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江江豚全人工环境饲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14239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3: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长江江豚全人工环境饲养方法,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主要包括动物驯化与引进、日常饲养管理、水质调控、饵料鱼搭配、疾病预防与治疗等环节。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使长江江豚从野外进食方式顺利过渡到人工饲喂,逐步适应室内全人工饲养环境,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能够保障江豚健康生长、满足其营养需求,减少疾病发生,促进江豚在全人工环境中的正常发育。本发明专利技术将为江豚及其它小型鲸类的科学研究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也为我国全面推动长江江豚拯救行动计划的实施提供基础保障。江江豚拯救行动计划的实施提供基础保障。江江豚拯救行动计划的实施提供基础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长江江豚全人工环境饲养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
,具体涉及一种我国长江特有水生哺乳动物——长江江豚在全人工环境中的饲养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长江江豚(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 ssp.asiaeorientali)是我国特有水生哺乳动物,是长江生态系统的旗舰物种。由于受到多种人类活动的影响,长江江豚自然种群衰退严重,现有自然种群数量仅余1000多头,保护形势严峻。2013年被IUCN红色名录列为极度濒危物种,2021年我国新调整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将其升级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人工饲养和繁育研究是长江江豚保护的三大措施之一,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科研人员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突破了长江江豚人工养殖技术并形成了完整的技术体系。建立健康的长江江豚人工饲养群体,将为深入研究长江江豚生物学特别是繁殖生理学提供重要科研平台,为长江江豚自然种群保护和迁地保护种群管理提供重要技术支撑,同时也为公众近距离观察了解长江江豚提供了难得的科普平台,对促进公众了解认识长江水生生物,激发广大民众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长江江豚全人工环境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野生长江江豚捕捞和暂养驯化捕捞野生长江江豚,挑选适合人工饲养的个体,在江豚捕获的临近水域挑选一处无污染、无人工干扰的河汊,设置围栏或网箱,江豚转移至围栏或网箱中进行野外暂养和驯化,训练江豚逐渐适应从水中捕食活鱼过渡到进食水面漂浮冰冻鱼的饲喂方式;(2)江豚在全人工环境的适应驯化将驯化好的江豚运送至全人工环境的饲养池,使用野外暂养和驯化时的饵料鱼作为饲养过渡饵料,逐渐训练江豚从水中或水面进食方式过渡到适应人工手喂的方式,具体包括:1)环境要求:保持周围环境安静,减少人工干扰;2)投喂驯化:观察江豚游动轨迹,预判江豚出水位置,将饵料鱼投到其头部前方30

60cm的位置,同时通过口哨强化,直至江豚能够稳定接受人工投喂饵料鱼;3)手喂驯化:当动物适应投鱼进食后,主动引导动物靠近饲养员的位置进食,当动物能够靠近饲养员所在位置的池壁时,手持饵料鱼的鱼尾,贴近水面,鱼头朝向江豚头部,等江豚靠近时松手,让江豚叼走饵料鱼,同时口哨强化;进而逐步抬高饵料鱼距水面高度,驯化江豚将眼部以及整个头部露出,接受手喂进食;(3)长江江豚全人工环境的饲养管理长江江豚在全人工环境中日常饲养管理的内容包括:1)饵料鱼选择、冷冻及处理人工养殖的饵料鱼的品种包括鲫鱼、鲤鱼、活鱼或冰冻饵料鱼;饵料鱼挑选标准:活鱼体长8

12厘米,无外伤,体表有丰富粘液,且鱼眼透亮,鱼鳃鲜艳呈暗红色,体表、鱼鳃、内脏无寄生虫;冰冻饵料鱼以鲫、为主,起水后清洗干净,使用保鲜袋进行封装,放进

30℃的冷库速冻,在2小时内鱼体温度降至

20℃,再转入

20℃冷库保存;冬季,冰冻饵料鱼采用自然解冻法化冻,夏季高温季节采用4

7℃解冻冰箱解冻;解冻后用清水清洗,然后用3%的食盐水浸泡10分钟消毒,清水冲洗后沥干水分饲喂;人工饲养或从市场购买的活鱼需要暂养一周以上再使用,期间不投喂饲料,使鱼肠道粪便及鳃部污物排除干净;饲喂活饵料鱼,按量捞出,采用3%的盐水浸泡10分钟后清水冲洗再饲喂;2)饲喂制度每日喂养量春夏为江豚自身体重的6

8%,冬季提高至8

10%,活鱼比例至少占到总摄食量的30%;每天分四次饲喂,上午两餐,下午两餐,每餐饲喂间隔在2.5小时以上;3)水环境调控和管理日常水环境需满足下述水质指标:水温10

27℃,pH值7.2

8.5,ORP 300

600mv,浊度0.2

1.0NTU,二氧化氯0.02

0.3mg/L,氨氮<0.5mg/L,亚硝酸盐0.05

0.13mg/L,细菌总数0

20CFU/mL,大肠杆菌0

400CFU/L;同时每天早中晚通风30分钟以上,对室内环境进行消毒,对饲养器具及操作平台进行消毒;4)日常体检和医疗护理4.1)每天利用训练时段对动物进行外伤检查;观察记录动物行为,包括异常行为以及食量和食欲变化;观察动物粪便形态和频次,作为日常健康检查和疾病诊断的主要依据;4.2)通过训练或捕捞方式,每3个月进行一次常规体检,包括对动物的体长、体重、体围
等指标进行测量,对血细胞和血液生化进行检查分析,并给出体检报告,存档备案,用于疾病诊断的主要依据;4.3)针对豢养江豚的低钠血症、维生素及矿物元素缺乏的问题,采取积极的预防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寇章兵郝玉江王超群郑劲松邓正宇王致远疏贵林王克雄王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