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基坑支护安全智能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23736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7: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深基坑支护安全智能监测系统,属于深基坑支护安全监测领域,解决了深基坑支护在施工过程中不能提前监测预警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地下自动采集感应模块、地面通信设施模块和办公管理设施模块,地下自动采集感应模块包括自动化数据采集仪以及多个应力计、位移计、取土仪、土压力计、轴力计、测斜管,应力计、位移计、取土仪、土压力计、轴力计和测斜管分别通过自动化数据采集仪与地面通信设施模块相连,地面通信设施模块与办公管理设施模块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的可视化智能监测,能够自动监测和预警深基坑支护施工中周围场地岩土工程的真实情况,并能即时定位各施工工序。并能即时定位各施工工序。并能即时定位各施工工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深基坑支护安全智能监测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深基坑支护安全监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深基坑支护安全智能监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近些年城市地下空间的高度开发和大量高层建筑的兴建,具有建设周期长、工程技术复杂、深基坑支护问题难度大、不可预见风险因素多等特点,给工程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深基坑支护安全智能监测系统,以解决深基坑支护在施工过程中不能提前监测预警的问题。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深基坑支护安全智能监测系统,包括地下自动采集感应模块、地面通信设施模块和办公管理设施模块,地下自动采集感应模块包括自动化数据采集仪以及多个应力计、位移计、取土仪、土压力计、轴力计、测斜管,应力计、位移计、取土仪、土压力计、轴力计和测斜管分别通过自动化数据采集仪与地面通信设施模块相连,地面通信设施模块与办公管理设施模块相连。
[000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地面通信设施模块包括BIM+3S集成技术系统和商用卫星,商用卫星与BIM+3S集成技术系统相连,自动化数据采集仪与BIM+3S集成技术系统相连。
[000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BIM+3S集成技术系统内设有地质数据模块、设计数据模块和施工数据模块。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办公管理设施模块包括互联网和计算机, BIM+3S集成技术系统通过互联网与计算机相连。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办公管理设施模块还包括投影大屏,投影大屏与计算机相连。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办公管理设施模块还包括移动设备,移动设备与计算机相连。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基坑的每一施工单元内,水平方向布设有一个应力计,竖直方向布设有两个应力计;测斜管随应力计错位布设。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基坑的每一施工单元内,水平方向布设有一个位移计,竖直方向布设有两个位移计。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基坑坡顶和组合支护构件之间间隔埋设有取土仪和土压力计。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基坑的竖向工字钢内侧安装轴力计。
[0014]三维模型可视化智能监测和指导施工的技术方法,已成为深基坑支护安全施工和
管理亟待解决的重要内容。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BIM+3S(RS、GIS、GPS)技术的深基坑支护安全智能监测系统,实现了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的可视化智能监测。该系统能够自动监测和预警深基坑支护施工中周围场地岩土工程的真实情况,并能即时定位各施工工序,实时对深基坑施工和支护区域范围内有疑点的部位进行预判,以三维可视化的方式把支护范围、岩土工程地质、土压力、位移、轴力及稳定安全系数等数值和判断结果直观及时地传输至终端显示屏幕和移动通讯设备(手机APP),供现场管理人员直观实时发现并采取针对性的有效处理措施,从而预防和避免深基坑支护垮塌事故的发生并能指导施工的目的。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6]1、建立深基坑支护三维模型,将施工现场自动地下自动采集感应模块与BIM+3S模型关联,实现基坑支护施工的可视化。
[0017]2、埋设的传感器与BIM+3S系统关联,实时显示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变形、位移、轴力、基坑土压力变化以及施工支护构件准确位置等信息,即时反映深基坑支护施工进度及支护变形或不稳定情况的分析判断和准确定位。
[0018]3、建立深基坑支护施工全过程三维模型,随时动态计算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的稳定安全系数、一次施工安全稳定长度和高度,智能监测和指导安全施工。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工作流程图;
[0021]图3为本技术中的地下自动采集感应模块在基坑内的布设平面图;
[0022]图4为本技术中的地下自动采集感应模块在基坑内的布设立面图。
[0023]图中:1为地下自动采集感应模块;1
‑1‑
1为应力计;1
‑1‑
2为位移计;1
‑1‑
3为取土仪;1
‑1‑
4为土压力计;1
‑1‑
5为轴力计;1
‑1‑
6为测斜管;1

2为自动化数据采集仪;2为地面通信设施模块;2

1为BIM+3S集成技术系统;2

2为商用卫星;2
‑1‑
1为地质数据模块;2
‑1‑
2为设计数据模块;2
‑1‑
3为施工数据模块;3为办公管理设施模块;3

1为互联网;3

2为计算机;3

3为投影大屏;3

4为移动设备;4为基坑坡顶;5为组合支护构件;6为竖向工字钢;7为基坑底。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25]如图1、图3、图4所示,一种深基坑支护安全智能监测系统,包括地下自动采集感应模块1、地面通信设施模块2和办公管理设施模块3,地下自动采集感应模块1包括自动化数据采集仪1

2以及多个应力计1
‑1‑
1、位移计1
‑1‑
2、用于采集地质土壤和环境信息的取土仪1
‑1‑
3、土压力计1
‑1‑
4、用于实时采集工字钢支撑梁轴力的轴力计1
‑1‑
5、用于监测支护构件角度变化的测斜管1
‑1‑
6,应力计1
‑1‑
1、位移计1
‑1‑
2、取土仪1
‑1‑
3、土压力计1
‑1‑
4、轴力计1
‑1‑
5和测斜管1
‑1‑
6分别通过自动化数据采集仪1

2与地面通信设施模块2相连,地面通信设施模块2与办公管理设施模块3相连。
[0026]地面通信设施模块2包括BIM+3S集成技术系统2

1和商用卫星2

2,商用卫星2

2与BIM+3S集成技术系统2

1相连,自动化数据采集仪1

2与BIM+3S集成技术系统2

1相连。BIM+
3S集成技术系统2

1内设有地质数据模块2
‑1‑
1、设计数据模块2
‑1‑
2和施工数据模块2
‑1‑
3。
[0027]办公管理设施模块3包括互联网3

1和计算机3

2,BIM+3S集成技术系统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基坑支护安全智能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地下自动采集感应模块(1)、地面通信设施模块(2)和办公管理设施模块(3),所述地下自动采集感应模块(1)包括自动化数据采集仪(1

2)以及多个应力计(1
‑1‑
1)、位移计(1
‑1‑
2)、取土仪(1
‑1‑
3)、土压力计(1
‑1‑
4)、轴力计(1
‑1‑
5)、测斜管(1
‑1‑
6),所述应力计(1
‑1‑
1)、位移计(1
‑1‑
2)、取土仪(1
‑1‑
3)、土压力计(1
‑1‑
4)、轴力计(1
‑1‑
5)和测斜管(1
‑1‑
6)分别通过自动化数据采集仪(1

2)与地面通信设施模块(2)相连,地面通信设施模块(2)与办公管理设施模块(3)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基坑支护安全智能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通信设施模块(2)包括BIM+3S集成技术系统(2

1)和商用卫星(2

2),所述商用卫星(2

2)与BIM+3S集成技术系统(2

1)相连,所述自动化数据采集仪(1

2)与BIM+3S集成技术系统(2

1)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深基坑支护安全智能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BIM+3S集成技术系统(2

1)内设有地质数据模块(2
‑1‑
1)、设计数据模块(2
‑1‑
2)和施工数据模块(2
‑1‑
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深基坑支护安全智能监测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景盛张祎赵丽萍张红梅张伟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