成混合均匀的沥青混凝土,且该沥青混凝土形成路面后具有稳定性和强度好的优点,且形成的沥青混凝土表面层偏细,美观且密实,主要用于球场、绿道、小区等无重型交通车辆的路面。
[0008]优选的,所述骨料包括粒径为0

4mm的石屑、粒径为4

7mm的碎石、粒径为7

11mm的碎石、粒径为11

17mm的碎石以及矿粉;所述粒径为0

4mm的石屑、粒径为4

7mm的碎石、粒径为7

11mm的碎石、粒径为11

17mm的碎石以及矿粉的重量份之比为25

28:21

25:30

35:14

18:2,所述油石比为5.4

5.6%。
[0009]通过上述的石屑、不同粒径的碎石以及矿粉,与熔融的沥青物料进行混合后得到的沥青混凝土形成路面的密实度和承重抗压抗滑性能比较好,且主要用于市政道路面层。
[0010]优选的,所述骨料包括粒径为0

4mm的石屑、粒径为4

7mm的碎石、粒径为7

11mm的碎石、粒径为11

17mm的碎石、粒径为17

23mm的碎石、粒径为25

28mm的碎石以及矿粉;所述粒径为0

4mm的石屑、粒径为4

7mm的碎石、粒径为7

11mm的碎石、粒径为11

17mm的碎石、粒径为17

23mm的碎石、粒径为25

28mm的碎石以及矿粉的重量份之比为15

19:14

18:16

20:18

23:14

18:8

12:2,所述油石比为4.2

4.8%。
[0011]以上物料掺和沥青物料后得到的沥青混凝土多用于市政道路底层或一级公路或二级公路的中层。
[0012]优选的,所述骨料包括粒径为0

4mm的石屑、粒径为4

7mm的碎石、粒径为7

11mm的碎石、粒径为11

17mm的碎石、粒径为17

23mm的碎石、粒径为25

28mm的碎石以及矿粉;所述粒径为0

4mm的石屑、粒径为4

7mm的碎石、粒径为7

11mm的碎石、粒径为11

17mm的碎石、粒径为17

23mm的碎石、粒径为25

28mm的碎石以及矿粉的重量份之比为15

19:14

18:16

20:18

23:14

18:8

12:2,所述沥青物料与骨料的混合比例为3.8

4.3%。
[0013]上述中粒径较大的碎石能够起到支撑稳定作用,使得到的沥青混凝土承受力强,且可用市政道路底层或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下面层。
[0014]优选的,所述风干的时间为20

35min,所述炒料的温度为80

100℃,时间为60

90min。
[0015]该风干的时间范围、炒料温度以及炒料时间均为本申请较佳的范围,在该范围内进行骨料风干,使骨料快速干燥,同时便于进行骨料进行炒料,并在该炒料的温度范围下,能够使骨料加热均匀,同时便于加热后得到的筛分骨料与熔融的沥青物料掺和,得到混合均匀的沥青混凝土,使得沥青物料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沥青混凝土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该沥青混凝土用以下方法得到:物料处理过程:收集骨料,炒料,振动筛分,得到筛分的骨料,备用;沥青物料进行加热熔融,得到熔融的改性沥青物料,备用;混料处理过程:将筛分的骨料和熔融的沥青物料进行混合,得到沥青混凝土;所述骨料由粒径为碎石、石屑以及矿粉,所述油石比为3.8

6.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混凝土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料包括粒径为0

4mm的石屑、粒径为4

7mm的碎石、粒径为7

11mm的碎石以及矿粉;所述粒径为0

4mm的石屑、粒径为4

7mm的碎石、粒径为7

11mm的碎石以及矿粉的重量份之比为25

28:30

35:18

22:2,所述油石比为5.7

6.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混凝土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料包括粒径为0

4mm的石屑、粒径为4

7mm的碎石、粒径为7

11mm的碎石、粒径为11

17mm的碎石以及矿粉;所述粒径为0

4mm的石屑、粒径为4

7mm的碎石、粒径为7

11mm的碎石、粒径为11

17mm的碎石以及矿粉的重量份之比为25

28:21

25:30

35:14

18:2,所述油石比为5.4

5.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混凝土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料包括粒径为0

4mm的石屑、粒径为4

7mm的碎石、粒径为7

11mm的碎石、粒径为11

17mm的碎石、粒径为17

23mm的碎石、粒径为25

28mm的碎石以及矿粉;所述粒径为0

4mm的石屑、粒径为4

7mm的碎石、粒径为7

11mm的碎石、粒径为11

17mm的碎石、粒径为17

23mm的碎石、粒径为25

28mm的碎石以及矿粉的重量份之比为15

19:14

18:16

20:18

23:14

18:8

12:2,所述油石比为4.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滔荣黄滔浪黄滔森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碧磊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