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鲈的捕捞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24285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7: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州鲈的捕捞方法,包括在捕捞出鱼前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州鲈的捕捞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产养殖
,具体涉及一种加州鲈的捕捞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加州鲈鱼原名大口黑鲈,隶属鲈形目,太阳鱼科,原产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密西西比河水系,由于其肉质鲜美、无肌间刺、抗病力强、生长迅速、易起捕、适温较广的名贵肉食性鱼类,越来越受广大养殖户和消费者的欢迎,据不完全统计,加州鲈全国年产量超过50万吨。随着加州鲈饲料技术的成熟,养殖地区从珠三角,往全国扩散,江苏、浙江、四川、贵州等地养殖面积逐年扩大、成为我国第五大家鱼。
[0003]目前产量最高的是珠三角地区,年产可达20万吨,是我国最大的主产区。近年来,在高温期(6

10月),加州鲈的价格都处于高位,养殖户收益较为理想,每亩的收益在2

6万元,因此放养反季节的鱼苗,在次年6

10月捕捞的养殖户越来越多,但是在捕捞的时候,加州鲈经常出现痉挛症状,导致不能及时捕捞收获,出现大量死鱼等现象,成为加州鲈养殖户在高温期捕捞的难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加州鲈的捕捞方法,能够预防高温期加州鲈捕捞出现痉挛,可有效解决加州鲈捕捞难题,大大提高出鱼安全系数。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加州鲈的捕捞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S1:捕捞出鱼前5

7天,检测池塘水质,保持水质指标溶氧量不低于5mg/L,氨氮低于0.5mg/L,亚硝酸盐低于0.3mg/L,如水质指标不合格,需进行水质调节;
[0007]S2:捕捞出鱼前3

4天,全塘泼洒复合过硫酸氢钾改底,并停止投喂饲料;
[0008]S3:捕捞出鱼前2

3小时,全塘泼洒抗应激制剂和解毒制剂;
[0009]S4:捕捞围网后,及时向围网里泼洒所述抗应激制剂,静置一段时间,再上鱼过称,完成捕捞。
[00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1中,所述水质调节的方法如下:池塘换水1/4

1/3,连续两天全塘泼洒过碳酸钠和水质调节制剂,所述过碳酸钠的使用量为0.5

1kg/亩
·
米,所述过碳酸钠的活性氧含量为10

12%。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1中,所述水质调节制剂的使用量为0.5

1kg/亩
·
米,所述水质调节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枯草芽孢杆菌20

30份、乳酸杆菌30

40份、米糠粕10

20份、蛋白酶制剂0.5

1份、余下用甘蔗糖蜜补足至共计100份。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2中,所述复合过硫酸氢钾的使用量为0.5

1kg/亩
·
米,所述复合过硫酸氢钾的含量为15

20%。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3中,所述抗应激制剂的使用量为1

1.5kg/亩
·
米,所述抗应激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维生素C 20

30份、牛磺酸30

40份、γ

氨基丁酸10

15份、其余由中草药制剂补足至共计100份,所述中草药制剂为甘草或鱼腥草中的至少一种。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3中,解毒制剂的使用量为1

1.5kg/亩
·
米,所述解毒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维生素C 20

30份、无水葡萄糖40

50份、稳定剂30

40份。进一步地,所述稳定剂为氯化镁。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3中,所述抗应激制剂和解毒制剂的泼洒方法如下:先向150

200kg池塘水投放所述抗应激制剂和解毒制剂,混合均匀后,再全塘均匀泼洒。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4中,所述围网的宽度为2

2.5米,长度为20

30米。
[001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4中,所述抗应激制剂的使用量为每万斤鱼泼洒1

1.5kg。
[001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4中,所述静置的时间为20

30分钟。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0]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加州鲈捕捞方法,在高温期捕捞能够有效预防加州鲈出现痉挛现象,可以让加州鲈在高温期能够顺利出鱼,还可以减少捕捞刮鱼后出现的死鱼,提高养殖效益。通过养殖实际使用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捕捞方法,有效预防加州鲈出现痉挛现象,捕捞损耗大约只有0.2%。
[0021]2、作为优选的,在捕捞前5

7天,通过泼洒过碳酸钠片剂,增加水中溶解氧,促进水中氨氮、亚硝酸盐含量的降低;水质调节制剂富含枯草芽孢杆菌、乳酸杆菌等有益微生物,能够分解粪便、残饵等氮源,控制氨氮、亚硝酸盐的产生,从而降低氨氮、亚硝酸盐的含量,减少对加州鲈的毒性作用。捕捞出鱼前3

4天,全塘泼洒复合过硫酸氢钾片剂,对池塘底部进行改良,防止刮网反底,释放有毒有害物质。捕捞出鱼前2

3小时,全塘泼洒抗应激制剂以及解毒制剂,降低池塘毒素,使鱼镇静,稳定其生理机能,同时补充鱼体能量,提高抗应激能力。抗应激制剂含有的甘草或鱼腥草等清热类中草药提取物,具有利尿,镇定作用,并有清热解毒之效,有助于鱼的排泄,减少肠道负担,另外也有抗菌消炎的作用;γ

氨基丁酸、牛磺酸具有镇定作用,防止捕捞过程中鱼过于跳跃,消耗机体能量;解毒制剂含有的维生素C具有解毒以及提高鱼机体免疫功能,葡萄糖补充鱼的能量供应。综合改底、增氧、解毒以及抗应激的措施,能够防止高温期加州鲈捕捞出现痉挛,影响上市。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实施例
[0024]一种加州鲈的捕捞方法,珠海灯笼加州鲈养殖户按以下步骤操作:
[0025]S1.捕捞出鱼前7天,检测池塘水质,采取水质调节措施保持水质指标溶解氧不低于5mg/L,氨氮低于0.5mg/L,亚硝酸盐低于0.3mg/L,水质调节具体方法如下:池塘换水1/3,...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州鲈的捕捞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捕捞出鱼前5

7天,检测池塘水质,保持水质指标溶氧量不低于5mg/L,氨氮低于0.5mg/L,亚硝酸盐低于0.3mg/L,如水质指标不合格,需进行水质调节;S2:捕捞出鱼前3

4天,全塘泼洒复合过硫酸氢钾改底,并停止投喂饲料;S3:捕捞出鱼前2

3小时,全塘泼洒抗应激制剂和解毒制剂;S4:捕捞围网后,及时向围网里泼洒所述抗应激制剂,静置一段时间,再上鱼过称,完成捕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加州鲈的捕捞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水质调节的方法如下:池塘换水1/4

1/3,连续两天全塘泼洒过碳酸钠和水质调节制剂,所述过碳酸钠的使用量为0.5

1kg/亩
·
米,所述过碳酸钠的活性氧含量为10

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加州鲈的捕捞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水质调节制剂的使用量为0.5

1kg/亩
·
米,所述水质调节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枯草芽孢杆菌20

30份、乳酸杆菌30

40份、米糠粕10

20份、蛋白酶制剂0.5

1份、余下用甘蔗糖蜜补足至共计100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加州鲈的捕捞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复合过硫酸氢钾使用量为0.5

1kg/亩
·
米,所述复合过硫酸氢钾的含量为1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雄黄志诚柒壮林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活宝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