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稻田养鱼防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21897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7: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稻田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稻田养鱼防逃装置,针对现有技术中防逃装置不方便收集、干扰后期收稻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多个箱体,多个所述箱体为长方体结构,多个所述箱体的顶部均开设有连通槽,多个所述连通槽均沿箱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多个所述箱体的内侧均安装有浮块,所述浮块的顶部安装有防护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结构稳定,操作简单,不仅能够有效的防止稻田中养殖的鱼逃跑,还能够有效降低防护装置对水稻收割工作的干扰,保证水稻能够正常被收割,易于推广使用。用。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稻田养鱼防逃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稻田养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稻田养鱼防逃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是农业大国,在湖南、湖北、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江西、四川等省有大量的水稻田,这些水稻田一般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有机质丰富、排灌方便,养殖户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土地资源和灌溉水资源,在稻田养殖鱼,生产优质农产品和水产品,提髙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民增收。
[0003]现有技术中的田坎的高度较低,一旦出现急性暴雨或长时间降雨后,田间水位高于田埂时,容易造成鱼随水流逃逸的现象,为防止鱼儿逃跑在田间设置荷兰网成为了主要的防护手段,但是荷兰网不方便收集,安装之后就矗立在田间,往往会对后期收稻产生干扰,降低了水稻的收集效率,为此,本方案提出了一种稻田养鱼防逃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稻田养鱼防逃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防逃装置不方便收集、干扰后期收稻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稻田养鱼防逃装置,包括多个箱体,多个所述箱体为长方体结构,多个所述箱体的顶部均开设有连通槽,多个所述连通槽均沿箱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多个所述箱体的内侧均安装有浮块,所述浮块的顶部安装有防护网,防护网的顶部贯穿连通槽延伸至箱体的顶部,多个所述箱体的一侧底部均固定套接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一端延伸至箱体的内侧底部,多个所述箱体均通过卡接组件首尾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卡接组件包括固接在箱体一端外壁的卡接柱和铰接在箱体另一端外壁的侧板,所述卡接柱与侧板均竖直设置,所述侧板远离箱体的一侧外壁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与卡接柱相互配合。
[0008]优选的,所述浮块的顶部固接有矩形框,所述防护网与矩形框的内侧壁固接,所述矩形框的顶部贯穿连通槽延伸至箱体的顶部。
[0009]优选的,所述箱体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滑槽,所述矩形框的两侧外壁分别延伸至两个滑槽的内侧、并与滑槽滑接。
[0010]优选的,所述浮块位于箱体内侧的一端与箱体相互吻合。
[0011]优选的,所述连通管倾斜设置,且连通管远离箱体的一端开口向下,所述连通管靠近箱体的一端顶部内壁安装有过滤网。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3]1、通过箱体、浮块、矩形框、防护网、连通管等相互配合,实现在田间水位上涨时,防护网随水位自动升高,使得防护网的始终高于稻田的液位一段高度,防止稻田中鱼逃跑,并且在后期收稻时,田间水位下降,防护网跟随水位自动下降,防护网下降进入到箱体内,
降低防护网对水稻收割工作的干扰,保证水稻能够正常收割。
[0014]本技术结构合理,结构稳定,操作简单,不仅能够有效的防止稻田中养殖的鱼逃跑,还能够有效降低防护装置对水稻收割工作的干扰,保证水稻能够正常被收割,易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左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标号:1、箱体;2、连通槽;3、浮块;4、矩形框;5、滑槽;6、防护网;7、连通管;8、过滤网;9、卡接柱;10、侧板;11、卡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0]参照图1

3,一种稻田养鱼防逃装置,包括多个箱体1,多个箱体1为长方体结构,多个箱体1均通过卡接组件首尾连接,卡接组件包括固接在箱体1一端外壁的卡接柱9和铰接在箱体1另一端外壁的侧板10,卡接柱9与侧板10均竖直设置,侧板10远离箱体1的一侧外壁开设有卡接槽11,相邻的两个箱体1上的卡接柱9与侧板10相互靠近,卡接柱9延伸至卡接槽11的内侧、与侧板10卡接,进而将相邻的两个箱体1进行首位连接,侧板10与箱体1铰接,从而便于对相邻的两个箱体1之间的角度根据田坎的弯折角度进行调节,使得安装更加方便。
[0021]在多个箱体1的顶面均开设有连通槽2,多个连通槽2均沿箱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箱体1的内侧安装有浮块3,浮块3位于箱体1内侧的一端与箱体1相互吻合,浮块3的顶部固接有矩形框4,箱体1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滑槽5,矩形框4的两侧外壁分别延伸至两个滑槽5的内侧、并与滑槽5滑接,在矩形框4的内侧安装有防护网6,矩形框4与防护网6均为轻质材料制成,矩形框4的顶部贯穿连通槽2延伸至箱体1的顶部,箱体1的一侧底部固定套接有连通管7,连通管7倾斜设置,且连通管7远离箱体的一端开口向下,连通管7的一端延伸至箱体1的内侧底部,且连通管7靠近箱体1的一端顶部内壁安装有过滤网8,连通管7远离箱体1的一端延伸至稻田中与稻田相连通,当稻田中的水位上升时,稻田中的水经过滤网8过滤之后,由连通管7进入到箱体1的内侧,箱体1中的水位上升,稻田中的水位下降,箱体1内侧的水经过连通管7流回到稻田中,箱体1内侧的水位下降,箱体1内侧的浮块3跟随箱体1内侧的水位同步上升或者下降,浮块3升降带动矩形框4上升或下降,进而使得防护网6的顶面始终高于稻田水位一定高度,防止稻田中的鱼儿逃跑,当需要收割稻子时,稻田中的水排干,箱体1内侧没有水了,矩形框4完全下降到箱体1的内侧,减低防护网6对水稻收割工作的影响。
[0022]工作原理:在使用时,相邻的两个箱体1上的卡接柱9与侧板10相互靠近,卡接柱9延伸至卡接槽11的内侧、与侧板10卡接,进而将相邻的两个箱体1进行首位连接,根据田坎的弯折角度对相邻的两个箱体1之间的角度进行调节,将多个箱体1埋入到田坎中,使得箱体1的顶面略高于田坎的顶面,连通管7远离箱体1的一端与稻田向连通,当稻田中的水位上
升时,稻田中的水经过滤网8过滤之后,由连通管7进入到箱体1的内侧,箱体1中的水位上升,浮块3跟随水位上升而浮起,进而将矩形框4竖直向上顶起,防护网6上升,使得防护网6的顶部始终高于水位一定高度,防止稻田中的鱼儿逃跑,当稻田中的水位高于田坎高度时,水经过防护网6过滤之后流出,防止鱼儿逃跑,当水位下降时,箱体1中的水位经过连通管7流入到稻田中,箱体1水位下降,浮块3下降,带动防护网6下降,当需要收割稻子时,稻田中的水排干,箱体1内侧没有水了,矩形框4完全下降到箱体1的内侧,减低防护网6对水稻收割工作的影响。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稻田养鱼防逃装置,包括多个箱体(1),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箱体(1)为长方体结构,多个所述箱体(1)的顶部均开设有连通槽(2),多个所述连通槽(2)均沿箱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多个所述箱体(1)的内侧均安装有浮块(3),所述浮块(3)的顶部安装有防护网(6),防护网(6)的顶部贯穿连通槽(2)延伸至箱体(1)的顶部,多个所述箱体(1)的一侧底部均固定套接有连通管(7),所述连通管(7)的一端延伸至箱体(1)的内侧底部,多个所述箱体(1)均通过卡接组件首尾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田养鱼防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组件包括固接在箱体(1)一端外壁的卡接柱(9)和铰接在箱体(1)另一端外壁的侧板(10),所述卡接柱(9)与侧板(10)均竖直设置,所述侧板(10)远离箱体(1)的一侧外壁开设有卡接槽(11),所述卡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华平马冬梅樊佳佳林明辉田园园苏换换钟再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